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需要迎接各種機遇和挑戰(zhàn)。對于如何讓人持久而精神充沛地投入工作與學習,許多營養(yǎng)顧問和醫(yī)學專家指出:用全面而合理的膳食,來保證人體內的營養(yǎng)均衡,這是簡便且行之有效的良策。
《楚天金報》不久前報道,一位做鋼材生意的王老板前去求助營養(yǎng)顧問付小平說,由于工作繁忙加之經常外出談生意,一個多月來感到精神沒有以前充沛,記憶力也有所下降,好幾次忘了約定的談判而“飛”了單(湖北方言即丟了一筆生意)。對此,付小平了解到:忙于應酬,經常“酒醉飯飽”,是這位老板目前的生活特點;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yǎng)元素攝入不充足,則是他的飲食特點。如是,營養(yǎng)顧問結合王的身體狀況和飲食愛好給他開了一周日常食譜和藥膳的處方。誰知,經過一個月的飲食調理,王老板居然變得氣色紅潤、精力充沛了。
看來,飲食調節(jié)(即食譜)的好壞對人在防病保健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云:“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人的一生離不開飲食,近代醫(yī)學研究者都相繼證明,人的進食成分,數(shù)量多少,明顯地影響著人的健康和長壽。適當?shù)娘嬍痴{節(jié),能控制人的衰老進程。美國老年學權威阿·華爾福特認為,科學地調節(jié)飲食可增強免疫功能,抑制游離基的產生,增強對肝臟的DNA的修復率,是使人健康長壽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國古代,我們的祖先早就指出,飲食失調會影響人的健康。中醫(yī)經典《黃帝內經》上說:“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可見,我國古代的人們早就發(fā)現(xiàn)飲食調節(jié)與人的健康和長壽有著千絲萬縷的因果關系。
“飲食調節(jié)”固然重要,但生活中適當增加一些藥膳加以調理,那就更為可取了。因為藥膳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是祖國醫(yī)藥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滋補強身,延年益壽。因此,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重視。藥膳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部分組成,它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藥力,藥助食威,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藥膳既不等同一般中藥方劑,也有別于普通食品,是一種有藥物功用和食品美味,既能治病又能強身抗衰的特殊食品。
中國藥膳,歷史悠久。醫(yī)食同源,古有名訓。《黃帝內經》中指出:“凡欲診病,必問飲食居處”,并總結出“……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食療和藥膳的配制原則。后漢醫(y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的“食禁”里制定了豐富的食療內容,對中醫(yī)藥膳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有“食治”專篇,并提出:“夫為醫(y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明代醫(yī)藥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不少食療方法和食物烹調與藥物的禁忌的內容。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也很重視食療和藥膳的研究。據(jù)查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中藥大辭典》里都收集了食物、動植物與藥物,對藥膳研究很有作用。
由于病癥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具有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之分,所以,我們在選食配膳時必須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因癥的不同而合理施膳。有時需要以藥療為主,食療為輔;有時卻要食藥并重;有時還必須食療重于藥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得食療和藥膳達到事半功倍的預期效果。為此,筆者曾參照了一些古今驗方,收錄了12款常見病癥所用的藥膳配方,有條件者,不妨一試。
姜糖茶:(1)用生姜紅糖煎水代茶飲;(2)亦可用生姜、蔥白加上米醋煮湯下面條,再佐以調料。吃面喝湯令汗出,以疏風散寒,治外感風寒。
蘆根粥:可用蘆根、生石膏適量煎汁去渣煮粥食用。以清熱生津,治風熱感冒發(fā)熱癥。
蘆根茶:用蘆根50克、白茅根50克、天花粉30克,煎水代茶飲。此方劑對口渴不止、久飲不解者尤為見效。
沙參藕粉:沙參、麥冬、桑葉各10克,生地5克,煮30分鐘后取藥液150毫升,充分沉淀后將澄清液倒入鍋中,加冰糖,燒沸至糖溶時,再用沸液沖藕粉成糊狀食用。本藥膳有養(yǎng)陰生津、益胃清熱作用。適用咽干、口渴、唾液減少、舌面光滑無苔、舌紅干燥、口角皸裂疼痛、脫落皮屑等。尤其適合秋季氣候干燥時食用。
高良姜粥:干姜3克、高良姜5克煎汁去渣煮大米60克,成粥后即可食用。亦可用高良姜60克,白酒500克,泡一周后服用,每次一小酒杯,每日兩次。以上兩種方劑,均有溫暖脾胃,散寒止痛之功效,適合胃痛癥用。
郁李仁羹:可用郁李仁15克搗爛煎汁去渣加入碎糯米50克煮成羹狀,一次服用。有潤腸通便,利水消腫之功。適合老年便秘癥。
茶葉粥:將適量茶葉用開水沖泡15分鐘,取汁與大米同煮成粥,即可食用。此粥色、香、味俱佳,對心血管病癥、胃腸道疾病以及減肥美膚均有較好的療效。
麥冬黑芝麻糖:麥冬100克,黑芝麻300克,蜂蜜、冰糖或白糖各500克。將黑芝麻淘洗干凈后瀝去水,旺火炒至噼啪響即離火,繼續(xù)翻炒幾下,倒出冷卻,研碎;麥冬去心洗凈,加水半碗,浸1小時后切碎,復浸入水中,將麥冬及浸液、芝麻、蜂蜜、冰糖同倒入磁盆內,加蓋,旺火隔水蒸3小時,離火。每星期蒸一次,每次食一匙,日服2次,慢嚼細咽,食后再飲開水半杯。本藥膳潤脈寧咳,養(yǎng)陰清熱,補脾益腎,潤腸除燥。適用陰虛肺燥便秘等。
香蕉皮茶:將新鮮的香蕉皮100克洗凈,煎水代茶飲。也可用芹菜300克,煎水加白糖適量代茶飲。以上兩種茶,均可治療高血壓、頭痛、頭暈、失眠等癥。
荷葉粥:先將新鮮荷葉一張,洗凈后煎湯,再用湯代水與大米150克煮成稀粥。荷葉不但具有清熱消暑之功,還有利尿、降壓、降血脂之效,對于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病癥的人尤為適宜。此藥膳在夏令時節(jié)食用則更好。
值得說明的是,由于食物也具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之性,所以我們在食養(yǎng)、食療時,必須強調辨證養(yǎng)療,辨病施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