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了黨委在合資公司的地位,是不是外方就會承認黨委?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精神缺失誰來彌補,如何成就卓越的企業?
企業里有沒有專職書記,黨委書記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合資公司都面臨著融合的難題,誰能成為融合的紐帶?
8月的廣州烈日炎炎,在東風日產的生產車間里,人們只要一進去,不出兩分鐘汗水就會濕透外衣。然而在這樣的高溫下,一線的生產工人仍然在沒有怨言的努力工作,爭取完成全年15萬輛以上的生產任務。
這種感人的工作場面就是日方總經理吉田衛也非常感動,“今年的形勢非常好,工人們能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為企業努力工作,這都要感謝黨委和工會。”
其實碰上這種天氣,工人們最初工作不是沒有一點怨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東風日產黨委書記兼工會主席趙戰國向吉田衛和公司副總經理任勇提出,現在工人工作很是辛苦,希望兩位公司領導能夠去慰問一下一線的工人。
隨后,吉田衛、任勇與趙戰國一起去了生產車間,慰問了一線工人并且發了防暑降溫用品,趙戰國還代表工會向公司提出盡快在車間安裝空調的要求,而吉田衛也代表公司經營班子作出了限期完成的承諾。
正是因為黨委的這次精心安排,才極大地鼓舞了員工的士氣。經過這件事情之后,日產方面對于當初為什么要把東風黨委寫進合資公司章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吉田衛總經理甚至很嚴肅地說:“有困難找黨委,找趙書記”。
兩公開兩納入是合資公司黨建的創新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東風和日產的合資是中國汽車史上規模最大的合資,其實這次合資還創了一個“之最”,就是汽車合資行業里第一家在合資公司的合同和章程里明確黨委的地位,也就是“兩公開兩納入”,即黨組織公開設立、公開活動,機構人員納入編制,活動經費納入預算。
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公司內部并不是很多人都理解為什么必須要有這么一條,公司外部更不用說,包括一些同行企業更認為是做秀,是面子上的事,無非是政府公關,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不過是外方出點錢把中方黨委和工會養起來,別鬧事就行了。
趙戰國承認最初東風公司為什么一定要強調這一條,很多人也是想不明白,因為誰都知道,合資就是一場談判,東風強調了這一點,東風黨委在這方面肯定是有深遠想法的。
在最初的合資階段,趙戰國坦言日方也并沒有對中方黨委怎么重視。“其實黨委的地位寫在合資公司章程里是很重要的,但關鍵是黨委在合資公司里起不起作用。”趙書記總結兩年多來黨委在公司的運行經驗,認為如果不是在生產經營中,黨委發揮了及時有效的作用,日方也不會這么重視黨委的意見,支持黨委的工作。
東風日產的合資雖然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合資項目,不過兩家公司合資半年后就趕上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這個政策引發了金融等多方面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2004年的車市遭遇冰點。這讓原本就處在磨合期的東風日產一下子陷入被動,導致2004年的產銷量比2003年還略有下降。
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公司遭遇了最困難的時期,不得不調整生產計劃,員工進行休假。在下這個決定之前,無論是吉田衛還是任勇,心里都非常擔心這個舉措會不會引發工人的動蕩,畢竟是上千工人放假休整一個月。更關鍵的是這些熟練工人在一個月后會不會回來工作,如果不回來,公司絕對承擔不起。
在這個最困難的時候,趙戰國代表黨委和工會向經營班子做了保證,說服工人的事情由黨委和工會出面。之后,東風日產黨委先是召集黨委和黨員會,誠懇地解釋了停產的原因,同時號召全體黨員向其他員工作出解釋。后來,公司又召開了員工大會,任勇親自做了關于停產的分析報告,解釋了原因,公布了休假期薪酬辦法。趙戰國同時代表工會向員工作出保證,一個月后所有員工將全部上崗。
由于黨委和工會出面,上千員工的停產沒有產生任何事情。這件事情讓以吉田衛總經理為首的日方代表非常震驚。因為這樣的事情沒有一點沖突在國外是不可想象的。更讓日方感到黨委和工會力量的是,一個月后幾乎所有的員工都回到生產線上。
到底有沒有專職書記
說起來,趙戰國從東風公司組織部開始到東風南方公司黨委書記、再到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兼工會主席,應該說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書記。不過,趙戰國也同時承認現在在東風日產當書記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怎么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特別是合資企業這個環境中做好黨建工作,對我來說是工作以來的全新挑戰。”趙戰國認為自己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在東風公司里是非常有經驗的,也是東風公司的光榮傳統。趙戰國回憶,老東風公司的歷屆黨委書記都是可圈可點的,無論是在書記負責的時代還是后來,東風黨委都為企業的經營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盡管老東風在黨建的經驗上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但是對于趙戰國來說怎么在現代企業制度這個新環境下重新定位東風日產黨委的角色,確定黨委的工作目標是沒有經驗可言的。
“既然公司章程明確了‘兩公開,兩納入’,黨委就要為企業做出貢獻”,趙戰國直言不諱:“現在的黨委講管理,講黨建不是說要回到書記負責制,而是黨委要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趙戰國根據自己在合資公司開展黨建工作的經驗,認為黨委的工作目標首先要涵蓋企業的經營目標,這樣工作才不會務虛,才能對企業發展有益。第二個經驗就是,在現代企業中,書記的角色必須要發生轉變,沒有專職的黨委書記,要么和行政職務結合,要么和工會結合,否則黨委的工作就比較虛。
據趙戰國介紹,東風日產黨委會每年都會以公司經營會確立的工作目標作為黨委工作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黨委會的委員基本也是公司最高經營會的成員,這樣確立黨建的工作,大家到真正操作的時候就不會為了黨委工作而工作,而是能找到經營工作和黨建工作的契合點。
根據趙戰國的經驗,實際上黨建工作并不單純是組織大家上黨課、玩一玩。這樣時間長了黨委必然會失去影響力和號召力,所以黨委的工作必須和企業經營工作相結合、和部門的任務目標相結合、和個人的發展目標相結合,這才是真正的黨建工作。這一點在基層黨委體現得尤為突出。
東風日產的研發中心是黨員比較多的一個部門,這個部門不僅黨員多,而且是年輕黨員多、剛畢業新參加工作的人多。研發中心黨支部書記徐建明在最初開展支部工作的時候也發愁工作內容。“如果按照以前的工作方式,光講一些黨的歷史什么的,內容肯定是太虛了,對于這些剛畢業的人來說似乎對工作又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據徐建明介紹,這個時候他既是黨支部書記又是研發中心副中心長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比如說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徐建明就根據研發中心的工作特點將三個代表和研發工作結合起來。
“什么是代表先進生產力,在研發中心,就是你的研發水平是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代表先進文化,就是公司的文化不僅吸收了日產的文化,而且吸收了東風的文化,融合產生了新的文化,是朝著對公司最為有利的方向發展的文化;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在我們這里,生產的車如果可以在油耗、環保方面做到最好,就可以給用戶和社會帶來利益”,徐建明說“這些都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在的、能達成的目標。”
這個舉措在當時的研發中心影響非常大,據徐建明介紹,當時最大的反饋是對支部提了意見,要求擴大支部會議范圍,讓非黨的員工也參加。最后,研發中心支部根據群眾的意見,開設了成長論壇,黨員和非黨員都可以參加,后來這個論壇成為了研發中心交流思想、工作經驗的平臺。
現在東風日產研發中心黨員比例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還有大量的入黨積極分子。據了解,現在這個支部正要擴展為總支部。
徐建明特別談到書記和副中心長這個兩個身份轉換的好處,“有段時間,曾經聽到很多人強調要加強黨委的權力,其實我想說黨委的權力不是加強的而是自身塑造的。”徐建明對此深有感觸。
在研發中心,黨支部的領導一般都由各部門領導兼任,因為黨支部開展很多對黨員、員工幫助的工作,在研發中心,大家都把黨支部當成可以信賴的核心。一個具體的表現是,很多員工在稱呼徐建明的時候,不是叫徐中心長,而是叫徐書記,黨支部在研發中心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徐建明說:“在現代企業制度下,黨的領導更重要的是可以靠成員的作用去實現,比如在支部會,大家都是黨員身份,民主集中制做決策,會后大家是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以部門領導的身份去執行支部決策,這樣黨組織既不會和管理層發生權力斗爭,也實現了黨的領導。”
對于黨委的角色,并不僅僅表現在決策和服務管理層方面,黨委另外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領導工會,保護工人的合法權益。這就是趙書記說的,黨委加強對工會的領導,切實發揮工會的作用。
“現代制度下,企業的黨委書記可以由行政領導兼任,但是工會主席卻不能由行政領導兼任,從東風日產的經驗來看,工會主席由黨委書記兼任是最理想的做法。”趙戰國認為。
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不僅是工會的義務和責任,也是黨委建設和諧企業的工作目標,趙戰國認為,由于黨委和工會在這個目標上的一致性,一起開展工作效果更好。
從東風日產的實踐中,趙戰國總結了很重要的一條黨建工作經驗,那就是在基層企業里,沒有所謂專職書記,如果黨委還局限在自己的范圍里,根本就不可能做好黨建工作,必須與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相結合,與維護員工合法權益,與工會工作相結合。
合資企業誰能承擔文化建設
對于黨委的作用和意義,如果說趙戰國的說法還是黨委書記談黨建,那么管理層的領導談黨建或許更客觀一些。
其實黨委對于管理層來說影響是最大的。在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時候,一些人對于黨委的看法就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黨委的存在是必然的,實行市場經濟、現代企業制度,有些人甚至黨委對于決策管理層來說就是強加的。
任勇對于這種說法給予了堅決的否定。他認為對于黨委是否應該在企業里應該看黨委存在的時候是否有意義,尤其是現代企業制度和黨委并不矛盾,所以,不能將現代企業制度和黨委割裂來看。
“單從現代企業制度的定義來看,是沒有規定要有黨委,但是也沒有說不能有黨委”任勇認為,不能因為企業有黨委就不是現代企業制度。
任勇認為,只要能幫助企業發展的都是需要的,就有存在的意義。“如果僅僅從現代企業制度上來看,我認為做到了這一點,企業也就80分”,任勇解釋為什么企業不能僅僅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當成最終目標:“企業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無非就是一個合格的企業,解決了生死問題,然而企業的目標應該是做一個卓越的、偉大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還需要精神層面的建設。”
綜觀像通用電氣、IBM、福特汽車、杜邦等一些卓越的企業,這些企業都有很強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任勇認為這正是這些企業基業長青的原因。“東風日產要想達到卓越就必須有自己的文化”,任勇強調。
從西方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過程來看,單純的現代企業制度對于人性來說是有很大傷害的。大工業生產階段以及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工人們逐漸變成了機器,進行繁重的重復性工作,作為人的思維、創造性等等方面的天性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所以,工人和現代企業制度從一定程度上是對立的,開始體現在砸機器,到后來對企業的漠然和對工作的無熱情、無意識。因此,西方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同時,也開始探討如何解決現代企業制度的精神缺失,所以,西方企業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視的,這是企業組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合資企業里,所有的職能部門都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標準建立的,唯獨缺少一個負責企業文化建設的部門。任勇認為在東風日產里,通過黨建系統建設企業文化是最佳途徑。“首先建設企業文化的部門必須有很強的凝聚力,其次要有很強的組織系統,再有過去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都是依靠黨委來實現的。從這三點來說,在中國沒有比黨建系統再合適的部門了。”
任勇認為東風日產最初的骨干都是東風公司培養起來的,絕大多數都是黨員,黨委對于東風日產的管理團隊有天然的向心力和號召力,其次黨所倡導的和諧企業、科學發展觀包括現代企業制度和東風日產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黨委是東風日產最適合承擔企業文化建設的部門。
任勇認為從企業長遠發展目標來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委,如果說現代企業制度是剛性的,那么黨委和黨建系統就是潤滑劑。企業只講剛性,就像汽車發動機一樣,必然要帶來很多摩擦和矛盾,嚴重的時候就要斷裂。如果有了黨委這樣的潤滑劑,現代企業制度就能順暢的運轉。
同樣作為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吉田衛總經理也肯定了任勇的說法。“東風日產有5000人,其中日方人員不過70人,東風日產的穩定主要就是中方人員的穩定,黨委的存在讓中方全體有了一個聚集的核心,保證了整個企業的穩定”,吉田衛表示,如果要管理好東風日產就必須得到黨委的支持,這是不可替代的。
做好溝通融合工作
其實在吉田衛心里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日方要做好工作也離不開黨委。東風日產合資以后,由于中日兩方存在的歷史問題,有一段時間,國內有自發的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在那段時間里,日方派駐東風日產的人員整天都提心吊膽,對事情變得很敏感,有時候看見公司門口人多了一些就不敢回家。
吉田衛將這個情況反映給了中方合作伙伴,趙戰國知道后就召開了黨委會,提出了一定要解決日方員工遇到的問題。“日方來的人員都不是軍國主義分子,試想一下,他們也是遠離家鄉來到中國工作,本身也不容易,黨委和工會就應該這個時候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趙戰國很誠懇地說:“后來在氣氛比較緊張的時間里,我給他們講了注意事項,并且和區政府和公安局也申請了警力。日方人員都表示能夠安心工作了。”
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黨委為了更廣泛的征求意見,同時也為了加強中日雙方的溝通理解,黨委也主動征求日方高管人員的意見,日方人員對此十分重視。吉田衛總經理親自召集了所有日方高管,抽出專門的時間填寫問卷。“問卷寫得都是滿滿的,日方回答得非常認真,而且把自己所有真實的想法都反映出來了。”趙戰國回憶道。
除了這次調查,黨委和工會還組織了中日高管的保齡球比賽等一系列集體活動,吉田衛和任勇帶頭參加,作出溝通的表率,同時也增加了大家溝通的機會。
現在黨委已經成為了中日雙方,特別是日方心中溝通的主要渠道。據趙戰國講,現在日方人員不僅請黨委和工會幫助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時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也會通過黨委反映。
趙戰國總結東風日產黨委其實是三條紐帶:勞資雙方的紐帶、中日雙方的紐帶、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間的紐帶。
“黨委要平衡勞資雙方,一方面幫助資方提高生產,穩定員工;一方面維護員工合法權益,幫助員工維權”趙戰國認為這是黨委最主要的職能,即維護企業的平衡、穩定、和諧。在合資企業,黨委是中日雙方溝通的紐帶,思想政治工作、溝通交流是黨組織的強項,應該發揮在最關鍵的時刻。最后,對于東風日產來說,還要面對一個和母公司東風有限之間的整合問題,東風黨委是東風日產黨委的領導單位,從組織體系上來說這是這兩個公司之間天然的紐帶。
不久前,東風日產剛剛再次修訂了東風日產行動綱領,這也標志著東風日產的內部中日整合基本成功,之后這種融合一定會在更大范圍內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展開。任勇和趙戰國都一致認為,要想順利的整合東風有限和東風日產,就必須借助黨委的力量。據了解,東風有限已經派了專門的小組調研總結東風日產的融合經驗,相信不久黨委就會在新的融合里發揮作用,帶領員工學習并貫徹落實東風日產行動綱領,不斷把東風日產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