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只做一件事情”的康健一,其實正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夢想。“很幸運的是,我的愛好和工作可以結合起來。我天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無內之謂小,無外之謂大,宅門以大稱之者,非君躬身親驗,何以知之。”一段精彩的《大宅門說》彰顯了大宅門的貴族氣質,眼前,就是口口相傳中的迎祥商務酒店,它還曾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大宅門。
位于萬里長城腳下,與神秘輝煌的十三陵遙遙相望;建筑以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為藍本,威武的石獅踞守大門,影壁古樸端莊。這是一家集餐飲、會議、純中式水療康體和客房服務于一體的企業集團,座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3號。
“從一開始做,我的腦子里就有一幅畫。”迎祥商務酒店的主人康健一,在接受《中國新時代》專訪時表示:“這不僅是一家企業,更是一件藝術品。”在他眼里,當藝術遇到商業,一切都變的與眾不同。
當人們親臨其境,并緩緩步入迎祥時,映入眼簾的,恰恰像一幅慢慢打開的古樸畫卷。最打眼的,就是一扇又一扇的門。這里以“宅門”為亮點,西餐時尚的月亮門,中餐典雅的垂花門,中國數千年門的文化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康健一亦十分得意于酒店門的歷史,“這里用了一千多扇老門,門的風格不是皇家,不是平民,而是貴族,大氣而恢弘。每扇門都有自己的故事,從南方和北方收來的門,所蘊涵的文化都不盡相同。”
據說,在幾年的時間里,康健一總共收集到了2000多扇大門,耗資也不匪,貴的7、8000元,便宜的也要1000多。
談到收門的過程,康健一說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剛開始,自己到古玩城到處搜尋,后來大家都知道他在收門,就直接給送來了。經過精心的整修,門的世界變的真實而豐富多彩。
“我計劃給每扇門都配上自己的年代,所屬的人家,還有獨特的故事。”康健一興致勃勃地暢想著“大宅門”的未來。
“靈感每天都在找”
很多人看了迎祥酒店這種風格,都會聯想到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大宅門》。
實際上,酒店最初的名字就是“大宅門”,這一創意,是康健一的夫人看完電視劇之后想到的。現在,在酒店餐廳的長廊里,隨處都有《大宅門》電視劇里名家名角的經典劇照,客人可以盡情享受這種宅門文化。
康健一回憶說,自己還曾在《大宅門》拍攝劇組呆過一段時間,熟悉那里的文化。當時,劇組在無錫的三國城搭建了一個四合院,而四合院的影壁就是迎祥。這也是酒店取名為“迎祥”的用意。
細心的客人會注意到,餐廳每個雅間的名稱都是古代的詞牌或曲牌名。高山,流水,知音,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美;貴妃醉,群英會,天長閣,則體現了濃郁的文化韻味。最有特色的,恐怕還是每天用餐時戲臺上熱鬧的表演。這里有傳統的“京城名票”,有洋溢著民族風情的“傣家四金花”,圓潤的唱腔,經典的臉譜,經常會博得客人的陣陣喝彩,也難怪餐廳經常是座無虛席,而且,“洋面孔”也是隨處看見。
“很多外國朋友都喜歡我這里。曾有一個老外不無夸張地說,在北京的故宮我沒有找到中國文化的感覺,來這里我感受到了。”康健一很開心地說。今年3月19日,挪威大使館還與會所合作舉辦了“挪威王國三文魚美食節”,十余國駐華大使,聯合國駐華機構首席代表以及數百名中外來賓歡聚一堂。今年春季,適逢中古建交45周年,古巴大使館與迎祥商務酒店又聯手舉辦了“古巴美食節”,同樣吸引了眾多外國友人,很多外國游客都留連忘返。
在酒店里,隨處可見的還有充滿書香氣息的對聯與字畫。康健一自己就喜歡書法與繪畫,也收藏了不少名家的作品,這也為酒店提供了一種文化底蘊。初入大門的“歷秦元明清居庸雄關千古險,觀河海山川中華錦繡萬世長”,正輝映了這種格調。
有人在觀賞完迎祥酒店后感嘆說,一個酒店有一處亮點不是難事,難的是這里處處是亮點,而且亮點之間的搭配是如此和諧。無論是大堂,還是客房,結構的嚴謹,色彩的柔和,擺設的協調,環境的幽雅都渾然一體。康健一也希望讓客人在古色古香的宅門后面,看到一種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
“靈感每天都在找。” 康健一對自己藝術的天分及獨特的設計風格沒有太多解釋,“只是憑一種感覺。”
“最困難的是現在”
不久前,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孫女在路邊看到了迎祥商務酒店的廣告牌,就直接來到了這里,在看完這里SPA的風格后,她認真地說,“我做了三十年SPA,讓我現在替你來管理這個SPA,都覺得戰戰兢兢,沒想到你能做成這樣。”
對于并不精通酒店管理的康健一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褒獎。
會館的SPA確實是一絕。“曾經在唐代流行的溫泉,就帶有SPA的影子。我想創立一家獨具‘中國特色’的SPA,一家純中式的SPA。”在康健一的眼中,SPA并不是歐洲人的專利,也不是東南亞的專利。
康健一心目中的迎祥,應該是一家可以旅游度假的商務會館,這里有各種大小會議廳,多功能廳和宴會廳,既保持了古典特色,又融入了現代元素。他自信地說,“欣賞酒店的文化,在這里就是最大的娛樂。”
雖然并非管理科班出生,但善于學習的康健一,曾專門花時間去世界各地的高檔酒店“取經”。令他感觸頗深的一點是,“所有好的酒店都是一樣的”。無論是歐美酒店,還是泰國或香港的星級酒店,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服務太好了”。
由此,“服務領先”的理念在他的酒店管理生活中十分重要。他要求自己的員工在很多細節方面做到五星級的標準。比如每當有客人來,就會由服務人員引領到客房,介紹電視在哪里,冰箱在哪里,然后,不超過三分種,會有人送來歡迎茶和小點心。
給康健一留下深刻記憶的是,有一家酒店將“服務人性化”做到了極致。客人進入這家酒店,會有數碼相機為其拍一張照片。之后所有的活動,使用這張照片就可以了,包括入住、用餐、SPA等。相信當時留給他的除了驚嘆,還有更多理智的思考。“這樣的服務贏得了客人的喜愛,雖然國內現在很多五星級酒店都還沒有做到,但我希望自己的迎祥酒店能在一年之內做到。”
當然,要做到這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令康健一最為頭疼的就是人才問題,——既能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能體現現代服務的理念,這樣的人才是迎祥酒店最需要的。
從2001年至今,4年時間里康健一把“大宅門”經營得有聲有色,但他卻真誠地表示,“最困難的是現在”。
“在創業初期,可能會遇到資金的問題。那時沒覺得很難,因為可以向銀行貸款,可以向朋友借錢,就這么走過來了。但目前企業面臨著做大做強的選擇,因為要做品牌,所以計劃在北京、大連、青島、上海甚至溫哥華通過收購酒店等的方式進行擴張。這樣就更需要人才、需要戰略、需要強大的資源來支持。”
按照他的設想,新建的酒店將沿承大宅門的獨特風格,要做純中式的,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這都是一道具有民族特色的風景。
對于海外的戰略,康健一也有自己的想法。溫哥華的華人很多,中餐的文化會很紅火,迎祥在那里將引領“中餐時尚”。同時也能讓更多的外國客人從迎祥酒店的大宅門中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正在聯系一些朋友,希望大家能共同把這些事情做好。”
不過,現在的他天天還要從細節處抓起。“拖鞋為什么擺歪了?電梯里怎么有紙屑?”康健一笑笑說,自己的心思都在這上面了。
雖然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卻一片光明。置身于富有特色的辦公室里,康健一環顧四周,很自豪地說:“這都是企業文化啊。每一扇古老的宅門,每一幅精美的字畫,每一抹柔和的燈光,還有員工真誠的笑臉。”
“頭腦里有一幅畫”
第一次見到康健一,十有八九的人會覺得“他是個搞藝術的人”。牛仔褲、T恤衫,一副黑框細邊眼鏡,雖不善言談,眼神中卻流露著典型的“藝術家氣質”,富于創造,又有一種隨性的自然。談到這一點,康健一顯得很謙虛,“我是沒有個性的人。就是頭腦里有一幅畫,就按著這幅畫一步步地做下來了。沒想到,居然也做成功了。”
學過美術,做過拍賣行,2000年開始做餐飲。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時這里沒有設計師,沒有總監,就自己一個人,走三圈,罵三圈,最后也做出來了。”
回顧來路,康健一很感激自己的夫人。如果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支持他的女人”的話,他一定很贊成這句話。因為她的“大宅門”的設想,讓他的人生中有了這一段創業的酸甜苦辣。“我有不明白的事會問她,有些事她會看的很清楚。”而當自己思考著要將迎祥做成什么樣子的時候,他扭頭看看自己書桌上一歲半兒子的照片,淡淡地說,“將來,我孩子能說,‘老爸,這事你做的還行’,我就很滿意了。”
他的辦公室里,同樣掛著很多字畫,少不了的當然還是幾扇別具一格的宅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字畫,“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康健一說,這是友人特意為他寫的,“圣潔的明月清風天天與我同在。一種很隨意的狀態。”
“一心只做一件事情”的康健一,其實正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夢想。“很幸運的是,我的愛好和工作可以結合起來。我天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