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7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對日本經濟產業省批準日本帝國石油公司申請的東海油氣田試開采權一事回應說,中國對有關事態發展表示嚴重的關切,如果日方執意授予日本民間企業在東海中日爭議海域進行試開采的權利,將構成對中方主權權益的嚴重損害,并使東海形勢更加復雜化。
日本向中國爭奪海洋資源,在追求經濟利益和主權利益的同時,還為了拓展短淺的防御縱深,追求安全利益和國家發展利益。
7月14日,日本政府首次批準一家民營石油公司在東海中國專屬經濟區試開采油氣,引起了中方的強烈抗議。
中日雙方目前已就東海問題進行了兩輪磋商。在今年5月底舉行的第二輪磋商中,雙方同意通過對話,平等協商,妥善處理和解決東海問題,這使人們看到了使東海成為“合作之海”而非“對抗之海”的希望。然而,第三輪磋商尚未開始,日本政府卻單方面宣布將在東海有爭議海域試開采油氣,這不僅給中日第三輪東海問題磋商增添了復雜因素,也使本來就步履維艱的中日關系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政府強力推動
早在今年4月,日本就透露將有可能允許日本民間企業試開采東海油氣。最近,日本政府又進行了強力的推動。執政的自民黨7月10日提出了《維護海洋權益報告書》,建議日本政府設置以首相為首的“海洋權益相關閣僚會議”,制定綜合性海洋權益保護措施,盡早在東海海域日方確定的中間線日本一側展開海洋資源調查,并允許民間企業在這一海域開采油氣等資源。日本政府于11日正式決定設立“海洋權益相關閣僚會議”,并于14日批準日本帝國石油公司在“中間線”以東一側的爭議海域試開采石油資源。該油氣田與中國的“春曉”、“斷橋”、“冷泉”同屬一個油氣田,面積約400平方公里。
在東海問題上,日本一直顯示出強硬的態度。他們一方面百般阻撓和指責我“春曉油氣田”的開采,并毫無道理地要求中方提供中國在東海勘測和開采的有關數據,另一方面又單方面批準日本企業在所謂的“中間線”以東一側有爭議的海域試開采油氣,同時把中國的“春曉”、“斷橋”和“冷泉”三個油氣田分別用日本名稱命名為“白樺”、“楠”和“桔梗”,這是日本對中國的主權利益和海洋權益的嚴重挑釁。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可以把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起200海里以內的海域作為本國的專屬經濟區,區內的所有資源歸沿海國所有。但中日兩國間的東海海域的大陸架最寬不超過350海里,這意味著中日兩國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出現了部分重疊。中國根據“公約”的有關規定,并結合東海的地質地貌特點,認為中日東海海域的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界線的劃分,應遵循“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即以水深達2700多米的沖繩海溝作為中日大陸架的分界線,并主張協商解決劃界爭議。日本則堅持以兩國領海基線的中間線來劃分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即所謂的“中間線原則”。雖然中國堅決反對日方的“中間線”原則,但為了中日關系的大局,中方多次強調“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中方開采的“春曉油氣田”也是在日方所謂的“中間線”的中國一側,而日本此次批準試開采的油氣田卻是在“中間線”以東的有爭議海域,這是一種嚴重的挑釁行為。

五大戰略企圖
日本政府在聯合國“入常戰”出師不利、中日關系陷入低谷,同時在中日已展開兩輪東海問題磋商的情況下,批準企業在有爭議海域試開采油氣田,挑起中日爭端,其意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與中國對抗,顯示對中國的強硬姿態。在中日關系因一系列問題陷入低谷的背景下,日本采取這種做法是宣泄對中國的不滿,目的是為了改變目前日本在東海問題和中日關系中的被動局面。
二是受經濟利益驅動,欲與我平分東海資源。日本資源匱乏,尤其是油氣資源,99%依靠海外進口。從日本在沖之鳥礁島及我釣魚島等問題上的舉措來看,日本已到了“寸海必爭”的地步。日本政府計劃于2009年5月前向聯合國提交有關日本大陸架的勘測資料,提出擴大大陸架的申請,其中包括東海在內的六個海域的65萬平方公里。如果這6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劃歸日本,日本將可能擺脫資源匱乏的問題而成為“資源大國”。
三是造成“中間線”事實,為今后的東海問題談判增添籌碼。日本在“中間線”以東一側的爭議區試開采油氣資源,一方面是為了牽制中國在東海海域開采油氣,另一方面也是為其在今后的談判中增加籌碼,迫使中方接受“中間線”事實,達到以“中間線”與中國劃分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界線的目的。
四是以爭端促合作。日本在東海資源共同開發問題上曾經“先拒后迎”。日本曾無理地提出要中方停止開采并向日提供有關中方勘測和開采數據的“共同開發”條件,在中方斷然拒絕的情況下,又以試開采相威脅。但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的這一做法也并非完全放棄“共同開發”,而是有以爭端促合作之意。小泉首相也曾多次表示,希望東海成為“合作之海”而非“對抗之海”。
五是借國際海洋戰略調整之機,推進日本海洋大國戰略,遏制中國的崛起。日本向中國爭奪海洋資源,在追求經濟利益和主權利益的同時,還為了拓展短淺的防御縱深,追求安全利益和國家發展利益。通過加強對我國釣魚島的實效控制和對沖之鳥礁島進行加固等,企圖“據島圈海”,盡可能多地占據海洋面積,并通過對日本周邊海域大陸架的調查,努力擴大日本大陸架范圍,從而拓展日本原本短淺的防御縱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