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 新言
“他們已經殺了我很多次。”“他們每天都殺我,等到我真死了那一天,反而沒有人會相信了。”“他們總說我患了這個病、患了那個病。他們最近‘創造’出來的是我得了帕金森癥。”
——卡斯特羅反擊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污蔑。
“你的星光已經黯淡,你逃脫不了你的命運……我們將取下你的首級。”
——伊拉克基地組織頭目扎卡維最近風頭很盛,大有趕超本·拉登的架勢。繼宣布對約旦首都安曼的酒店連環爆炸案負責后,11月18日,扎卡維又公布了一份最新的錄音講話為這次自殺襲擊辯護,甚至還誓言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斬首。
“二戰中,我父親和一個叫小泉的日本官員分屬敵對陣營。今天,他們的兒子在兩個自由國度當選領導人。”
——布什11月15日抵達日本京都,開始他亞洲之行的首站訪問。他高調評價了他本人與小泉、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親密關系。
“日美關系越是密切,日本就越能與中國、韓國建立良好關系。”
——小泉與布什總統會晤后的這番“一廂情愿”的表態并不能自圓其說。
“在與巴基斯坦交界的霍斯特省,只要殺死為美國部隊或阿富汗政府服務的平民的兇手,就會從反政府武裝那兒得到250美元的現金獎勵。”
——德國資深反恐專家托普霍芬認為阿富汗的治安成問題。
“布什的班子就像一個鹿群拼命往前趕路,那些年老的、有病的和疲勞的就會掉隊,一旦有人體力不支露出破綻,白宮記者就像餓狼一樣猛撲過去把他們吃掉。副總統切尼辦公室的前主任利比被白宮記者‘吞掉’后,下一個獵物是誰呢?”
——加拿大資深記者亨利·錢普在談到白宮記者與布什總統的關系時形象地說。
“一怕性丑聞,二怕離婚鬧得人盡皆知,三怕前妻在關鍵時刻出來搗亂,影響政壇前途。”
——美國《紐約時報》披露了美國政客們的三“怕”。
“我的丈夫穿上了(裝滿炸藥的)腰帶,并在我身上也綁了一個。他教我怎樣使用它。”“我丈夫引爆了他的炸彈,我也試圖引爆我腰上的炸彈,但是它沒有爆炸。人們四處逃散,我也和他們一起逃走了。”
——安曼自殺襲擊女“人彈”里沙維在供認約旦凱悅、拉迪森和戴斯酒店爆炸襲擊經過時說。
“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認為我們是蒙古的‘第三鄰國’,我們喜歡這樣的口號。”
——日本是島國,二戰后它將稱霸海洋的美國當成自己的“鄰國”;韓國的地理位置特殊,與美國關系復雜,不少韓國人認為除中、日、朝外,美國是韓國的“第四個鄰國”;蒙古是中俄間的一個內陸國家,卻將美國視為“第三鄰國”。布什在亞洲之行前,接受蒙古電視臺采訪時說。
“真主保佑你們成功,去吧,我的孩子們,讓猶太人看看巴勒斯坦的孩子多么英勇無畏。”
——在繼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發出“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的驚人言論后,伊朗國家電視臺播放一系列卡通片,號召反以從娃娃抓起。
“過招”APEC峰會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是對過去戰爭的反省,目的是不再發動第二次戰爭。”
盧武鉉:“韓國民眾永遠無法接受日本在一些問題上的立場,包括:參拜靖國神社、使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以及在‘獨島’(日本稱‘竹島’)歸屬權上的主張。你和許多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是對韓國的一種挑釁。”
普京人事大變動
11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例行的政府工作會議上突然宣布大幅調整權力機構班子,一下子提了兩位副總理,任命了新的總統辦公廳主任,并于次日閃電般地簽署了對他們的任命書。15日,俄政府還任命了聯邦原子能署署長等一批高官。這是普京第二任期的最大一次人事調整。
目前,俄各界對這次克里姆林宮的震撼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俄國家杜馬第一副主席斯莉斯卡等人認為,普京改組高層班子純粹是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但俄羅斯的反對派以及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媒體則認為,普京更重要的目的是為2008年總統選舉做準備,事實上普京已經選定了接班人,并且提前啟動了2008年總統選舉的備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