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個有著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史稱波斯或西域,通過絲綢之路,與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往來。最近,筆者作為“中國商品與技術展覽會”的一名成員,前往伊朗,感觸甚多。
伊朗國土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萬,占海灣九國人口的70%以上。首都德黑蘭在雪山腳下,城市面積3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在德黑蘭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北部海拔2400多米的雪山。夏天的6月,德黑蘭白天的氣溫超過30℃,但雪山上仍可見斑馬狀的積雪,可謂奇觀。
西域風情
眾所周知,伊朗是一個穆斯林國家。伊朗人不吃豬肉、不喝酒。南部和里海沿岸盛產大米、小麥、甜菜和棉花。
我們在德黑蘭一家餐廳吃了一頓最正宗的伊朗餐,先是自助式水果、蔬菜沙拉,后是燒烤的牛、羊、雞、魚,還有炒飯,炒飯上有西藏紅花和檸檬,味道相當好,最后是甜點和紅茶。三人樂隊奏著當地民歌,他們的臉上帶著微笑,營造出溫馨的氣氛。我們從中領略了伊朗的飲食文化。
根據伊朗的伊斯蘭文化和道德風俗,穆斯林女性的毛發和肌膚是不能暴露給外人看的,只能在自己的丈夫和父母等至親面前揭開頭巾。黑色阿拉伯長袍、蒙面頭巾是伊朗婦女必備之物。據說,伊朗女孩12歲開始戴頭巾。年輕的伊朗女孩的頭巾是多姿多彩的,她們不穿長袍,而是穿長及膝蓋的深色得體長袖風衣,配上牛仔褲、球鞋。伊朗婦女一般受到較好的教育,婚后在家帶孩子。她們在衣著、工作上受到較多的約束,但也受到較多的保護。
男士可以娶四個妻子,但從娶第二個妻子開始,必須征得第一個妻子的同意,分出一部分財產。丈夫一旦要離婚,需要把60%的財產給妻子,所以他們一般不會離婚,多數家庭是一夫一妻。穆斯林很講究衛生,且各方面的管束嚴格,伊朗沒有什么傳染病,治安也相當好。
抵達德黑蘭的當晚,我們去名為郁金香的城市廣場散步。在那里歇息的人很多,他們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當我們回答SHINIS時,他們臉上的笑容像綻開的鮮花。走在大街上,在商場購物,在餐廳吃飯,我們聽到的都是禮貌的問候,看到的都是甜美的笑容。你能用波斯語說一句SALONG,即是真主保佑你,他們更是熱情之至。我心想:這里確實是一個禮儀之邦,何來的邪惡軸心?
經濟的命脈——石油
伊朗的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是歐派克(OPEC)第二大石油輸出國。伊朗經濟嚴重依賴石油,石油是伊朗經濟的命脈。
伊朗的原油占世界儲量的9.3%。大部分原油分布在胡澤斯坦地區和波斯灣。據最新消息,伊朗西南部發現了新油層,這將使伊朗成為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全世界第二大石油儲備國。
石油工業是伊朗的支柱產業,是伊朗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為了維持目前的石油產量,保證足夠的外匯收入,同時鞏固伊朗在OPEC中的地位,從1998年開始,伊朗石油部陸續開放伊朗油氣田的勘探與開發,對外提供開發項目。
中國和伊朗在能源領域方面合作緊密,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可靠的能源供應國。中國石化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德黑蘭都設有辦事機構,比如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等與伊朗的經貿合作都進行得積極而有成效。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承建的伊朗煉油廠改造項目工程總投資1.5億美元,已于2003年11月順利竣工;中化建承建的兩個20萬噸/年的純堿項目,第一個已于2003年12月竣工,另一項目也即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中國貨走俏
伊斯蘭革命以后,伊朗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后又經歷了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近年來,伊朗進行了經濟改革,人均GDP達到17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德黑蘭的民居多是25年前所建,但有鋁合金窗,有獨特的水冷式空調,庭院的綠化也挺好。每個家庭都有小汽車,且名牌車不少,只是新舊對比鮮明。商店以專賣店居多,不過,德黑蘭最大的超市,規模也比不上廣州幾個著名的商場,里面賣的家電是日本、韓國名牌,大街上的廣告居首位的是LG,其次是SAMSUNG、SONY。衣服許多是俄羅斯造;食品以當地貨為主(伊朗人極其喜歡果凍,“喜之郎”在這里應該有好銷路吧)。
因受西方經濟制裁和其他一些雙邊關系因素的影響,伊朗從發達國家進口產品和技術面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機電、紡織、化工以及高科技等產品的進口保持持續的旺盛需求。近年,中國和伊朗貿易發展迅速,雙邊合作潛力較大,伊朗不僅是我國在西亞地區重要的貿易伙伴,也是我國在海外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場和機電產品及成套設備出口的重要市場。根據海關統計,中伊貿易在過去的三年里均以40%的速度遞增,2003年雙邊貿易56.23%億美元,增幅為50.27%。
中國的輕工類產品、家居用品在伊朗走俏。2004年的中伊商品與技術展覽會,廣東企業展銷的地磚、高級潔具、燈具、鐘表和鞋子等等,全成了搶手貨。
伊朗的紡織、服裝、鞋類市場是目前中國出口商品組成里分量較重的一塊,比如床上用品類,以伊朗、印巴商人經營為主,但產品60%來自中國。隨著伊朗人口的逐年增加,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購物節等活動的開展,伊朗市場對輕工類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從市場發展趨勢看,進口鞋的數量正持續增長,而且進口商已逐漸從進口歐洲高檔鞋轉向更多地選擇從亞洲進口低價鞋,中國已成為伊朗鞋類產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我們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中伊兩國貿易互補性強,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企業要把優質適銷的產品銷往伊朗,展示“中國制造”的真正水平。
來伊朗之前,對于這個國人了解不多的國家,心存疑慮。伊朗一行,使筆者驚訝世界之大,差異之多,但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就是各國人民都熱愛和平。
(北京輝煌魅力國際商務會展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