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國進口關稅調整情況
經國務院批準,我國進口關稅從2005年1月1日起進行調整,調整后的關稅總水平(指最惠國稅率。下同)由2004年的10.4%降到2005年的9.9%,降稅幅度為4.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由15.6%降到15.3%,工業品平均稅率由9.5%降到9.0%。同時調整進口稅則的部分稅目,進口稅則的稅目總數由2004年的7475個增加到7750個,凈增75個(新增77個,刪除2個)。2005年調整關稅稅率的稅目有980個(2004年調整2414個稅目),占稅目總數的12.6%。此外還繼續對233個稅目商品實行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2%,比這些商品最惠國稅率11.2%,降低62.5%。零關稅稅目由2004年的535個增至638個,凈增103個,主要是計算機、家用攝錄一體機、復印機、木制家具、體育用品等。
為了促進與世界各國的經貿發展,我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簽訂了8個區域性優惠協定:曼谷協定、中國-巴基斯坦協定、中國-泰國協定、中國-新加坡協定、中國-東盟協定、香港CEPA、澳門CEPA和中國-非洲行動計劃。
為加強與曼谷協定成員(韓國、斯里蘭卡、孟加拉、印度和老撾)及巴基斯坦的經貿往來,我國對這些國家生產的917個稅目產品繼續執行較低的協定稅率;今年除繼續對柬埔寨、緬甸、老撾和孟加拉國4個最不發達國家的部分產品實行稅率基本為零的特惠稅率外,還將對蘇丹等25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的部分產品實行稅率為零的特惠稅率,以支持這些國家盡快發展經濟。
我國政府于2004年11月29日與東盟簽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機制協議》。協議規定我國分別在2010年與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文萊6國和2015年與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4國的貨物貿易,雙方基本實行零關稅并建成自由貿易區。從2005年7月1日起協議將實施,我國與東盟進出口的7000種貨物(不包括汽車、鋼鐵),逐步削減或取消關稅。按照協議規定,我國與東盟6國在2005年7月1日前,雙方將列入正常類(即各締約方自愿列入的產品)稅目中的40%稅目關稅稅率要削減到0~5%;在2007年7月1日前,將正常類稅目中60%稅目的關稅稅率削減到0~5%;在2010年1月1日前,取消所有正常類稅目的關稅。
根據《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為了進一步提高內地與香港經貿交流與合作的水平,內地對原產于香港的1108個稅目的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其中擬生產產品189個稅目。但上述產品必須事先由香港特區政府核定該產品確實在香港生產,并經內地和香港共同核定產品清單和確定原產地標準。對澳門生產的509個稅目(其中擬生產產品66個稅目)的產品也按此辦法實行。
今年我國將啟動與新西蘭、智利、澳大利亞、海灣國家、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等新協定的研究和談判工作。
二、機械工業類產品進口關稅調整情況
機械工業類(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口徑,包括汽車、儀器儀表、部分醫療器械,不包括航空航天機械、船舶、鐵道車輛、家用電器、部分輕工機械,下同)進口關稅平均水平由2004年(下同)的9.78%,降到2005年的9.42%,降稅幅度為3.68%。其中機械產品由8.31%降到8.19%;汽車由20.74%降到18.57%。機械工業2005年調整關稅稅率的稅目有116個,占機械工業稅目總數1380個的8.4%,比全國降稅稅目比例12.6%低4.2個百分點。零關稅稅目由2004年的122個增至137個,凈增15個,主要是數碼相機、直接式復印機、帶有光學系統的復印機、耐壓80V~1000V的電導體和空氣增濕器。
機械工業內各行業關稅調整情況:
1.汽車行業,全行業關稅平均稅率由20.74%降到18.57%。調整81個稅目關稅,是調整關稅最多的行業。小轎車(含小客車、越野車),按照我國入世承諾,由2004年的34.2%(排汽量3升及以下)和37.6%(排氣量3升以上),都下降到30%。客車,30座及以上由29.2%降到25.2%;10座至29座由32.5%降到25%。貨車,5噸及以下(含汽油型和柴油型)由29.2%降到25%,5噸以上至14噸以下柴油型和5噸以上至8噸及以下汽油型都由23.3%降至20%。摩托車,排氣量500毫升以上至800毫升由43.3%降到40%,800毫升以上由33.3%降到30%。汽車零部件平均由14%降到12.27%。
2.農機行業,全行業關稅平均稅率由7.24%降到7.08%。調整3個稅目關稅。農用車輛用制動器及其零件由22.9%降到18.6%,農用車輛用非驅動橋及其零件由17%降到13.5%。
其他主要產品2005年關稅為:拖拉機8%,其中150馬力以上拖拉機暫定稅率5%;風力發電機組8%,暫定稅率5%;聯合收割機8%;動物飼料配制機7%;谷物加工機器10%。
3.內燃機行業,全行業關稅平均稅率由8.84%降到8.45%。調整2個稅目關稅。車用發動機,排氣量超過250毫升至1000毫升的,由21.3%降到17.5%;超過1000毫升至3000毫升的,由15.3%降到10%。
其他主要產品2005年關稅為:排氣量250毫升及以下車用發動機10%,未列名汽油發動機18%。
4.工程機械行業關稅沒有調整,2005年平均關稅為7.02%,其中挖掘機8%,裝載機5%,推土機7%,義車9%,載客電梯8%,壓路機18噸及以上7%、18噸以下8%,攤鋪機8%,機動混凝土攪拌車15%。
5.儀器儀表行業,全行業關稅平均稅率由6.22%降到6.16%。調整1個稅目關稅。電量測量或檢驗儀器和裝置的零附件由7%降到零。
其他主要產品2005年關稅為:工業過程控制設備、測量檢驗儀器、色譜儀、分光儀、質譜儀都為零,自動調節或控制儀器7%,金屬材料試驗機7%。
6.文化辦公設備行業,全行業關稅平均稅率由9.54%降到8.86%。調整13個稅目關稅。直接式復印機和帶有光學系統的復印機都由3.7%降到零;數碼相機由10%降到零;激光照排設備由25%降到9%;電子計算器由4.2%降到零;數碼相機零件(含電荷偶合器件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等)稅率為12%,今年按暫定稅率4%執行。
其他主要產品2005年關稅為:單鏡頭反光照相機25%,其他照相機20%,一次成相照相機5%,間接式復印機10%。
7.石化通用機械行業,全行業關稅平均稅率由9.37%降到9.2%。調整8個稅目關稅,全部是制冷機械和空調器。制冷機械平均關稅由14.16%降到13.6%。其中:壓縮式家用型冷藏箱都由12.5%降到10%,電氣吸收式家用冷藏箱由18.3%降到15%,500升以上的冷凍機由13.3%降到10%,冷凝器為熱交換器的壓縮式制冷設備由14.2%降到10%。電驅動制冷壓縮機10%稅率不變。
其他小行業關稅都沒有調整,2005年關稅平均稅率為:
石油化工機械4.87%,其中石油天然氣鉆機5%,加氫反應器為零;
印刷裝訂機械9.96%,其中膠訂機12%,卷筒紙和平張紙膠印機10%;
塑料機械3.63%,其中注塑機為零,擠出機和吹塑機為5%;
其他通用機械7.67%,其中液體泵10%,二氧化碳壓縮機7%,熱交換裝置10%,15000立方米/小時及以上制氧機12%,工業除塵器5%,閥門5%。
8.重型機械行業關稅沒有調整,2005年平均關稅為7.98%,其中板坯連鑄機12%,板材熱軋機15%,板材冷軋機10%,洗選破碎磨粉設備5%,連續運貨的升降機和輸送機5%。
9.機床與工具行業關稅沒有調整,2005年平均關稅為8.99%。其中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9.7%(其中數控立式車床和數控龍門銑床5%,數控剪切機床7%),機床用數控裝置5%、暫定稅率3%,工具、磨具8%,鑄造機械12%,多工位組合機床5%,單工位組合機床8%,非數控金切和成形機床10%~15%,木工機床12%,機床附件7%,金切機床零件為零,成形機床零件6%,千分尺及量規8%。
10.電器行業,全行業關稅平均稅率由7.63%降到7.62%。調整2個稅目關稅。耐壓80伏及以下電導體由3.5%降到0.5%,耐壓80伏至1000伏有接頭電導體由3.5%降到零。
其他主要產品2005年關稅為:電站用鍋爐3%,350兆瓦以上汽輪機6%,汽輪機零件2%,水輪機10%,350MVA以上交流發電機5.8%,內燃發電機組10%,液體介質變壓器400MVA以下10%、400MVA以上6%,72.5KV及以上自動斷路器10%,1000V以上開關10%,耐壓35KV以上電纜8.4%,絕緣瓷套管6%,電動工具10%,電動機12%,鉛酸蓄電池10%,鋰離子電池12%,全自動或半自動焊機10%,工業用電加熱爐或烘箱為零,電力控制或分配盤、板、臺等8.4%。
11.機械基礎件行業關稅沒有調整,2005年平均關稅為8.47%,其中各小行業平均關稅為:
液壓、氣壓、密封件9.07%,其中液壓裝置12%,液壓馬達10%,氣壓裝置14%,機械密封件8%,金屬片或其他材料制密封墊8%;
軸承7.75%,其中滾珠軸承8%,錐形滾子軸承8%,鼓形滾子軸承8%;
模具7.43%,其中金屬模具8%,塑料或橡膠用注模或壓模為零,礦物材料用型模和玻璃用型模8.4%;
機械零部件8.67%,其中金屬標準件10%,工業鏈條12%,汽車用鋼鐵彈簧10%。
12.食品包裝機械行業關稅沒有調整,2005年平均關稅為8.91%,其中液體食品罐裝設備10%,復合軟包裝設備12%,全自動水泥灌包機12%。
機械工業近3年各行業進口關稅平均稅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