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國國民經濟繼續快速增長,GDP增長率達到9.5%,取得了宏觀調控和經濟健康發展的好形勢。進出口也取得高速增長,進出口總額達到1.1萬億美元,進口和出口雙雙超過5000億美元,出口額保持一定的順差。在出口的商品中,機電產品的出口額已經占出口總額的54.4%,出口的產品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一大批出口型企業孕育而生。
印刷機械的進出口額已經連續多年的快速增長,印刷機械出口額已經達到2.62億美元,進口額已經達到17.16億美元,出口額比2003年增長50%以上,進口額增長7% 左右,如果按同比口徑計算進口增長率還要高一些(其中沒有包括部分印刷器材的進口)。從進出口情況來看,雖然取得出口快速增長的良性發展,但與多年高額進口相比,印刷機械的貿易逆差之大,與全國進出口形勢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的,盡快縮小貿易逆差仍然是行業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大型集團式企業,擴大印刷機械出口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一、 近年來印刷機械出口現狀
2001年以來,印刷機械企業積極走出國門,參加國外著名的印刷設備展覽會,在國際市場上掀起不小的中國印刷機械旋風,印刷機械出口呈快速增長趨勢。成績的取得和企業積極建立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進行CE安全體系認證、建立出口生產體系分不開的,出口額的增長由圖1可以看出。
二、 出口的產品結構組成
我國歷年印刷機械設備進口量最大的三種產品分別是單張紙印刷機、卷筒紙印刷機和其他未列名印刷機,進口額占進口總額的近一半。這反映了印刷工業的主要設備——印刷機的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印刷機械出口產品結構同樣反映了這種狀況。我國印刷機械出口的重點設備分布如下:
1. 印刷機械出口量較大的產品是其他未列名印刷機、噴墨印刷機和印刷用輔助機器及零件,這三種設備占出口額的57%。出口的其他未列名印刷機指單張紙印刷機、卷筒紙印刷機、苯胺印刷機、照相制版凹印機、絲網印刷機、凸版印刷機以外的印刷機設備,這些印刷機應該包括:數字印刷機、移印機、熱轉移印刷機等。出口量較大的噴墨印刷機主要來自來料組裝和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印刷用輔助機器和零件指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配套性質的產品和工藝協作零件加工的出口。
2. 印刷機械出口額較低的產品與進口產品相反,主要是單張紙印刷機僅占出口總額的2%,卷筒紙印刷機僅占進口總額8%,這兩種產品雖然國內制造水平不斷提高,但國內市場仍然被國外占領。
3. 印刷設備中出口最大的是模制成型設備,雖然只占出口總額的8%,但出口增率較高,并且是基本達到進出口平衡唯一的出口設備,已經超過切紙機和裝訂機械出口額。
我國出口印刷機械產品結構見圖2。
三、 印刷機械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印刷機械出口設備品種排在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如下:
1、 書刊裝訂設備出口的主要國家是德國、越南、俄羅斯。書刊裝訂機器零件出口的主要國家是日本、美國和越南。
2、 切紙機出口的主要國家是日本、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切紙機零件出口的主要國家是美國、日本和菲律賓。
3、 模制成型設備出口的主要國家是俄羅斯、印度和土耳其。
4、 照相制版和激光照排設備主要出口國家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津巴布韋。
5、 卷筒紙印刷機主要出口國家是美國、土耳其和芬蘭。
6、 單張紙印刷機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是香港、日本和德國。
7、 照相凹版印刷機主要出口國家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
8、 噴墨印刷機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香港、臺灣和日本。
9、 未列名印刷機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日本、香港和美國。
10、 印刷用輔助機器零件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日本、香港和美國。
四、 主要印刷機械出口企業
2004年行業統計范圍內出口業績較好的企業見下表1。
印刷機械出口額較高的企業,不但為國家做出貢獻,而且從一個方面反映,企業的產品技術水平、質量水平、管理水平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企業重視產品出口,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同樣促進了企業在CE安全認證、GS安全認證、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認證、采用國際技術標準方面采取措施適應國際市場的進入要求,使企業在國內達到各方面領先地位。事實證明,這些出口優勢的企業,在各個產品領域內都是處于頂尖的企業,他們的產品、服務有較高的信譽度和可靠性。
五、 擴大印刷機械出口的思考
從以上重點出口產品、出口國家和地區分析,筆者認為擴大印刷機械設備出口措施有以下幾點。
1、我國印刷機械已經形成完整的設備體系,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成套印刷機械設備,應該是擴大出口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大型企業集團,有整合上下游產品的實力,利用國家關系的需要,爭取國家出口信貸,組織系列產品較大批量的出口。
2、前面提到出口形勢較好的產品,應該發揚優勢,進一步開拓市場,完善營銷服務體系,擴大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占有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3、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合作,承接光機加工(國外負責精裝配或配電氣)、來料加工裝配、零件加工出口等業務。
4、企業繼續推進中外合資、技術引進、采用國際先進標準,以提高我國印刷機械設備技術水平,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5、設備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仍然是出口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這三性又和企業產業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密切相關,企業建立出口機制,就要解決好這三性問題。
6、加強企業間的出口合作,整合上下游產品,連帶成套出口,相互協作服務,減少出口成本。克服我國同類產品銷售企業在國外市場相互壓價爭奪市場的現象,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