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通用起訴奇瑞侵權一案,誰勝誰負已經變得不重要了。此案一個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它為中國汽車業敲響了一個警鐘,中國汽車企業要想真正與跨國公司在一個平臺上平等競爭,就要以此案為鑒,一方面加快原創核心技術的研發,一方面抓緊制定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結合此次通用奇瑞案,再回首近幾年來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生的侵權投訴案件,跳出這些案件本身后,我們不由得會發問,為什么中國自主品牌所走的路那么不順?關鍵的問題出在哪里?
“沒有原創中國汽車業就沒有未來。”一位資深人士針對這一問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痛心疾首地表示。他指出,我們的自主品牌的確應該支持,但是必須避免“短板”現象。“為什么中國自主開發是非這么多?本田起訴雙環、豐田起訴吉利、通用起訴奇瑞,汽車圈兒里知識產權糾紛不斷。目前很多企業都在講自主開發,自主開發有很多種,但關鍵一點就是缺少原創,沒有原創就沒有未來。”
該人士認為,通用起訴奇瑞一事最終可能上升到政府間的行為,拋開誰勝誰負,中國汽車業的自主品牌們應該透過這件事情理性地審視自己。“對于自主開發,一定要有自主設計,要有自己原創的想法,目前我們的自主品牌只是解決了外形‘像’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用’的問題。一方面零部件還不過關,另一個工程設計比較差,說白了就是基礎還沒有打好,而只有把基礎打牢了,才能從根兒上避免類似侵權起訴案件的發生。”該人士表示。
事實也恰恰如此,在剛剛過去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自主品牌的概念車設計得一個比一個漂亮,高興的同時又覺得似曾相識。有專家指出,這些概念車外觀漂亮,但是在工程設計方面很多都過不了關。而要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需要大量懂汽車的人才的齊心協力,而這些對于尚未“成年”的自主品牌們來說意味著5個字:任重而道遠。
事實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通用起訴奇瑞侵權案不管結果如何,對中國汽車企業的自主開發都會產生一定的警示作用,還勢必會極大地加強中國汽車企業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在今天而言,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核心技術的競爭,許多企業因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而吃盡了苦頭,而善于保護自身權益的公司則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