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來,歐洲競爭對手不斷奪走市場份額,波音公司現在開始快速反擊。推出“夢之客船”(Dreamliner),看來是波音的一次重拳出擊。空中客車則更喜歡制定戰略,然而,現在推遲生產“巨無霸”A380飛機可能給空客公司聲望帶來嚴重打擊。
空客總部位于法國的圖盧茲城,其CEO歷來也都由法國人擔任。2005年6月14日,55歲的空客現任首席運營官德國人古斯塔夫·亨伯特在巴黎航空展上就任歐洲空中客車公司(Airbus,下稱“空客”)的新CEO。由此,空中客車公司迎來了其35年歷史上的第一位非法國籍CEO,從而解決了長時間以來有關其掌門人人選問題的紛爭。
鷸蚌相爭
工作交接之后,空客前CEO法國人弗加德可能和戴姆勒·克萊斯勒高層托馬斯·恩德斯一起加入空客的母公司——歐洲航空防御與航天公司(EADS)。那并不意味著他們職業下滑。克萊斯勒的大股東們,法國媒體巨頭Lagardére公司,以及法國政府還沒有達成一致,所以,仍有可能在最后時刻改變計劃。
亨伯特仍在等待公司內部爭斗的結束,從而能夠名正言順地當上空客的新任CEO。EADS董事會幾周前就已經做出了這一任命決定,但為了避免引發法國人的民族情緒,故將此消息推遲到5月29日法國就《歐盟憲法條約》舉行公決之后再宣布。
空客公司的內戰于2005年6月初達到了一個高峰。關于空客公司及其母公司EADS未來管理團隊的人員組成問題,彼此打壓的公司高管們經過三輪談判后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按照法國方面的計劃,弗加德將繼續負責重要的直升飛機部門——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制造商歐洲直升機(Eurocopter)公司;但是,按照公司內部德法兩方面嚴格的權力分配,那應該是德國負責人托馬斯·恩得斯的工作。德國方面高管再次利用他們的否決權阻止了這項計劃,而力挺他們自己的人選亨伯特。
亨伯特還計劃上任時宣布價值數十億歐元的幾個大訂單,以及他對公司未來的預見。來自全球的支持者和航空專業人員,有可能和空客的新CEO一起在機場附近接待廳用香檳來慶祝另一件大事:為空客的巨無霸A380飛機剪彩。
這個光榮與喜悅的一天結束后,亨伯特將成為首位德國人領導這個歐洲最大的飛機制造商。但是,如果最終宣布了他就職,將引發公司德法高層管理者之間沒完沒了的爭論。這樣,他將不是和專家們討論公司不同機型的技術性能,而是面臨一大堆難纏的問題,他的任命工作成了持續幾個星期的僵局。
漁翁得利
毫無疑問,波音和空客都想在巴黎航空展上出風頭,因為這是航空界最重要的一次盛會。他們要借機炫耀他們的優勢。現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長期堅持不懈的美國人將有理由再次慶祝勝利。更糟的是,波音公司將給歐洲丟臉,這個歐洲公司對于這場重大失敗只能指責自己。
空客的A380型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機,推遲投產將加大空客公司的內耗。
美國政府曾阻止歐洲國家資助空客研發新型飛機A350與波音7E7抗衡。和美國政府的分歧將怎樣影響空客計劃的長途客機以及未來的新項目?是誰的失誤導致A380飛機的投產日期推遲了數月之久?
直到最近,空客似乎已經在氣勢上壓倒了從遙遠的西雅圖趕來的對手波音。空客在民用航空領域不斷開展新的銷售項目,同時,美國的航空巨擘也花了幾年的時間來復蘇之前的癱瘓狀態。在過去的一年半里,貪污丑聞和高層的性丑聞導致波音公司6名高管離職,包括CEO康迪特和他的秘書哈里·斯通塞弗(Harry Stonecipher),哈里是波音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之一。
但是,波音公司近期得到巨額收益,不僅來自他們獲得的飛機訂單,主要是在歐洲對手內訌時坐收漁利,從而能夠領先空客數月之久。當波音在為其新機型787奔走市場,到處宣揚比以前的飛機耗油量小得多時,空客的管理者們正沉迷于公司內部的權力斗爭,而忽視公司的業務拓展。換句話說,空客和波音公司之間的較量就快出現一個戲劇性的結果。歐洲航空部的管理層似乎更關心內部斗爭而不是波音這樣的國際對手。
正值空客-波音非法補貼之爭談判陷入僵局,美國政府一周前決定提交世貿組織(WTO)仲裁。歐洲委員會剛剛被迫妥協。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控訴歐盟給新飛機提供極優惠的貸款來支持他們的航空公司,甚至于當新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失敗后也不用償還這筆貸款。另一方面,空客和歐委會又反過來告美國政府從國防預算中提供給波音公司大量的隱性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