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之后,亞洲明星紛紛登陸日本,其中華流早已擴大了在日本的影響。日中同屬漢字文化圈,演藝界的交流也比其他國家容易許多。亞洲演藝圈的跨國化,令人矚目。
“華流”正在日本靜悄悄地伸展,走在最前頭的是臺灣四人幫(F4)。臺灣四人幫各個身高都在1米80以上,性格各異。 1981年出生的周渝民(Vic Zhou)出現在演播室時,周圍一下子明亮了起來,所有在場的人都知道他就是日本電視劇《流星花園》的男主角。電視劇中的主人公花澤類少言寡語,但周渝民和電視中的花澤不一樣,主播提問時,周的大眼睛活潑地轉動了一下,開始侃侃而談。
“《流星花園》招演員時,我也趕到了會場。我不敢往前闖,一人蹲在樓梯邊上。沒想到日本公司的人看見我以后,問:你怎么在這兒?怎么這么慘兮兮的?最后竟然是我入選了。其實朋友說我挺會笑的。我屬雙子座,高興的時候特高興,悲傷的時候也真的會很傷心。”周說。 香港演員在日本的勢力正日益高升。9月將在日本上映的香港電影《頭文字D》,原作為日本漫畫。男演員中有出生于中國大陸的,也有出生在香港、臺灣的,一部電影差不多把亞洲的年輕才華全部集中了起來。 日本目前最具魅力的四位男演員:陳冠希(Edison Chen,加拿大出生)、阿部力(Abe Tsuyoshi,中國黑龍江出生)、周杰倫(Jay Chou,臺灣出生)、余文樂(Shawn Yue,香港出生)。四位高手在香港、臺灣、日本參加電影的拍攝,也準備自己拍攝電影,他們的活動早已超越了國界。
女演員不甘示弱。臺灣的徐熙媛、吉林的李昕、福建的張靜初、北京的高圓圓,在日本小荷才露尖尖角。 華流正在成為韓流之后的一股潮流涌入日本。日本演藝方面的經紀人紛紛奔赴中國等地,尋找并啟用新的人材。日本是“西高東低”,韓流就是從西部開始流行起來的,以后逐步擴大到了東京等東部地方。華流的影響有可能再現西高東低的模式。
出處:日本《時代》200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