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漁夫靠手機創造新商業模式,雙手顫抖的老奶奶也能輕松撥手機,等車看手機電視打發無聊,隨時隨地以手機博客和好友分享溝通……
星期一的清晨,艷陽高掛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天空,即使早上的氣溫顯得特別的炙熱,在諾基亞工作8年的諾蘭(Sirpa Nordlund)還是決定在上班前帶件外套出門,因為她早已利用手機內建的“近距離射頻通訊”技術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朝著貼在墻上的天氣芯片輕輕靠近,手機便自動連結到最新氣象預報,輕松獲知下午天氣可能會開始轉冷的信息。
上班途中,諾蘭也不必擔心沒買車票。因為她只要在跳上公車之前,發個短信到“A641”,在短短數10秒之后,電子車票就已經回傳到她的手機上。接著,為了打發車上無聊的時間,她不但能用手機聽mp3音樂,還可以直接用手機收看最喜歡的“mtv3”電視節目。
電話變免費裝置
“phone comes free(‘電話’功能變成不用錢了)”,諾基亞多媒體事業部執行副總裁范安斯(Anssi Vanjoki)在一年一度的“Nokia connection 2005”盛會上,大聲告訴在場上百名的全球媒體,諾基亞對于未來移動電話新趨勢的觀察。
乍聽之下,你可能會以為聽錯了。為什么2004年全球手機市占率高達30.7%的移動電話龍頭諾基亞,會喊出“電話”不用錢的說法呢?諾基亞范安斯表示,隨著更多的內存和處理能力,移動電話本身變成多功能計算機,“講電話”已經不是手機最重要的用途。
消費者花錢不再只是買電話,更是買音樂、照相機、游戲、電視等各種功能,“整體而言,移動電話的根本概念已經有所改變”,范安斯指出。
移動電話從單純的“語音”需求,慢慢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這可以從手機龍頭諾基亞的銷售變化看出些許端倪。以強調語音和中低價電話機種銷售為主的“移動電話事業部”,2004年營收185.07億歐元,占諾基亞整體營收的63%,可是相較于2003年營收的成長,卻是下降了12%。相反,以強調多媒體整合應用的“多媒體事業部”,雖然2004年的營收(36.59億歐元)只占諾基亞整體營收12%,可是相較于2003年的營收,成長卻高達46%。諾基亞資深副總裁暨技術長科何年(Pertti Korhonen)表示,除了3G的起飛帶動更快的無線寬頻速度外,更豐富和更易取得的內容、更快的處理器和顯示技術的進步,也讓應用服務的環境更加成熟。未來手機真正要做的是創造服務、豐富使用者的生活(enrich your life),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創造全新方便的生活體驗。
印度漁夫的得力助手
即便對于最簡單的語音溝通,手機也能創造新的生活機會。位于印度洋上的漁夫Mahama就是一個例子。天還沒亮時,他就得出海捕魚。往往捕完魚準備收網回航時,卻是他最傷腦筋的時刻。因為港口魚市場的批發價格,在每個小時、不同的港口都在變化,如何在最好的時間,把船開到最適合的地方去賣,變成了對每個漁夫最大的考驗。
不過,擁有了手機之后,漁夫的生活開始有了改變。透過手機訊息的傳遞,往往在離港口25公里以外的地方,Mahama就能清楚地了解哪一個魚市場的價格最高,來協助賣到最好的價錢。對Mahama來說,手機不是用來打給心愛的家人,而是“做生意”的得力助手。“這不只是科技,而是人類生活經驗的改變”,諾基亞資深副總裁暨技術長科何年一語中的。
NFC、手機電視、博客,三大新應用
當產品不斷整合更多功能的同時,如何創造使用者的“需求”與“服務”,成為增值最重要的關鍵。今年6月赫爾辛基舉辦的“Nokia connection 2005”中,諾基亞就展示了幾種可能影響未來生活的新服務,希望通過結合易使用的最新科技,創造出消費者生活經驗的新體驗。
服務一:NFC,讓老奶奶輕松打電話
首先是“近距離射頻通訊”(NFC)技術 。透過手機內建芯片的技術,不但可以將手機變成電子錢包,出門不用攜帶信用卡,也可以直接透過手機內的芯片,直接感應刷卡機付費。另外,結合童書的閱讀,手機可以直接輕輕接觸在設有芯片的圖片上,直接將手機導引到可以延伸閱讀的網站,來做更多的互動內容。
諾基亞新事業開發部NFC解決方案經理諾蘭,以自身例子來說明NFC在生活上的應用。諾蘭的奶奶因為年紀太大,手常會不自覺地搖晃,對手機的鍵盤常常無法按準,一旦有需要時,連打個電話都成問題。
于是,諾蘭便將自己的電話透過手機寫入芯片,并將芯片貼在自己的照片后面,一旦奶奶有事要找她時,只要將手機輕輕接觸照片后,電話就可以自動撥號了。“對奶奶來說,真的是很方便的服務”,諾蘭笑著說。
服務二:手機看電視的新收視模式
其次,手機看電視(mobile TV)。”手機電視成為一種新的收視行為,”諾基亞多媒體事業部執行副總裁范安斯認為。消費者可以一邊打計算機,一邊將手機電視打開來聽聲音。如果突然聽到有趣的新聞時,就可以立即拿起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未來消費者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種背景聲音,不用再全心全意收看電視了。
不過對諾基亞而言,創造手機看電視的經驗,絕不是將電視硬塞進手機,而是要和電信營運商一起從創造消費者新的收視習慣開始,并打造出服務端的價值鏈,最后也才能增加更多的使用量和營收。
服務三:手機博客,回憶更豐富
最后是手機博客(Life Blog)。在“Nokia connection 2005”的活動期間,諾基亞發給每一位記者一支3G手機,為的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能親自體驗LifeBlog的魅力。“Memory is going to be richer(回憶將更加豐富)”,諾基亞執行副總裁范安斯說。
范安斯表示,以往當你要和家人或是朋友分享照片時,可能得受限在家里或是相簿里,通過手機博客的應用,不但不會受限于特定地點分享照片,也不需花費太多時間來搜尋你想要的照片。透過Life Blog,使用者可以將照片用時間的排序來管理和觀賞,當然也可以透過手機隨時欣賞和上傳最新的照片。
自由觀察生活才能創新
當諾基亞希望不只生產手機,而是要做一個多媒體服務的提供者時,它又是如何去了解消費者深層的需求呢?“好的創意,通常都不是在會議室里出現的”,諾基亞研發中心行動應用研發負責人豪帕涅米(Jyri Huopaniemi)打趣地說。
不論是手機電視、博客等創意,都是諾基亞早在5年前就開始投入研發的服務。豪帕涅米認為,好的創意來自隨時隨地的搜尋和觀察。比如,手機電視和用手機聽mp3,就是因為當初觀察到消費者在等公車和乘坐時的無聊,而想出來的。
“創新,其實就是自由去思考”,負責諾基亞研發的豪帕涅米舉了個例子說,當你釣魚時,如果可以透過照相機的功能,馬上辨識出釣到什么樣的魚,這些好的創新就是服務最根本的來源,而科技只是在后面扮演協助的角色。
6月初芬蘭的驕陽,火辣辣地灑在諾基亞這棟全部由大塊玻璃建構而成的大樓上。這家位于亞斯波(Espoo)的芬蘭巨人,未來不僅是要賣電話機;運用簡單好用(user-friendly)的科技,它要賣給每一個消費者的是——全方位的多媒體服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