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一個冬天,驅車去沈陽參加一個會議,回來經岫巖滿族自治縣時,已是掌燈時分,因天黑路滑,司機不便行車,只好投宿。朋友聞訊,熱情備了晚餐。席間,朋友說,要請我們嘗嘗“玉米酒”。酒還未上,我心里卻直畫問號:“玉米酒還值得一嘗?”我不善飲酒,但在30多年前下鄉插隊時,坐在老鄉家的熱炕頭上是飲過幾回玉米酒的。那時物資匱乏,玉米酒也算上檔次的,“物以稀為貴”嘛!朋友取來一瓶酒,逐個斟入杯中,只見漿液清澈透明。呷一口,一股醇香沁人心脾。幾位同事連呼:“好酒,好酒!”這絕非玉米酒,我拿過酒瓶一看,只見上面寫著:42度薏米酒。
薏米酒是以藥食兼用的中藥“薏米”為主要原料的。我曾在學校學過中藥,對薏米略知一二。薏米又叫薏仁、薏苡、藥玉米,為禾本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產于福建、河北、山東、浙江、江蘇等地,我國其他各地也均有栽培。薏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及礦物質,有“不苦的補藥”之稱,可煮粥食用,味道與普通的大米相似。但薏米的主要用途是藥用,古今醫書多有記述。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現代《遼寧常用中草藥》中也說它:“祛濕熱,健脾胃,補肺,排膿。”可見那薏米酒,不但口感芳香,味道純正,營養豐富,還有醫療保健功能。
因朋友的盛情和那薏米酒誘人的香醇,那晚我多飲了幾杯,卻未醉,一躺下就進入夢鄉。時隔多年,那薏米酒的縷縷濃香常勾起我悠長的回味。
此后,再也沒有喝過那薏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