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可適量飲酒,為了健康,又不要過量飲酒。那么,什么是適量,怎樣才能做到適量呢?這就要根據自己的酒量、身體狀況、思想、情緒以及所處的環境、工作性質、時間來決定。總的一個原則是不要喝醉。常言道:“酒多傷身,酒醉誤事”,是有道理的。古人對飲酒就很講究,認為:“以半為好”。“好花乘著半開時,好酒宜在半醉中”,提倡“飲隨人量”“酒量故人隨人量,花當好處及時看”就是這個道理。
古人強調飲酒注意酒德,對酗酒和大量飲酒的危害,有深刻的認識,“少飲尤佳。多飲傷神損壽,易人本性,其毒甚也。醉飲過度,喪生之源”;《本草備要》中寫道:“少飲則和血運氣,壯神御寒,遣興消愁,辭邪逐穢,暖水藏,行藥勢”“過飲則傷神耗血,損胃煉精,動火生痰,發怒助欲。產生濕熱諸病。”“若夫沉緬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敗行,重者丟軀隕命,其害可勝言哉。”
從現代醫學看,少則益,多則弊。少飲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促進胃、腸的消化與吸收,增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日本近年的研究表明,只要飲酒適量,得法,酒可安神催眠,治療感冒。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最近研究指出,每天飲酒不超過二兩,有助于減少冠心病。
大量飲酒,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次性暴飲,使人體血液中酒精猛增,達到0.03%~0.2%時。當達到千分之四時,就要引發急性酒精中毒,危及生命。另一種是長期大量飲酒,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出現智力減退,精神淡漠,傷肝損胃,消化功能減退,這是引起心血管病的重要原因。酒量因人而異。一般說來,體型肥胖、脂肪過多的人對酒的耐受量要小,而肌肉發達的人則要大些,多數國家研究表明,對于廣大多數的男士而言,每日飲二兩50度的白酒為宜。少飲、定時、適量的飲酒,是德量的表現。不僅于己、于家庭、于子女有利,對社會也有利。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狂飲、濫飲、一醉方休的現象。特別是嗜酒成性,經常酗酒的人,愛酒如命,把酒視為生活之必需品,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及自己的耐受力,見酒就喝、一喝就沒有個完,不能控制自己,最后爛醉如泥,丑態百出,大煞宴席歡愉之風景。凡是有理智、注重自己身體健康的人,都應適量、適時地飲酒。這樣既應酬了交際的需要,又補益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