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掘金?
雅典奧運會上,電視廣告上鋪天蓋地做的雖然是大型跨國公司的形象工程,殊不知,小型跨國公司也在里面狠賺了一筆。
總部設在瑞士的Dartfish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奧運科技公司,他們設計的訓練軟件已被2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所使用。它的區區70名員工分布在全球各地,銷售額今年將超過600萬美元。創始人Ayer說雅典奧運會為他們的軟件提高了知名度,現在,他們的目光已經轉向了2008年的中國。
經銷一種小的或專門化的產品,主要取決于它的性能,而不是品牌。Dartfish的訓練軟件在全世界的教練和運動員那里立下了良好的口碑,甚至連廣告都不需要做,自然有舉著金牌激動萬分的美國體操運動員幫他們感激涕零的做了宣傳。
溫哥華的Westport Innovations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供了安裝在公交車上的天然氣環保發動機,已經開始被許多汽車巨頭注意。他們與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公司在中國建立了組裝廠。
小跨國公司崛起
收購熱潮當前,小企業也不甘示弱。一些小公司當勢力不大的時候就被大的外國企業看中并收購下來。這便是“微型跨國企業”的誕生。
一個每年營業額只有800萬的硅谷軟件公司V communication就被年營業額為7400萬歐元的巴黎同行BVRP公司收購了,他們設計的數據管理軟件與BVRP其他的商業渠道相當吻合。
由于美國市場的至關重要,對于這些歐洲的高科技“小魚”來說,兼并美國的“蝦米”們是他們存活于市場的關鍵因素。小跨國公司的數量還不算多,但他們正在穩步增長,并且日益活躍在國際市場。
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全球化中明顯受到制約,以中小企業遍地的意大利為甚。意大利中小跨國公司的特點是家族運作,內部運行并主要面對國內和歐洲市場。前任首相說這是一種“侏儒經濟”。但是,越來越多的意大利企業家熱切希望沖向歐洲,乃至是亞洲。
生活在底層的“小跨國公司”
2005年起,歐盟取消了從中國進口部分鞋類產品的配額,這意味著溫州鞋將在歐洲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已經跨國化的溫州中小企業,還存在著需要克服的自身問題。
以遭到國際市場上排擠的溫州鞋業為代表,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總熱衷以低價策略為先導,滿足于在低端占領市場。這樣,在東道國市場失衡的情形下,貿易措施必然登場,即使沒有暴力事件,東道國也有可能運用政策手段來保護當地市場。
在這方面,意大利具有悠久傳統的中小跨國公司正是中國企業應當學習的榜樣。意大利Fotoshoe集團總裁Alberto Molteni說,溫州鞋企應該關注改變鞋子品質、提升附加值,探索走高端市場的道路,提高中國鞋在歐洲的社會認同度。中國沿海地區的“德資小區”、“日資小區”,溫州等地的區域性專業化市場,應該借鑒意大利中小企業網絡化生產、集群式擴張,并依賴專業化、特色化取得高品質和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
《京都議定書》誕生
2005年2月16日,經過各國之間漫長而艱辛的談判、曾經幾乎夭折又起死回生的《京都議定書》終于開始在全球生效。議定書要求全球工業化國家到2012年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1990年排放總量的基礎上削減5.2%。對加入協定的國家——美國和澳大利亞拒絕加入——來說,這意味著:今后占用大氣空間也要付費了。
《京都議定書》表面上是環境問題,實質是經濟、能源、政治問題。所有的環境問題都與經濟增長方式、能源增長效率密切相關。雖然《京都議定書》遵循的原則是:“共同承擔責任,但是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率先承擔限制排放的義務,技術能力差、經濟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暫時沒有減排的責任。
中國就屬于后者。短期看,《京都議定書》的生效對我國有利,但從長期來看,2025年前后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很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溫室氣體第一排放國。中國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此外,《京都議定書》還會給中國帶來負面效應。由于在發達國家完成二氧化碳排放項目的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中國可能會得到更多投資轉移機會,但是這些大規模投資多數將為石化、半導體等能耗型產業。比如,未來數年,日本的一些鋼鐵產業就可能轉向中國。這將進一步加重中國的環境壓力。
另外,《京都議定書》還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貿易形式———溫室氣體的排放剩余額度可以在國家之間進行轉賣。這對俄羅斯、挪威、愛爾蘭等低排放或者擁有大量森林資源的國家來說,是個大賺外匯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