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祥林冤案:不能說的問題
佘祥林“殺妻”案4月13日在湖北省京山縣人民法院開庭重新審理,法律將還佘祥林以清白。3月28日,被\"殺害\"的妻子張在玉突然歸來,而此時,因\"殺妻\"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的佘祥林,到今年4月1日被取保候審,已被羈押了3995天。
新華社的長篇報道,總結了兩個教訓:一是“刑訊逼供草率下判”,二是“法院未獨立行使審判權”。“刑訊逼供”與其說是“教訓”,不如說是“經歷”。刑訊逼供、重口供輕證據、有罪推定、疑罪從輕,這些違背司法公正甚至審判常識的做法,最終釀成冤假錯案,自不待言。“法院未獨立行使審判權”才是問題的關鍵。報道說:“佘案的處理結果是經過市、縣兩級政法委組織有關辦案單位、辦案人員協調,并有明確處理意見后,由兩級法院作出的判決。這種近似于‘先定后審’的做法,違背了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是導致冤案發生的重要原因。”“按政法委協調會議的意見,就是要將案件從荊門中院降格到基層法院處理,要求京山縣法院‘一審拉滿’,也就是判15年,中院二審維持原判。這個案件從1994年立案,直到1998年才判,就是因為證據不足,辦不下去,也銷不了案,最后才由政法委協調。\"
“審判機關應嚴格依法辦案,即使有關部門組織協調,法院也必須依法獨立審判。”這是當地總結教訓時說到的話,其實這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佘案的事實證明,“上頭”已定調,“下頭”改不了。都說“沒有發現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我看不一定,其實“不能說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也就是“政法委”的問題。
政法委的職能是什么?是對公檢法的協調?還是領導?還是判案?這是必須要自己厘清后向公眾交待讓公眾知情的。據了解,各級政法委要行使的職能中,通常有這么兩條:“監督檢查政法部門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指導政法各部門密切配合,研究和協調政法系統有爭議的重大、疑難案件”。這不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而是真理的隔壁住著謬誤。如果政法委主要是起到監督的作用,監督執法(以及執行路線方針政策)情況,維護司法公正保障審判獨立,糾正司法不公懲處司法腐敗,那多好。但“指導研究協調重大疑難案件”,是哪里來的授權?是憲法權利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里頭壓根兒就沒有“政法委”這個詞。憲法里有的是這樣的規定(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是憲法授權,那么是黨委的授權?“黨要在憲法范圍內活動”,這是常識。我們要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使憲法在全社會得到一體遵行,那么政法委怎么能越權去“指導研究協調重大疑難案件”呢?天大的疑案難案,也要掛了最高概念“人民”的人民法院獨立去審判。
幕后操縱、“擔心你干不了干不好我來干”、越權而又不擔責,這就是為什么喜歡越權、插手審判的一個重要原因。佘祥林冤案真相大白后,包括當地黨委書記在內的許多領導已多次向佘祥林及其家人道歉。判案說起來是法院的事,現在黨委書記要出面去道歉,這本身就是可愛卻奇怪的事。我不知道“道歉”過了,作出實際上越權 “審判”的政法委是不是就算“擔責”了。報道分析說,佘祥林在獄中度過了11個春秋,估計可獲國家賠償金22萬。而那實際上越權\"審判\"這個\"葫蘆案\"的\"葫蘆僧\",又顯然不是法官、也不是\"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
當地領導表達歉意就算是重要的,而給予受害人“國家賠償”當然是必要的,但這也只是“向后看”、彌補過去差錯的手段。從“毖后”的角度,道歉和賠償的手段,恰恰反而消解了從根本上防范杜絕繼續發生錯誤的力量,無法從根本上保障公民權利今后不受侵害。正如有網友夸張的評論:那個女尸不是佘祥林的妻子,那還得偵辦破案啊,又可以制造出第二個“佘祥林案”來啊。
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佘祥林冤案能夠像孫志剛案一樣,能夠在中國法治進步史上有本質的一步推動,無論是廢除一個錯位的法規條例也好,還是廢除一個組織的錯位職能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