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巧合,布什兩次就職典禮都遇上了下雪的天氣。今年是暖冬的華盛頓,在典禮的前一天氣溫陡降,飄起了雪花。
慶典游行像中國人趕廟會
1月20日,雪停了。在沒有人走的路上已經積了兩三厘米厚的雪。只是,賓州大道已經被清理得非常潔凈,因為它將迎來隆重的慶典游行。
許多街道都實行了交通管制,政府呼吁大家出行盡量乘坐地鐵。《瞭望東方周刊》記者也“?昆”在了地鐵人流中,去觀看游行。一路上,看到很多去參加慶典晚會的淑女們,雖然她們在晚禮服的外面披上了大衣,但幾近裸露的小腿還是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到了賓州大道,只見道路的兩側擠滿了人。就像中國人趕廟會一般,眾多美國人拖家帶口地從全國各地趕到華盛頓,歡天喜地地觀看布什就職的慶典游行。有些年輕的父母還推著童車來擠熱鬧,為了御寒,他們還隨身帶了毯子。
賓州大道被隔離繩攔著,這是游行隊伍的專區。參加游行的有軍樂隊、學校表演隊、警察摩托車隊、警察馬術隊、童子軍和花車等。來自布什老家得州的人很多,連布什的高中也有花車。當布什就職宣誓完畢離開國會山時,得州的花車緊跟軍樂隊后面,為游行隊伍打頭陣,得州人的歡呼聲幾乎響徹國會山。
游行隊伍從國會山出發,經過賓州大道直至白宮。除了社會名流參加國會山的典禮現場,普通美國老百姓一般都站在游行隊伍兩邊的人行道上觀看,其中還有許多趕上機會看熱鬧的外國人。
一個賣當天紀念報紙的美國老人對站在一邊的《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說:“每次總統就職典禮,我都會來觀看總統車隊和游行。我特別崇拜里根和布什。”
“9.11”后首次總統就職典禮
與以往總統就職典禮氛圍大不一樣的是戒備森嚴的安保。此次被定性為“國家特殊安全事件”的典禮,不僅動用了警察、軍隊和特工,連復仇者導彈都搬上來了。從1973年至今一直參與總統就職典禮安全籌備工作的前特工處官員詹姆斯·維雷說:“這次要求公眾也成為安全工作的耳目。”
不能攜帶大的背包、相機包、熱水瓶、輕便嬰孩車,甚至雨傘。在1月20日那天,參加游行的人們必須繞過華盛頓特區的100多個街區設置路障,并在22個檢查點接受檢查。《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進入賓州大道的一個檢查口時,排了近1個半小時的隊。
69歲的戴維·迪斯波奈特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共和黨積極分子,他曾經參加過五次總統就職典禮。對于這一次,戴維感受更多的是到處的戒嚴線。他說:“有什么辦法呢?這畢竟是‘9·11’事件后的第一次總統就職典禮。”
盛大的慶典活動中,到處是全副武裝的警察和警惕的眼神,游行隊伍中時不時能看到面無表情的特工便衣。本該歡樂的氣氛被這樣不協調的表情包圍著,壓抑著。慶典的熱度似乎并不能訓:這風雪交加的華盛頓暖和一點。
豪華典禮的背后
這是一個用金錢和武裝包裹的盛典。近5000萬美元的開銷與1.3萬名警察和軍人的保駕,讓布什成為美國歷史上總統就職典禮中最威風的主角,這種排場會讓人聯想起古羅馬帝國迎接凱旋的愷撒的場面。
翻開美國歷史,總統就職典禮并非一開始就設計成如此奢華。1793年,美國首位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就職典禮僅僅是發表了135個單詞組成的就職演說:1945年羅斯福的就職典禮也只是邀請了少數幾位嘉賓吃了一頓自助雞肉沙拉和一個大蛋糕。
而如今,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開銷越來越大且花樣繁多。克林頓在1993年的總統就職典禮就花了3300萬美元,在當時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小布什今年的就職典禮不僅有傳統的宣誓儀式、閱兵,還有青年音樂會、焰火晚會、雞尾酒會和9個豐富多彩的慶祝舞會。
“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日益隆重,說明這種儀式已經成為總統展示自己權力的象征,特別是戰爭期間或局勢動蕩的時候,可以鼓舞士氣,振奮人心。”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達巍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小布什的豪華典禮則隱含著更多的內容。近半個世紀里,布什是第一個當選總統過普選票半數的,而且他還是連任,徹底擺脫了自己第一任被法院判出來弱勢總統的形象。同時,共和黨在國會兩院都大舉獲勝。“總之一個字,美的唄!”和記者一同觀看游行典禮的陳小姐說。
當然,這樣隆重的典禮也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此次負責就職典禮資金籌集工作的默瑟·雷諾茲,延續了他在總統競選中集資的神話。他為布什打敗克里準備的2.73億美元已經創下了總統競選資金的最高紀錄,現在就職典禮的4000多萬美元也打破了以往的紀錄。
“如此強的籌款能力,可以讓喜歡搞盛大儀式來裝點門面的布什好好慶祝一番。”美國卡耐基和平基金會中國部主任裴敏欣對《隙望東方周刊》說:“畢竟,不被看好連任的布什,成為了最近18年里第一次獲得連任的共和黨人。”
“雪球大戰”折射分裂的美國
向來我行我素的布什立場堅定,而且運氣也不錯。無論是打阿富汗和伊拉克,還是競選連任,他都如愿以償了,可謂“強勢總統”。
“從此次就職典禮來看,我覺得布什更自信了。以前遇到事情還要請教別人,現在他可以自己做決定了。而且,這屆政府立場堅定,共和黨內也很團結,他們堅信會建立一個新美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博士趙可金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就算是有恐嚇信威脅在典禮那天要制造自殺式爆炸,布什的“強勢”還是讓他的慶典舞會門票成為搶手貨。《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看到,這些天美國的“黃牛”們真是忙得不亦樂乎,有些網上的票價都翻了近10倍。不過,那些傾向民主黨、不關心政治的普通美國人,卻寧愿呆在家里休息。“反正到處都是戒嚴,政府也號召放假。”簡妮絲告訴記者。
就在籌備典禮的人忙著張貼紅白藍三色組成的、象征團結的就職慶祝標志時,反對布什的組織也在為反對示威游行作準備。這一次就不是向布什的豪華轎車扔雞蛋和石頭那么簡單丁。
反戰人土早早地就準備好了1000口棺材,要在典禮當天放在白宮附近,以一場“擬死示威”抗議伊拉克戰爭造成人員傷亡。
去年11月大選后成立的組織“背朝布什”在布什車隊經過的道路兩旁把背轉向布什。該組織的負責人薩拉·考夫曼說,“很多人覺得布什通過其政策背棄了他們,我們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
一個名為“即刻行動制止戰爭消除種族主義組織”在布什結束國會大廈宣誓儀式前往白宮的檢閱臺時嘲弄總統車隊。該組織的全國協調員布賴恩·貝克爾說:“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就職日反映出美國目前的大分裂狀況。布什試圖宣稱自己得到了授權。我們要證明的是,很大一部分美國人民不相信他。”
就在安檢口,《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看到許多抗議的人群,他們有些是有組織的,有些是自發的,舉著各種反布什的牌子,嘴里還喊著口號。
最有意思的是,舉著“FOUR MORE YEARS”(再一個四年)支持布什的人與拿著“NO MORE WAR”(不要戰爭)反布什的人,竟然在安檢口就開始了唇槍舌劍,不久就上升到扔雪球和搏斗了。
當時情況非常緊張和混亂,防暴警察和警車沖了進去。好在有經驗的美國警察很快就把這些人沖散了。
看來,所向披靡的得克薩斯牛仔,雖然體面地贏得了大選,但在他的慶功宴上喝倒彩的人卻也是史無前例的龐大;
“這是美國兩極化的鮮明表現。”趙可金說,“正因為如此,布什才把‘團結’作為他就職演說中最重要的主題。如果他能在幕后解決國內的分裂問題,就沒必要在典禮上這樣強調了。”
“小布什的‘強勢’主要體現在對三權的控制上,共和黨在國會、法院和內閣都占優勢。從這個角度看,布什想做什么都能做成。但在社會領域,他就沒有優勢,所以形成了政治和社會的二元分化。”趙可金認為。
托克維爾在其代表作《論美國的民主》中曾經闡述過美國的分裂,他認為保守和自由兩派的斗爭貫穿了美國歷史,在南北戰爭中爆發過一次。但現在布什面臨的大分裂,則通過選舉爆發出來。
“所謂‘強勢總統’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布什此時比較強勢,是因為民主黨處于弱勢,有些士氣受挫。”裴敏欣說,“如果民主黨反對布什政策的態度再強硬一些,我們就不能說布什是一個強勢總統了。”
同樣是美國歷史上的強勢總統,有些人的“強硬”卻并沒有導致社會的分裂。一手提“大棒”、一手拿“胡蘿卜”的西奧多·羅斯福,很善于剛柔相濟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冷戰時期的約翰‘肯尼迪,在與蘇聯以牙還牙的同時,還不忘用援助的方式與發展中國家搞好關系;而制定“星球大戰”計劃的里根,對公共外交的投資最多,為他贏得冷戰的勝利幫助不小。
“第二任危機”宿命?
細心的人一定能發現,布什在第一任期內,經常通過強調國家面臨的各類“嚴重危機”來提高自己在“果斷行事”等領域內的得分率。比如,在大選對布什不利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拉登的錄像帶,布什借機提醒人們反恐的重要性。
那么,善于搞“人造危機”的布什,能否在第二任期擺脫他自己制造的巨額赤字和伊拉克困局呢?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退休歷史學教授劉易斯·古爾德專門研究過現代美國總統。他認為,在美國過去100年的歷史上,還沒有一位總統能夠圓滿地完成自己的第二個任期。他們的精力和思想早已在第一個任期內消耗殆盡,或是被極度自大的情緒沖昏頭腦,提出一些根本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1916年獲得連任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他在第二個任期內既沒能說服國會通過《凡爾賽合約》,也沒能讓美國加入他本人倡導的國際聯盟。艾森豪威爾在第二任期因為否認U—2偵察機1960年在前蘇聯的間諜行為而難堪不已。布什的前任克林頓更是因為性丑聞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內遭到彈劾的總統。
“大多數美國總統在第二任期都沒有更多出色的表現,而且很多人都會被各種丑聞纏身。”裴敏欣說,“布什的第一任期留下了巨額赤字和伊拉克戰爭將限制他在第二任期的能力發揮。就這一點來看,他在第二任期獲得成功的幾率只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