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也在提醒世界,怎樣尋求更好的團結,尋求對待恐怖主義的更好辦法7月7日,不再是中國人惟一擁有的紀念日。
從2005年開始,它也將成為英國人、歐洲人的紀念日。只不過,中國人紀念的是當年日本對中國人血腥屠殺的開始——盧溝橋事變,而歐洲人記住它,卻是因為一場找不到對手的恐怖襲擊。
7月7日的倫敦,原本是個雙喜臨門的日子。一邊是八國集團峰會東道國的意氣風發,一邊是得到2012年奧運主辦權的喜氣洋洋,然而,當天早上的系列爆炸,炸碎了人們的歡慶和祥和。
在連串的“狼來了”的恐怖警告后,英國,如今真的成為了恐怖分子的前沿陣地。是否會引發新一輪反恐戰
和四年前紐約的那場恐怖襲擊一樣,倫敦的爆炸“余威”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幾乎在同一時間,巴黎、華盛頓、馬德里、柏林,乃至莫斯科紛紛加強丁國內安全戒備,嚴防恐怖襲擊在本國發生。
尤其是美國,雖然還在休國慶假的美國人沒有上下班的恐懼,但從股市開盤后受到的重創看,似乎“9·11事件”的噩夢又回來了。美國總統布什,得知倫敦爆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副總統切尼、國務卿賴斯和國土安全部長切爾托夫等人,詢問國內安全情況。
正在“鷹谷”把酒話天下的各國巨頭們,面對距離這里不過半里之遙的倫敦發生如此慘烈的襲擊,震驚和憤怒顯而易見。當天,與會的各國領導人聯合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英國首相布萊爾再次就倫敦遭恐怖主義系列襲擊發表聲明,出席八國峰會的領導人幾乎都站到了布萊爾周圍。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一如既往對這類襲擊表達了譴責,他說,“血腥的恐怖襲擊行為是對所有國家和全人類的侵犯,國際社會絕不允許恐怖襲擊改變人類的社會和價值觀念。”
世界,仿佛又一次到了聯合打擊恐怖主義的時候。法國總統希拉克稱,世界大國們必須團結打擊恐怖主義。布什總統重申了他一貫的立場——“反恐戰爭將繼續進行”。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室主任馮仲平看來,“現在歐洲成為了恐怖組織的攻擊目標,這一定會激起各國更大的反恐浪潮。”
馮仲平的同事、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說,這次襲擊體現了一個趨勢——反恐問題將被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分析,這個趨勢有幾個方面。世界各國聯合反恐這么多年,但是一些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歐洲包括其他地方的恐怖主義活動網點依然存在?!跋襁@樣的連環爆炸不可能是一兩個恐怖分子能做的,有一整套的組織后勤操作,有一個完整的網絡,這使得國際社會本身對反恐產生更大的疑問。”
“不僅會對美國、歐洲造成沖擊,更重要的是可能影響聯合國今天的改革,涉及聯合國在反恐上的作用問題?!崩顐フf。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朱鋒認為,世界將掀起一個新的反恐浪潮,但不可能像“9·11”以后的美國人那樣大打出手、采取軍事反恐的方式打擊恐怖主義。
總的看來,恐怖分子想要針對的目標還是美國、英國等追求軍事反恐的國家,如果英國繼續采取這樣極端的手法來對待恐怖分子,其他的國家會產生距離感。
所以,朱鋒的理解是,這次襲擊也在提醒世界,怎樣尋求更好地團結,尋求對待恐怖主義的更好辦法。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室主任李偉建認為,歐洲不會像美國那樣,借反恐來達到其他目的,從而改變歐盟原來的戰略?!八麄儠腋??!彼邮堋恫t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
布萊爾跟誰走 美國還是歐洲
與去年3月11日西班牙馬德里爆炸案不同的是,此次倫敦爆炸案是在布萊爾大選獲勝以及宣布減少駐伊英軍之后。很顯然,恐怖分子的“眼中釘”布萊爾的繼任讓他們心里很不舒服,同時對于他的減軍計劃也不領情,因此這是對布萊爾的報復。
然而,正如布萊爾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呼吁歐盟進行“現代化”變革時所說;“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機遇”,自家門口的恐怖爆炸案也同樣可以使布萊爾獲得另一種機遇。
在目前歐盟發生制憲與預算雙重危機的時候,布萊爾會充分利用英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機會,大力宣傳他的改革主張,但他未必能成功說服持抵制態度的法國和德國。
不過,當歐洲的安全受到恐怖組織威脅的時候,布萊爾恰好可以拿到一張團結歐盟的關鍵牌。
馮仲平對《瞭望東方周刊》說:“當G8峰會的首腦們聽到倫敦爆炸案這個驚人的消息,立即表示共同反恐的決心,會上頓時產生一家人的感覺。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有利于改善歐洲領導人之間的關系。”
目前自稱對爆炸事件負責的歐洲基地組織已發表聲明,警告意大利和丹麥如果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也將受到類似襲擊。因此,歐洲國家肯定會先放下分歧,在2003年通過的歐洲安全戰略報告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反恐合作。
“對布萊爾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鞏固自己地位的契機?!蹦暇┐髮W國際關系學院研究室主任洪郵生對《瞭望東方周刊》說,“不過,歐盟借此加強安全外交政策,并不意味著英國與法德在伊戰問題上的分歧就消失了。”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在接受《嘹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表示,布萊爾不會改變追隨美國的方向,這是英國的傳統外交決定的?!八麑幙杀幻绹I導,也不愿意被歐盟兄弟法國、德國領導,這場襲擊決不會改變英國的外交政策?!?/p>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學者則更希望由此可以加強英國與美國的同盟關系。美國外交委員會歐洲問題專家Kupchan對《瞭望東方周刊》說:“的確,倫敦襲擊很可能讓布萊爾更好地獲得國內的支持,歐盟也會暫時拋開分歧,支持布萊爾。但這只是暫時的。我希望布萊爾繼續和布什結盟?!?/p>
大西洋裂痕會因此而愈合嗎
自從兩年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后,由于法、德等歐洲國家的反對,美歐關系一度跌入低谷。之后,在去年3月11日的馬德里爆炸案后,西班牙支持伊戰的總統也被趕下臺,大西洋兩岸關系開始漸行漸遠。
布什總統當然意識到這種僵局的危險,因此在第二任期伊始就積極游走歐洲,試圖彌合美歐關系。今年以來,雙方關系有所改善。那么,此次倫敦的恐怖襲擊是否能成為雙方重歸于好的開始呢?
馮仲平認為,問題并不這么簡單。雖然在反恐目標上,美歐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如何打擊恐怖分子的問題上卻存在分歧。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這種強加于人的做法是法德等歐洲國家所不能理解的。尤其是美國借反恐推行其民主制度和全球戰略,也遭到了歐洲人的反感。
“歐洲倡導的反恐方式是治本。”馮仲平強調說,“從這次八國峰會也可以看出,將減免非洲債務問題、氣候問題作為主要提議,其實是體現了歐洲人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p>
此外,從恐怖分子現在宣稱下一個目標是丹麥和意大利來看,他們并不是針對所有歐洲國家,而是那些緊跟美國的國家,因此,是否與美國形成堅固的反恐戰線,是歐洲需要三思的問題。況且,國際輿論也在質疑美國為什么恐怖活動會越反越多。
沈丁立認為,這確實是彌合大西洋關系的機會,雙方在反恐合作方面的議題會占主要因素,合作也可能會更具體。但不會回到伊拉克戰爭前的局面。美國的Kupchan教授認為,這種關系的加強是短期的,但從長遠看,過去幾年的緊張關系還會出現。
繼續單邊還是走向聯合
路透社華盛頓4月26日消息稱,據美國國務院和情報機構消息,全球發生的“重大”恐怖襲擊由2003年的約175起猛增到2004年的約650起。
G8峰會舉行前夕,會場附近一如既往出現反對全球資本主義的左翼示威。參加者主要是發達國家的國民,他們穿上奇裝異服,氣氛挺像嘉年華會:少數所謂無政府主義者跟警察推撞幾下,已算是集會中最暴力的場面。自從1999年的世貿西雅圖年會起,人們對這類全球化的反對“富國壟斷的不平等全球化”的行動已習以為常,反對伊拉克戰爭和美英軍事霸權、反對美國逃避環保責任、反對富有國家漠視全球貧富差距、反對不公平貿易……全球化示威仿佛成了全球化會議的余慶節目。
在愛丁堡的示威群體中,你會碰上來自全世界的抗爭者,他們大多活在衣食無憂的國度里,’卻因著義憤為遙遠的非洲、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大聲疾呼。是全球化網絡為他們帶來全球的信息,亦提供了抗爭的渠道。爭取援助非洲的西方人往往比非洲人更熱情,更激進。
過去,兩股同樣反美的全球化勢力從未正面碰頭,總是涇渭分明。左翼反全球化運動占據著世貿和所有國際峰會,而恐怖分子則按自己的邏輯和時間表施襲。周四倫敦大爆炸是他們首次選擇插手大國峰會,正面和反全球化運動相遇。有人提醒:有了英國此次的教訓,香港在年底舉辦世貿時要十分警惕。
伊拉克打下了,基地許多核心人物亦已被擒,財源也堵住了,但投入襲擊行列的恐怖分子卻似乎愈來愈多。這幾天在英國,人們看到三種各說各話的意識形態。大家都覺得對方完全錯誤,一邊是強調國家利益的美國單邊主義,一邊是鼓吹全球民主的國際主義,一邊是用激進語言包裝的恐怖主義。
單邊的反恐行動被證明為越來越不得力。歐洲一直是很多恐怖組織包括極端勢力停留和藏身的地方,“9·11”以后這種情況絲毫沒有改變。“7·7”爆炸發生后,法國總統希拉克當天說,倫敦遭受恐怖襲擊雖然是一個不幸,但它無疑加強了國際間的團結,增強了全世界堅定不移地進行反恐斗爭的信念。
他認為,八國集團與5個發展中國家立即對倫敦遭受恐怖襲擊發表的聯合聲明和該13國共同表示希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表明國際社會顯示出空前的團結。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組織與國際法研究室于宏源博土說:“這場襲擊可以使全世界更多國家重視反恐上的合作,并且在其他問題上盡快達成妥協有好處?!彼J為,又一次發生重大的恐怖襲擊,說明美國靠自己的力量,這么幾年都沒有控制恐怖主義,是應該推動多邊主義了。
目前,在全球反恐活動中一共有三個層面:一個是全球性的層面,由聯合國主導;一個是區域性的層面,如北約、上海合作組織、海灣國家合作組織、非盟等等;另外就是雙邊的層面,包括國與國之間。
李偉說,在“9·11”以后,全球性的反恐合作基本上處于名存實亡的狀態,現在看來雙邊的反恐合作高于地區性的反恐合作,地區性的反恐合作高于全球性的。這恰恰是問題所在。
“全球性的反恐合作是最有效果的,因為兩個國家或者區域性的國家間,會受到地域性和區域性的限制,但是恐怖活動、恐怖組織或者恐怖勢力的發展會尋求它所能找到的任何空間和薄弱環節?!彼f。
在世界各國對英國恐怖爆炸的譴責來看,反恐得到了各國更深的認同。時殷宏認為,反恐問題不僅突出,而且復雜性也越來越顯現出來,并不是只有敵友之分。在此基礎上,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將要通過的共同的反恐宣言將備受關注。
“加強協調,進行地區反恐資源的分配將很重要?!敝熹h說。
中國能做什么
布萊爾宣讀為倫敦遭恐怖主義系列襲擊而發表的聲明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他站在一起。
此前,胡錦濤和布萊爾還正在就兩國的有關問題交流意見。胡錦濤對布萊爾表示,他希望英方發揮積極影響,推動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和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早日得到解決。
倫敦連環爆炸暫時改變了中方的關切。
襲擊發生后,中國外交部緊急指示中國駐英使館了解相關情況,并與英外交部、警方和警務情報機構保持密切聯系。駐英使館也隨即啟動應急機制,對外公布了有關的應急電話。
當天,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專門就英國倫敦發生恐怖爆炸事件做出表態。他說,7月7日倫敦發生多起恐怖爆炸事件,中方對此感到震驚。中國反劉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中方認為,任何人不論出于何種目的制造恐怖事件造成平民傷亡,都應遭到堅決譴責。這一事件也說明,國際反恐斗爭任重道遠。
“中方愿與國際社會一道繼續加強在反恐領域的國際合作?!眲⒔ǔ硎尽?/p>
李偉認為,隨著中國在全球戰略地位的提高,中國在全球反恐中的地位凸現越來越重要,這是因為一則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將在聯合國反恐公約等一系列反恐措施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其次是中國認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戰略,必須和其他國家進行密切合作?!斑@既是為我們國家自身的利益著想,也是為國際社會的利益著想?!?/p>
再者,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也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爸袊豢赡苄涫峙杂^?!崩顐フf。
在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研究室主任洪郵生的觀察中,在中亞地區反恐方面,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為地緣政治的原因,中歐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并不突出,歐洲關注中國更多的還是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如果在安全領域,中歐能在已有的對話機制基礎上,加強聯手并推進實質性合作,中歐關系將會因為加強的合作領域而變得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