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部近日發布“慎食含淀粉類的油炸食品”的公告,建議大家改變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以減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
丙烯酰胺是什么呢?據專家介紹,丙烯酰胺是一種化學物質,是生產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可用于污水凈化等工業用途。淀粉類食品在高溫120 ℃以上烹調時容易產生丙烯酰胺。研究表明,丙烯酰胺是一種致癌物,人們長期進食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會引發各種癌癥。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也聯合發出警告,稱含有致癌毒素——丙烯酰胺化合物的食品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
科學研究證實,丙烯酰胺存在于各種油炸食品中,特別是“洋快餐”中,如油炸薯片、薄脆餅、漢堡包、蝦片、烤雞塊等,化驗結果表明這些食品中,有的丙烯酰胺含量超過標準400倍。因此,專家建議盡量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盡管國家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都對油炸食品的危害發出了警告,但貪圖口腹之欲本是人性弱點,要想大家都不吃油炸食品是不現實的。辦法只有兩個:一是大家要認識到油炸食品對人類健康確有危害,盡量少吃;二是改變烹調方法,盡量減少油炸食品中的致癌物,使人們在品嘗美味的同時,又不至于危害健康。具體方法是:
1.油煎炸食物時要嚴格控制油溫,最好控制在120 ℃以下,火不要燒得過旺,要采取經常間斷煎炸的方法,不要連續高溫烹炸,這是消除煎炸食品中致癌物質最有效的辦法。
2.油炸食品時,油連續使用時間不可過長,應及時換添新油,油煙大、泡沫多的油不能用來煎炸食品。
3.不要把煎炸食品長時間放在陽光下曝曬,曝曬時間越長,氧化程度越高,食品中的致癌物質也就越多。
4.經反復煎炸使用的食油含有大量致癌物質,不可食用,應拋棄。
5.煎炸食品一次不可烹制過多,也不宜久貯,最好現炸現吃,如出現哈喇味,就不可食用。
6.在煎炸魚、肉時,可在魚、肉外滾動上一層面粉糊,這樣也能有效預防致癌物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