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商業“忽悠”中,是事實。我們可以接受“忽悠”,但最好清楚是如何被“忽悠”的。
從 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此話也適用于網絡時代以及所謂“國際著名品牌”們。而且更適合。
最近,很多人感慨于寶潔、肯德基、雀巢等品牌遇到品質危機但仍然巋然不動。
主流觀點有兩種,一種說那幾家公司在管理方面怎么都比本土企業好出許多量級,偶爾出點問題一定是無心之過,即便危及健康甚至性命,也可以諒解;另一種認為,中國消費者可能沒有更好的選擇,只有認頭。
形成如此“印象”,確實是寶潔、肯德基、雀巢們營銷的成功。我們的消費行為由消費習慣驅動,消費習慣源于我們接受的消費理念。
仔細想想,我們所認可的種種消費理念,其實大部分來自企業灌輸。
——衰老不可能逆轉,但化妝品說行,居然就有人相信;
——食品的本來作用是果腹,好看和好玩居然可以成為最大賣點;
——“營養”可能是世界上最可以胡亂說的的概念,每一種說法都可以找到正面和負面的支持。
可是,這類最容易被戳穿的謊話,每天、每個地方都有人篤信;
……
我們生活在商業“忽悠“中,是事實。我們可以接受“忽悠”,但最好清楚是如何被“忽悠”的。
且分析一些流行理念:
“大公司全球做生意,管理規范,比我們的那些企業對消費者更負責任。”
是你的親戚、朋友、鄰居對你更在意,還是幾萬公里以外的那些根本不認識你,只想著賺你錢的商人?
“大公司有嚴格的品質標準,原料講究。”
“講究”是有的,但“講究”是為了標準化生產,目的在于控制成本和利潤最大化。在籠子里按標準49天長成、從來沒有見過天日的雞和山民散養的柴雞,你更喜歡吃那個?
“大公司的生產流程精密,干凈。”
洗衣機洗衣服和手洗,哪個干凈?
“大公司有嚴密的管理體系,員工素質高,出來的東西有保證。”
誰更讓你信任和喜歡,你的老媽還是老板?
經常聽說某某員工因為不滿老板,對產品作手腳,也聽說過雀巢公司敢賣不合標準的產品,可沒聽說你老媽成心讓你吃臭雞蛋。
“大公司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產品有任何問題都有保障。”
你是因為對產品質量不放心,才重視售后服務的吧?那么大公司們既然有那么科學、精密、完美的管理系統,為什么還不敢保證質量呢?你吃一輩子自己家里的飯,也從來沒想過要擔心什么,對吧?
“大公司有實力,能天天在中央電視臺打廣告。”
那些廣告費是你買單的!而且,曾經當“標王”的大多死掉了。
其實,如果你把已經習慣了的各種消費理念都寫下來,一條一條地找找生活中的簡單道理來對照分析,你可能發現,你不僅一直被忽悠著,而且還一直在做忽悠者的幫兇呢。
一些“業內”朋友告訴我,通常那些賣幾百元一小瓶的化妝品,成本是幾毛錢一公斤;服裝如果沒有600%的利潤,根本不夠在商場賣的費用……

如果說個別產品偶爾被發現的品質問題還不很可怕,那么,假如全國13億人都用同一個品牌的洗發水,所有的女生都在臉上涂抹同一家制造的化學合成物,所有的家庭都用同一家公司生產的醬油……
而這些公司的老板不僅不是我們的親戚朋友,反而有可能成為對手甚至敵人,我們是不
是有理由更多些擔心?
被忽悠可以,但別太輕易被忽悠嘍。
孫虹鋼《人力資本》月刊、《前程周刊》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