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思想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魏源是湖南邵陽人,道光進(jìn)士。他自幼聰慧過人,九歲那年就到邵陽縣城參加童子試。臨考前,老師不放心,出聯(lián)試曰:“閑看門中月”(繁體“閑”字“門”中為“月”)魏源聽后,環(huán)顧室內(nèi),見墻上掛有“春耕圖”,便馬上對出了下聯(lián):“思耕心上田”。
參加考試那天,考官見其眉清目秀,舉止可愛,就叫他到跟前試其才華。考官指著茶杯上的太極圖出了上聯(lián),命其對答,上聯(lián)曰:“杯中含太極”。
當(dāng)時,魏源懷中正揣著兩張餅,他應(yīng)聲答到:“腹內(nèi)孕乾坤”。
其對仗之工整,意境之高遠(yuǎn),令眾人大驚,考官也覺得奇怪,就問:“何為乾坤?”魏源答到:“天地謂乾坤,我吃了懷中這兩張麥餅,就考慮天下大事……”考官聽了連連點頭,稱贊他小小年紀(jì)胸懷天地,長大必定成材。
魏源不但聰穎,而且性情爽宜,從小就嫉惡如仇。在他的家鄉(xiāng),有個無恥又無能的舉人,好抄襲別人的詩作。一次,被年方11歲的魏源揭了老底,舉人惱羞成怒,想借題報復(fù)。有一天他找到魏源,聲稱要和魏源對對子。舉人指著燈籠里的蠟燭,出了一個上聯(lián)“油蘸蠟燭,燭內(nèi)一心,心中有火”。魏源答到:“紙糊燈籠,籠邊多眼,眼里無珠”。
舉人挨罵,不肯罷休,又氣沖沖地說:“屑小欺大乃為尖”;魏源又立即回進(jìn):“愚犬稱王即是狂”。
這個妄自菲薄的舉人,面紅耳赤,狼狽不堪。從此,也不敢小看魏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