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名遐邇的大連紅軍村坐落在風景秀麗、環境幽靜的大連星海灣畔,這里散居著幾十戶軍隊兵團級以上的離休老干部,其中絕大多數是身經百戰、功績彪炳的老紅軍、老將軍、老英雄,平均年齡88.7歲,可謂是“長壽村”了。那么,是什么使得這些年高德劭的老人如此健康長壽呢?日前,筆者慕名來到大連紅軍村進行了采訪,發現這些老人們在飲食上的獨特之處。
主食——粗細搭配
紅軍村的老人們在養生上沒有什么特別講究,在飲食上粗糧和細糧合理搭配是他們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細糧緊缺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老紅軍老將軍們享受“特供”,全部供應細糧。但這些飽受過長征之苦的老人們餐桌上粗糧不斷。他們認為,經常吃些粗糧不僅調節口味,增加食欲,還可攝取多種營養。年居97歲高壽的賀健老將軍是紅軍村年齡最高者,他在飲食上很注意粗細搭配,營養合理,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粗糧細作,用新鮮的五谷雜糧制作出口味不同營養豐富的主食,有玉米面和小米面制作的二合一小窩頭、高粱米面發糕及鍋貼餅子等,其中小米地瓜粥是老壽星最愛吃的“美食”,一年四季從不斷頓。賀老口牙很好,齒若編貝,經常吃一些青苞米,每天堅持吃一頓粗糧。
菜肴——葷素均衡
在紅軍村里的老紅軍、老將軍中,沒有一名老人嗜好天天大魚大肉,也沒有一個老人偏愛時興的素食之風,他們在飲食上大多注重葷素均衡,順其自然,不偏愛一種飲食嗜好。筆者走訪了10位長壽老人,發現他們在日常飲食中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比例為1:1,在肉類食物中60%的老人愛吃清燉牛羊肉,絕大多數老人愛吃素食,如豆腐及各種豆制品、香菇、木耳、黃花菜等。特別是易吸收、易消化、無公害的各種野菜格外受到老人們的青睞。筆者走訪老紅軍、原旅大警備區副政委楊國嘉時發現,這位耄耋老人身子骨出奇地硬朗,86歲一顆牙都未掉,前幾年還堅持下海冬泳鍛煉。談到飲食與健康時,楊老聲如洪鐘似地說:“久葷命短,粗茶淡飯命大,我歷來不喜歡整天大魚大肉,但也不遠離肉食,既吃葷,又吃素,想吃什么做什么。”萊玲老人是全軍全國極少數走完長征路的健在女紅軍,老人在飲食上頗有戲劇性,當年她在紅四方面軍長征三過草地時,靠吃野菜艱難地走出了草地,勝利到達了延安。如今,老人對野菜情有獨鐘,經常去郊野田埂山坡上采摘各種野菜,用來烹飪各種美味菜肴,大開胃口,吃得津津有味。
蔬菜——自種自食
筆者在走訪中發現,紅軍村的老人之所以吃出健康,與他們自己親手種植無公害蔬菜密切相關。紅軍村老人家家戶戶都有一個不小的庭院,勤勞愛動的老紅軍、老將軍們一年四季從事著“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種植著各種觀賞性的佳蔬,成為賞心悅目充滿濃濃鄉情的田園。
走入曾思玉老將軍的庭院,這里簡直成了一個浩大的立體植物園,高大的瓜架上結著青翠碧綠的苦瓜、絲瓜、蛇瓜,瓜架下邊有五彩繽紛的西紅柿、青椒、白菜、胡蘿卜、芹菜、豆角等。曾老愛吃苦瓜,他與家人種植的苦瓜結得又多又大,每天擺上餐桌,各種蔬菜一年不斷,一般不去市場購買。不過,在紅軍村種植蔬菜的高手還數劉路明老人,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劉老擔任師政委時,曾帶領全師大搞農副業生產,全師集體榮立三等功。步入劉老的庭院,各種瓜果蔬菜長勢茂盛,青翠欲滴,年年自食有余,他經常用自己種植的瓜果佳蔬招待上門的親朋好友,還經常帶到大連軍人俱樂部老戰士書畫會給會友們品賞。老人們種植的瓜果蔬菜,全部施用農家肥,沒有污染,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蔬菜,吃得放心,吃出了健康和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