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電話講,沒事講電話,現代人每天不分早晚,都在打電話,甚至有人終日抱著電話不放。究竟打這種馬拉松電話對健康有利抑或有害呢?
丹麥大學教授尼爾斯列特真遜博士花了5年時間對經常打電話的人作調查發現,每周平均打20個小時電話的人衰老得較慢些,勝過平均每周打10個小時電話的人;而每周打10個小時電話的人也比較少打龜話的人衰老得慢些。原因是,打電話活動能夠提高一個人的活力,對整體細胞都有良好的影響,特別是若連續交談半小時以上,對健康更加有利。
打電話可以練氣,它本身就是一種健身運動;而且打電話等于臉上的肌肉在運動;如果臉部有足夠的肌肉運動,較不容易出現皺紋,看起來也青春些。至于打電話的時間,最好在飯后或者沭浴后,打電話的地點越安靜,越放松越好。
韓研究表明梨具有抗癌功效
韓國農村振興廳和農協中央會在漢城農協哈那勞俱樂部召開了“梨的功能及強體功效”講座。在會上,漢城大學的楊教授指出,梨具有排出致癌物質的功能,并有抗突發變異的功能。吸煙者食梨時,可減少血液中多聚芳香族磷氫化合物,(PAHS)的代謝產物1一OHP的數量,使其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在飲用碳酸飲料后吃梨,可使體內有害物質隨尿液一起排出。如果引用經過熱處理的梨汁,可促進體內的1一0HP的排出,而且能夠促使脾臟細胞增長,防止細胞癌變。
牛奶可降低患腸癌風險
來自美國Brigham婦幼醫院的研究表明,更多的攝入牛奶和鈣質將會減少患腸癌的風險,結合最近的一些研究報道,該醫院的研究小組對比了以前認為奶制品可以增加患癌風險的一些報道,利用證據證明了這種認識的局限性。
這次的研究結果匯總了來自五個不同國家的試驗結果,搬蹤調查了近50萬的普通人群,在這些人群中,有5000人患腸癌。通過對比認為飲用牛奶較多的人群比飲用牛奶較少的人群會降低6%的患癌風險。
但是研究證實,目前還沒有證據可以明確指出其他的一些奶制品如奶酪和酸奶可以起到這種降低患癌風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