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政府非常重視吸引外資,為保障和成功實施投資優惠政策,并為外商提供優質服務,捷政府于1992年成立了捷克投資局,隸屬于捷工貿部,由部長直接領導,該局主要負責招商引資,長期以來致力于向國外投資者宣傳捷投資政策與環境,為外商投資提供支持與咨詢服務。捷克鼓勵外資進入其市場,對投資規模和在公司所持股份比例沒有限制。同時,捷克有關鼓勵外商投資的政策和措施由捷工貿部、捷投資局共同制定。2004年5月1日,捷等10個國家加入歐盟,根據捷與歐盟談判規定,入盟后捷將歐盟提供的支持公平競爭規定列入到捷投資優惠政策中,其投資優惠政策仍保留。
國家鼓勵政策
捷鼓勵投資法規定,凡三年內投資額在800萬美元以上,個別高失業地區投資額在400萬美元以上,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申請享受國家鼓勵投資優惠政策:
1.投資必須用于加工制造業或投資于高新技術領域,且50%的生產線用于捷克政府批準的高新技術設備所列目錄;
2.投資于機械設備的資金為總投資的40%;
3.投資是新建工廠、擴大現有生產或對產品和生產工藝進行現代化改造;
4.上述最少投資限額的一半必須是投資者自有資金;
5.生產符合捷克環保條件、標準等。
符合上述條件的投資者可申請享受下列優惠政策:
新成立的公司享受免征所得稅10年,對現有法人實體享受部分減免所得稅10年。對投資者創造就業給予獎勵,對新增就業崗位提供金融支持,支持金額由該投資地區的失業率決定,獎勵最高每個雇員20萬克郎,勞動部每年公布兩次不同地區的獎勵金額率;提供培訓和再培訓獎勵金,獎勵最高可達員工培訓費的35%,聘用員工的條件必須是捷克公民。捷政府提供廉價廠房及低成本土地,免征所需機械設備的進口稅。
據捷克投資局統計,截至2005年4月共有261家公司獲得國家投資優惠政策。
地方政府的獎勵措施
未達到國家獎勵標準的投資者可申請從地方政府獲得創造就業獎、培訓和再培訓獎勵,以及獲得廉價廠房和土地及使用其他基礎設施。
扶持中小企業的優惠措施
捷政府對5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和250人以內的中型企業提供一些優惠待遇,包括優惠貸款、短期周轉金貸款等,捷摩拉維亞擔保和發展銀行辦理具體貸款事宜。
特殊短期項目獎勵
主要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區(如北摩拉維亞等高失業率地區)就業為目標,在上述地區創造50人以上就業機會的公司,可申請捷工貿部的投資補貼等各項獎勵。
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優惠政策
捷克政府在經濟轉型過渡時期,為適應市場經濟需要,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制度創新增強經濟競爭力,除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外國公司來捷克投資建廠發展高技術產業外,對認定的高技術產品進口實行無關稅政策,并制訂了國家發展高技術計劃,主要有:
1. 提高捷克工業產品出口計劃
該計劃的宗旨是支持研究與開發新的工業產品和技術,以提高捷克工業產品的出口效益,支持的項目應具有技術創新性質,應有尖端的技術經濟參數,應有效地利用本國資源,包括加工利用廢料、降低能耗、增加附加值、替代進口產品,科研工作應在3年內完成,科研結束后5年內收回投資。政府支持的形式是貸款和補貼。政府貸款數額一般只占一個項目總投資的50%,特殊情況下可增至總投資的75%。政府無償補貼數額一般只占一個項目的50%,特殊情況下可增至總投資的75%,政府對一個項目的經費支持最高額為30萬美元。
2.尖端工業產品技術中心計劃
該計劃的宗旨是支持科研院所與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提高捷克工業產品的競爭力,并建立其長期合作關系,鼓勵將工業產品和技術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項目的科研工作應在3年內完成,科研工作完成后5年內須收回投資。此類項目一般應為產品商業化之前具有風險投資性質的研究項目,其研究成果應在5~10年內滿足產品和技術的需求。政府支持的形式是貸款和補貼。
3.技術計劃
該計劃的宗旨是支持中小企業提高技術和工藝水平,掌握新的技術知識和工藝,解決技術創新問題,主要涉及到新產品和技術、材料和信息領域。政府以貸款和補貼形式予以支持。
4.支出和培訓補貼
對符合投資條件的外商設立高科技研發中心和貿易促進服務中心亦提供國家投資優惠政策。每年支付高于經營支出(工資、無形和有形資本支出)50%以上的津貼。每年支付用于特殊培訓支出的35%(布拉格為30%)以及一般培訓費的60%(布拉格為55%)的補償金,特殊培訓是指僅專為投資項目而培訓雇員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不易轉向其他公司,一般培訓指可用于投資項目及除此之外項目的知識和技能培訓。最多在三年內支付,或如投資者新增超過100個就業崗位在五年內支付最多每個雇員10萬克郎(約4000美元)。
5.園區計劃
該計劃的宗旨是通過建立創新機構實現結構變化,支持建立科技園區,扶持企業轉讓技術,發展高新技術。政府支持方式是對建立科技園區提供所需資金總額的50%,提供科技園區50%的建設經費,最高可達20萬美元,目前國家已建立90家經認定的工業園區。
外商投資企業稅收政策
在稅收方面,捷克自1993年對稅收進行了改革,實行增值稅,統一所得稅,根據“國民待遇”原則外國企業在稅收方面不享受特殊的政策。對企業來說主要有以下稅種:
1.增值稅。捷克稅法規定,凡一年內營業額超過100萬克郎,企業須向稅務部門注冊為增值稅納稅人。
2004年5月1日入盟后,增值稅稅率調整為5%和19%兩檔。其中只有少數商品和服務項目納入5%的增值稅范圍,如農產品、食品、藥品、書刊、報紙、取暖等。一些商品和服務項目增值稅為19%,如餐館、賓館、旅游、貿易、中介服務、車輛和工具的維修和保養、電力、固體燃料、天然氣、電信和理發行業等項目。捷克對出口商品免征增值稅。
2.消費稅。征收對象有5類,如碳氫燃料、碳氫潤滑油、烈性酒、啤酒、葡萄酒和煙草制品等,消費稅適用于捷克或進口的特別指明的商品,其納稅人在捷克生產或進口這些產品的法人或個人。消費稅在單一環節征收,主要集中在生產環節,一般為從量征收。最近幾年,幾乎所有消費稅都不同程度提高了稅率。
3.企業所得稅。目前,捷克的企業所得稅的基本稅率26%,2006年將進一步降至24%。企業經營所得及資產轉移所得都應納稅。
4.個人所得稅。分居民和非居民兩類。居民納稅人包括具有永久居留權的個人或在一個日歷年內在捷克境內居留時間超過183天的個人,需交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人僅就在捷克境內取得的收入納稅,按年收入的不同稅率從15%~32%不等。
5、社會和醫療健康保險。雇員的社會和健康保險費為其工資的12.5%,雇主必須額外向捷克社會和健康保險機構交納所有雇員工資的35%。其中包括健康保險,雇主支付9%,雇員支付4.5%;養老保險,雇主支付21.5%,雇員支付6.5%;失業險,雇主支付1.2%,雇員支付0.4%;疾病和其他保險,雇主支付3.3%,雇員支付1.1%。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對捷克投資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都可以享受到捷克政府的特殊優惠政策。近日,捷克投資局宣布不斷有更多的國外投資涌入。日本DAIKIN 公司已經投資8000萬美元,在PLEZEN的BORSKA工業園區建立了生產基地,準備生產空調產品,2006年年底前雇傭1200個當地工人。一家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制造商KOYO 精工也在皮爾森(PLZEN)建立了生產線,最終需要雇傭500名員工。法國圣戈班(SAINT-GOBAIN)也開設了新的生產線,為豪華轎車生產玻璃窗,這家公司已經在HOROVICE基地投資1500萬美元,準備雇傭100名工人。MI-KING日英公司在中捷克州投資了加工鋼材生產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