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語有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對于平時深埋在書山題海的學生而言,暑假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放松自己的機會。但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那些平時被繁重的學業壓的喘不過氣來學生,愁的則是家長們。尤其是對于一些雙職工家庭的父母而言,如何安排好孩子的暑假生活,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鏡頭一:“我的暑假和平時上課根本就沒有什么差異”
小婷今年六年級了,對于暑假,她并沒有表現出多么的渴望和興奮。“我的英語成績一般,還沒到暑假,媽媽就把暑假的英語補習計劃排了出來,又報了鋼琴班、書法班。每天早上照舊7點起床,不能睡懶覺,不能玩,不能看電視。我的暑假和平時上課根本就沒有什么差異。”
點評:
小婷的惆悵,實際上是發生在很多學生身上的普遍現象。一到暑假,不少學生就面臨著從先前的大課堂轉到“小課堂”的境遇,暑假簡直成了他們的“第三學期”。對于天性好玩的孩子而言,暑假本來是一個很好的放松自己的機會,然而,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卻將這一美好的愿望化為泡影。他們不得不像平時在學校里一樣,面臨各種各樣的作業要求和功課壓力。
應該說,即使是成人,如果長期從事較高強度的某種作業都難免會產生倦怠,何況是兒童。因此,兒童的抵觸和反感是可以預期,并且是可以理解的。糟糕的是,一旦這種抵觸和反感長時間累積,很容易造成孩子對整個學習興趣的下降,導致學習的主動性降低,學習的努力程度將大打折扣。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不利于兒童的學業發展的。
只要能很好地控制這一潛在危害,那么,參加一定量的培訓班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好處的。首先,要在課程的選擇和安排上聽取孩子的想法。暑假開始之前,可以先詢問一下孩子有什么打算,并與之一起協商安排課程。簡而言之,聰明的家長應善于讓孩子說出家長所期望的選擇。其次,在課程的量上一定要適度。不能把孩子的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的,應該給予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做一些有益且安全健康的活動。
鏡頭二:打電腦、看電視,暑假過把癮
因為爸爸媽媽都要上班,所以嘉嘉的暑假是要和爺爺奶奶一起過了。對于即將到來的暑假,嘉嘉則顯得有些迫不及待。“為了準備考試,電腦游戲已經有兩個月沒有摸了。這個暑假我可要過把癮了。反正爸爸媽媽又不在身邊,爺爺奶奶不大管我,想玩多久就玩多久,看電視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真是太幸福了!”
點評:
嘉嘉的情況和小婷恰好相反。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干脆就直接把孩子丟給自己的長輩了事。殊不知,老人家對孫兒寵愛有加,根本談不上什么約束力。不少孩子開始整天看電視,甚至通宵上網、打游戲,等等,簡直成了一匹脫了僵的“野馬”。
對于成長中的學生而言,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是比較典型的一項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外界的約束不足,很容易使他們只沉迷于感官的快樂當中,而回避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很多孩子身上就發生過這樣的現象:暑假開始以后瘋狂地玩、睡懶覺,到了快開學時才想起還有功課要做,于是通宵達旦地應付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這是一種不良的行為表現。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兒童能夠抑制住當前各種刺激的誘惑以謀求未來更大的利益和效果,那么,這樣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將來取得成功。作為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素質。對于那些自控能力較差的孩子,家長要起到很好的監督和監控的作用。當然,這種監督和監控也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完全把家長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合適的做法是,引導孩子自己決定做些事情,并且主動訂出自己的暑假計劃。而家長的作用,則在于有效監督計劃的實施。
學習是一個張弛平衡的過程。在暑假中如何把握這種張弛的度,則成為家長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方面,我們應該充分認識暑假對未成年人心理上的緩沖和釋放作用。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暑假的休閑恰恰具有緩沖之效,對孩子健身、健心、健腦、緩解精神和心理危機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未成年人在自我控制水平上的不足,不能一味地“放”而不“收”。只有兩方面的結合,才能使孩子們過一個愉快健康的暑假,迎接新一學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