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艱難穿行,只要有臺電腦就能實時了解全國乃至全球的藥材和藥品信息,并能按需及時向全國各地配送藥品。
“融現代營銷和物流觀念于一體的網上藥交模式,將傳統中藥產業成功地與信息時代緊密對接,”江西最大民營藥業企業的營銷總監萬允國說。
就在十幾年前,萬允國還和很多藥廠營銷員一樣,不得不在全國不停奔波,參加一年好幾次各地舉辦的旨在推廣產品和熟悉客戶的藥品交易會。大大小小的各類藥交會,成為數以萬計的醫藥批發或零售企業的生命線。
萬允國所在的江西省,有一個以“藥都”馳名于世的樟樹市,其藥業始于漢晉,成于唐宋,盛于明清,歷1800余年而不敗。自1958年國家醫藥管理局確定樟樹為藥交會主辦地以來,樟樹已舉辦了33次藥交會,有過與會人數超過5萬、交易額高達13億元的紀錄,其盛況號稱“全國南北藥材市場之冠”。
“不過,原來藥交會的條件非常簡陋,各地藥商象趕集一樣聚到藥交會,住不下就搭帳篷,扯一些橫幅,這是很多小藥廠宣傳產品、吸引客戶的主要手段。”談起當年的情景,萬允國仍感嘆不已。
然而,隨著中國醫藥改革的推進,國家、省、市、縣區4級壟斷醫藥經銷體制被逐漸打破,2000年中國出現藥品降價“風暴”,所有藥交會陷入“大蕭條”時期。萬允國說:“藥交會本來是全國醫藥行業技術、成果產品、信息、政策和產銷交流媒介,但隨著信息渠道與物流日益暢通、發達,以簽合同為目的的藥交會難以跟上現代化的腳步。”近年來,匯仁集團依靠發達的物流配送系統,主攻全國各地的批零藥商,企業銷售收入由1994年的3000多萬增加到2000年的15億元。樟樹等傳統藥交會舉辦地也積極應對。投資數億元、設有電子交易大廳、星級酒店的樟樹新中藥材城4月全面投入使用。投資2億元的樟樹醫藥物流中心正式開建,將從根本上改變趕集式的藥交會局面,大大減少流通環節,讓藥商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優質的藥材藥品。為增加藥品生產和銷售企業規模競爭力,商務部提出將在2010年前建立90家大型企業集團,使其銷售額占到全國醫藥市場的70%左右,以改變現有1.6萬多家醫藥批發企業效率低、流通環節多、散而亂的局面。
也正是由于競爭的加劇和至少四成企業將被淘汰的殘酷現實,讓更多藥商開始重新關注融入高信息含量、現代物流的藥交會。中國近6成醫藥企業已經著手網上交易業務,大大超過目前已有網上交易的其它企業數量。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霞提出,發展現代醫藥物流是醫藥企業的發展方向。應用現代計算器和網絡技術將原來分離的商流、物流、信息流整合起來,把商品采購、存儲配貨、運輸等環節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有利于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整個流通產業的組織化程度,更是對“傳統藥品流通方式的革命”。
每天上“藥交信息網”,瀏覽電子雜志,透過信息網絡組織物流配送,現已成為萬允國的一項主要工作。他說:“時時都是藥交會,傳統中醫藥正面臨著一場現代物流和信息流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