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治療癲癇,是能夠完全控制或者緩解癲癇發作的。在我國,大約有200萬癲癇患者可手術,然而事實上,每年做手術者卻不足1000例,而且許多手術還是低水平的,甚至是錯誤的。
癲癇俗稱“羊角風”,患者發病時,常表現為意識突然喪失、跌倒、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尖叫等;蘇醒后,又一如“好人”。這種病是因腦細胞異常放電引起的,一般先采取藥物治療,70%~80%的患者通過藥物治療病情便可以得到控制;但若通過正規系統用藥2年、病情發作仍每月達2~3次者,即為頑固性癲癇,這時應進行詳細的術前評估來決定能否手術治療。
手術須盡早
對于頑固性癲癇,通過檢查,如果確定病人適合手術,應及時手術治療。因為癲癇每發作一次,神經元就會損害一次,特別是癲癇每次發作時間在30分鐘以上,或兩次發作時間間隔不超過30分鐘者。我們常聽人說“某某癲癇病人吃藥吃傻了”,其實不然,那是因為一次次的癲癇發作,腦細胞被嚴重損傷所致。
手術方式治療癲癇,人們一直存在著幾個誤區:一是術前檢查復雜,特別是腦電圖,很多患者及家屬對此不理解。事實上,腦電圖檢查做一次并非萬事大吉,而要做多次,如在發作期、發作間期做。多做腦電圖,就是盡可能精確確診癲癇灶,以保證手術效果。二是人們對手術治療癲癇認識還不足,或者根本沒有這個意識,使得手術延期甚至錯過最佳時期。所以很多病人一拖再拖,十年、二十年不手術,結果造成極大的不可逆身體創傷。
從“早”的角度而言,一般患者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正規藥物治療1年以上,不能控制癲癇發作,工作能力、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則應積極考慮手術治療了。
手術目的是完全控制
頑固性癲癇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后,70%~90%者病情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者緩解癲癇發作。
完全控制,是指在不服用抗癲癇藥物的情況下,發作完全停止,即手術完全切除了產生癲癇的組織。
緩解,是指產生癲癇的組織未能或不能完全切除,只是術后癲癇發作獲得不同程度的減少,還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或再次手術。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手術效果,防止新的癲癇灶形成,同時抑制殘余異常放電,患者術后仍需服用抗癲癇藥,但較術前明顯簡化,一般只服用一種。手術后兩年不發作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腦電圖情況逐漸減量至停藥。
手術不影響智力
手術治療小兒癲癇,人們往往存在一種誤區,認為手術會對孩子智力不利。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經研究證實,手術后的病人智商不是降低,反而會比術前有所增高,可能與癲癇發作得到控制有關。
有些半球病變所致的癲癇,可以通過切除該側大腦半球來治療癲癇。經實踐證實,年齡越小接受這種手術的效果越好,一般不會引起新的腦功能障礙,并且較術前有所恢復,這是由大腦的可塑性決定的。
隨著科學進展,在手術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又出現了許多新的治療,如腦電刺激術、功能區皮質電凝熱灼術、干細胞移植治療等。不管使用哪種術式,其手術指征一樣,控制癲癇發作的療效也應一樣。
總之,如果遇到病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盡早進行外科的評估,以免錯過手術最好的時機。
欒國明 首席專家,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我國功能神經外科的學術帶頭人之一,主要從事功能神經外科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精通于癲癇、帕金森病、頑固性疼痛等功能性疾病的診治。其發明的“雙極電凝熱灼腦淺表皮層,治療功能區頑固性癲癇”的手術方法,被譽為“欒氏手術”,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從2000年至今,欒國明教授已經為1600余位患者解除了多年癲癇病的困擾。近期其領銜的國家自然基金課題《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顳葉癲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咨詢電話:010-88062095
醫院網站:www.sb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