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報紙上《專家給EMBA上“豪宅課”》的文章,把眼球吸引過去了。讀后,我的第一感覺是:奢侈也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
EMBA是標準的貴族學(xué)生,他們不是CEO就是董事長,但他們面對城市里遍地開花的“豪宅”,卻也顯得無所適從。
文章給“豪宅”下了定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第一,必須是占據(jù)稀缺的地段;第二,是設(shè)計的品位,也就是住宅的設(shè)計文化含量;第三,社區(qū)的成熟。
并指出,豪宅不等于別墅。別墅是作為第二居所存在的,大都位于郊外,用于休閑度假。
而在這之前我認為“豪宅”就是建筑在美麗郊外的別墅。
越來越多的都市人,都在心中藏著一個美麗的憧憬——在城市和鄉(xiāng)村各擁有一幢房子,就像酷愛鄉(xiāng)間生活的英國人那樣,每逢閑暇時,就到鄉(xiāng)間享受田園風(fēng)光。
顯然,這對除了上述EMBA這些有著雄厚購買力的少數(shù)人群外,絕大多數(shù)普通的城市白領(lǐng)似乎根本無法實現(xiàn)。
一個OL讀者獨自出外旅行回來后,在網(wǎng)上貼出了當時的感受:
“在一片空地上坐下來,心情異常平靜,眼睛靜靜地遙望著遠方,視線中除了大山天空就是陽光和空氣,一個十分單純的景象……”
“我獨自沉浸在這樣一個完全自然的境界,真切體會著心靈與自然的坦然對話。此時,我感到無限充實和滿足,又似乎是一片空白,不知過了多久,心中忽然涌起一種難以名狀的孤獨和凄涼,一種想要逃避的愿望頓時強烈起來……”
她的感受讓我深切地意識到,我們這些人在大城市中生活太久,節(jié)奏太快,以至于早已忘記了一些簡單的快樂。日日夜夜想的只是如何賺錢、如何飛黃騰達、如何不被城市淘汰,可到頭來,在大自然美輪美奐的風(fēng)光里,面對無羈無絆的自由,反而顯得不知所措了。
我對“豪宅”的誤解,也源于我無法擺脫的都市生活。每天穿過鬧市中來來往往的人群,穿過高高低低的樓宇,喧囂和浮躁總讓人心煩意亂,只有自欺欺人的認為這是充實。
然而,塵緣未盡的我們,無法心平氣和地選擇在世外桃源中甘于平淡地生活,更似乎永遠無法做到心如止水,不去追求名利。
好在抽出一點時間,到鄉(xiāng)間去居住數(shù)日,放飛心靈,緩解壓力,體驗另一種生活,這不算奢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