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的春天是一個歷史性的春天,更是值得書寫的春天。因為在這個春天,連戰先生和宋楚瑜先生的大陸之行打破兩岸六十年的堅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當前兩岸關系再提4點看法之二中談到:推進兩岸“三通”,開創兩岸經濟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
兩岸“三通”,可謂是所有在大陸經商的臺胞心愿。這也是我們在采訪中聽到的最迫切的心愿。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臺胞到大陸經商已成為一種趨勢,因為大陸的經濟發展是世界矚目的,隨之國際地位的上升更擴展出充裕的市場氛圍,連發達的歐美國家都驚呼:要到中國去!那里是21世紀最有前景的經濟市場。其實,早在許多年前,就有許多女企業家從寶島著陸上岸投資,今天的她們不僅是大陸經濟天地的引領者和書寫者;更為了推動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貢獻著一己之力。她們中間有企業家,有社會名流,她們除了經營事業,還經營著一份對國家的責任。
黃紫玉 為他人創造更多的幸福,這才是你的幸福
我搞了個紫玉山莊,從個體來講,為一些人提供了高質量生活的住所;從整體來計,為社會環境的改善也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黃紫玉
人物檔案
黃紫玉
最早到大陸投資的臺商之一,也是北京市臺資企業協會的副會長。
多年來,黃紫玉積極推動兩岸經貿合作。1998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是惟一一位擔任政協委員的臺商。她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他們稱贊她是祖國建設的巾幗英豪。
投資產業:房地產
項目名稱:紫玉山莊
出生于世家的黃紫玉是兄妹8人中惟一的女孩,也是家族中經歷最奇特的人。黃家乃世家,兄弟數人皆為商界要人。整個家族在世界各地擁有20多家公司。
黃紫玉的事業起自兩岸貿易。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黃紫玉整整做了10年的兩岸貿易。涉及的領域有化纖、木材、香煙、水產品等。
80年代黃紫玉進入房地產業,用她的話說是無心插柳的結果。當時她正在廈門從事水產貿易。“大家熟悉了以后,廈門的一些老板便找到我,讓我和他們一起搞房地產,礙于面子,我就參與了。但當時我經驗不夠成熟,把做房地產當做和商貿一樣做了。其實,做房地產與做商貿完全是兩回事。”黃紫玉說:“商貿做完了,賺或者賠,一次性就結束了。但做房地產有非常強烈的社會責任,你的房子質量如何,這是百年的基業,不是賺了錢就結束了。對你自己來說,這是一個標志,是你事業的見證。所以我覺得責任特別重大。我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做在廈門市湖里區,到現在自己還很不滿意。但在當時,那些房子賣得很快。”進入房地產業的黃紫玉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依然依靠直覺的:“我不是經濟學家,沒有什么深奧的財經知識,也不會對市場做什么精確的分析。但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我就直覺地相信,房地產業絕對是一個‘恒業’,絕對有一個龐大的市場。她堅信:”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之國家允許擁有私有財產,房地產市場必然有十分美好的前景,因為擁有寸土片瓦是中國人世世代代的夢想與追求。“正是憑著這種直覺,1992年黃紫玉果斷地來到北京,拿下了亞運村北1公里的一塊1000多畝的土地,這就是后來的紫玉山莊。當時這塊地還是一片荒地,道路不通,水電全無。山莊初建時,修了6萬平米的草地,挖了3萬平米的人工湖;由于周邊道路等原因,前期銷售并不順利,資金也沒有回籠,但她仍然斥巨資建俱樂部,還挖第二個湖,堆了一個小山。三年之后,僅僅是因為俱樂部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就又花了1700萬元進行全面改造。其實,如果不改造,再用上七、八年都沒有問題。其后,她又花了2000多萬來置換綠地,并從東北和山東移植了許多珍貴樹種。
黃紫玉說:”1993年紫玉山莊就提出了人與自然的主張,宣傳生態與環保,這在當時的房地產開發中絕對是超前的。北京正值房地產開發的熱潮,發展商賺錢很容易,誰還去做環境?由于我在香港、臺灣和國外呆的時間較長,就想在北京也建一個環境優美的高檔住區,這種動機比搞開發掙錢的想法還要強烈。我就想,掙不掙錢,一定要把環境做好,把紫玉山莊當做一個作品來做。我相信,我可以在美麗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市場。“
今天,黃紫玉這件“十年磨一玉”的作品——紫玉山莊已是北京高檔別墅中的一顆明珠。山莊占地1000畝,80%以上為園林綠化地,6萬平方米的草坪,16萬株樹木及奇花異卉,異鳥珍禽棲息其間。草坪中央為兩個3萬多平方米的人工湖,湖中飼養著萬余條各種魚類。山莊小山上放養著鹿群,湖邊散落著十幾萬平米風格各異的別墅。山莊的總體設計幾經錘煉,每個細節都刻意安排,力求盡善盡美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不但成了北京“第一大城市人工肺”,而且成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紫玉山莊更成為一個品牌、身份的象征。
黃紫玉的經商原則
誠信和智慧是經商的前提和原則
沒有智慧不能成為商人,而沒有誠信絕對成不了大商人,就是從現代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誠信依舊是企業發展和成長的基礎。
其次,不要貪小便宜,現在的市場是公眾的,是智慧的,要靠自己的智慧取得合理的利益,貪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
黃紫玉在大陸的投資心得
“現在大陸的機遇和市場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大陸正在與國際慣例接軌,體制改革也在推進;但我們也不要太理想化,這要有一個過程。現在臺商因為種種原因更多地把目光轉向大陸尋找商機。我想告訴他們:心態要改變。要與政府一起共同提高,共同進步,不要一遇不公平待遇就氣餒;要區別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愉快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中國大陸發展了,大家都可以共同分享這里的環境與繁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非常陽光的、健康的、客觀的和堅強有毅力的心態面對你可能發生的困難,有這樣的心態,你的困難就會解決,前途就會光明。
為公益事業出力是創業之外的責任
在經營企業的同時,黃紫玉也盡己所能為各種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出力:為張北地震災區捐款、為廈門醫院捐款,并以其父的名義為福建設立教育基金;參與環保教育、弘揚中華文化,為促進兩岸三地的文化交流盡力。
“我覺得,一個人活在世上,若能為他人創造更多的幸福,這才是你的幸福。幸福是一種感受,沒有絕對的幸福。如果一個人永遠生活在為別人創造幸福的日子里,那么這種日子才是愉悅的、快樂的。一個追求為他人創造幸福的人,就要懂奉獻,要學會寬容,要有責任感。
方劉小梅 多做有意義的事,才不枉此生
人物檔案
方劉小梅
香港中華基金會創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
香港女童軍地方協會會長
中華慈善總會(北京)榮譽顧問
國際華商協會榮譽顧問
曾榮獲:中國外交部頒授的扶貧獎章、保良局千禧慈善大使、中國和平大使獎等。
生于名門望族的方劉小梅,因一段姻緣移居香港。坐擁安泰幸福的家庭,她卻經常往中國偏遠落后的地方奔走,不為名不為力,只為一顆善心,為改善中國貧困地區的醫療、教育及環保事業,奉獻心力。
方劉小梅曾任香港保良局總理。基于對社會的關愛,為了更直接更有效率地動員香港的人力物力,去協助中國貧困地區,九八年方劉小梅在各方好友的協助下,創辦了“香港中華基金會,”并擔任主席至今。因彈得一手好鋼琴,方劉小梅常在各種籌款活動中大顯身手,但她亦經常低調行善,將電視機、文具、家庭用品等送到偏遠山區。多年來,她先后籌募善款上千萬元,援助中國貧困地區的發展及婦女兒童基礎保健服務,協助中國醫療保健、教育、環保、中醫藥發展和推廣。
2002年至今,香港中華基金會聯同中港環保專家推動“環保治水擇中國”的計劃,致力污水處理,不僅可幫助廣西農民脫貧,還切實地推動環保工作,造福人類。
2004年,香港中華基金會與方潤華基金會聯合舉辦“2004中國特困大學生關愛行動香港激活儀式”,祈望通過這次活動讓香港各界也關心和參與該項對祖國人才教育有著深遠意義的行動。為愛心捐助與貧困大學生之間搭道建一個通暢、透明、高效率的信道。
這些年奔波于各慈善活動中,她不諱言有朋友說她傻,安逸優越的日子不過,去做扶貧。但她卻憑著信念一持走下去——人生在世,應多做有意義的事。不要害怕挑戰,挑戰反而是學習增長的機會,人生目標要放遠,人的價值要長流。
本文選自《名道》
陳金莓 因為這里充滿機會
鏈接揚珊實業
揚珊實業集團是一家臺灣獨資企業。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該公司于1995年在廈門先行設立分部,隨后分別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島、長春、哈爾濱、長沙等地陸續建立了分公司。公司專營進出口石材及異形加工成品,并擁有意大利電腦紅外線加工設備、電腦數控線鋸及一流的專業技術人員,隨時可提供石材設計、排版、加工、防護等一系列服務,并獨家代理新雅米黃、新雅玖瑰及揚珊紅等世界是最珍貴之品種石材,且上述品種已在中國大陸商標局進行了注冊登記,以法律形式保證其品質的穩定和良好的信譽。公司商譽卓越,曾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昆侖飯店、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等眾多著名建筑提供石材,其質量和服務得到關領導的稱贊。
人物檔案
陳金莓
揚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榮膺2002年度北京杰出創業女性稱號。
現任:臺灣中國青年創業協會海外事務委員
臺灣婦女菁英聯盟市場行銷主委
北京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海南省扶困兒童協會常務理事
臺灣中國兩岸民間交流協會駐京代表
美國園島政府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處駐京代表
法國歐羅福國際集團北京代表
投資產業:石材
投資起源
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
我祖輩從隴西區開始,隨后一再南遷,最后到了廣州梅縣,而后才到臺灣,讀書時候,地理課本說我中國地在物博,山川壯麗,當時就夢想有朝一日要新自看看美麗的國土,在英國讀書時,有堂課是畫家族樹,我曾畫到五代以前,因為祖先牌位上的名字有故事的只有五位,最生動的只有曾祖蘭水先生,他是前清秀才,曾組抗日團體,失敗后以耕讀傳家教漢文以維生,躲在苗栗南灣的山中,從此不再到市區與日本人或假日本人交流。所以當讀到丘逢甲的詩(四百萬人齊聲哭,中華今日割臺灣)時,或陸游的詩(王師北定中原日,毋忘家祭告乃翁)我很能體會作家那種痛心的心情,我很清楚知道身上流的何種血,日本占據臺灣有將近60年的光陰,推動皇名化運動時,我家長輩不曾因那些生活上的便利而改日本名字,我們是炎黃子孫,每年長輩在苗栗家清明家祭后的聚餐,每次都會用母語告知下一代人,我們來自何方,所以我對中國這片土地有很深的認同。
20年前,鄧小平先生開始經濟改革,開放了四個經濟特區,全世界的經濟目光都聚焦在這一個十余億人口的可能市場,就如同現在最熱門的討論話題(金磚四國)一般,當時談到投資,中國是躲不掉地話題,最好的比擬是美國大西部的開發,到處是機會,是一個可以追夢的地主,試想一個10余億人口的市場,只要5%的金子塔消費人口,就有進六仟萬人口,在我戀愛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深深感動(你過往的一切我來不及參與,但愿你的未來我能參與),這用在選擇中國市場來發展,一樣適用,以往的一切我來不及參與,希望未來的發展有我努力過的足跡,我不是個大資本家,但以臺灣的經驗,30%的中小型企業有占70%的就業人口,才是國家穩定的基礎,再者在這充滿機會的地方,怎知我未來的發展一定局限在中小型企業呢?就家里的石材而言,這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如心理學上說的人性需求等級,滿足基本需求后,人類必定要求受到肯定,最后是我自我實踐,鄧小平偉大的地方就在這里,遙想古老5000多年的中國,有多少個因基本需求不滿足而賣妻鬻子的故事,易子而食的慘況,在歷史上屢見不鮮,但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富足的景向,曾讓時代雜志以唐朝再現來形容華人世界,最近的經濟評論說1844年以前,中國的經濟占世界經濟GDP的44%以上,現今最惟強的美國只占世界經濟GDP的22%,可見我們中國的偉大,這是一個可以追夢完夢的地方,我選擇回到這里,不僅因為這里充滿機會,更因為我身上流著中國人的血。
自加入中國市場以來,我的想法是將全世界美麗的石材引入中國并將中國蘊藏豐富的石材推向全世界。在生根中國的想法下,目前敝公司已有各自獨立的分公司位于全中國,目前的目標是深耕中國市場。當然企業家不能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否則就是所謂的為富不仁。所謂的企業責任即是創造公司同仁的福祉為企業在地的敦親睦鄰。
心愿
中國經濟揚眉世界舞臺
揚珊實業集團所請的員工皆為下崗后二度就業的工人,陳金莓說:“每每想到有這么多的家庭生計仰賴著我們,作為資方的我們,謹慎、惶恐、兢兢業業、責任重大,我毅然留在北京,全力推動集團的北京揚升工廠之業務,業務推廣艱辛,單身外地生活不易,幸有全國各地婦聯姐妹、北京女企協各領導的支持與協助,我會更努力地將事業做好,同時也樂意盡力推動兩岸婦女企業家的交流,開創更好的經濟效益,共同促使大中國經濟揚眉世界的經濟舞臺,傲視群雄并且獨占”。
陳金莓說:“要做就做最好的。雖然這是一種理想也是一個美麗的遠景。每一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有著美好的想法,但做得到的人并不多,因為企業的成長有主觀的因素與外地客觀的條件。要達成實現理想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心想事成的。”
兩岸女企業家互動見證人
除了經營事業,陳金莓還一直義務為兩岸女企業家的互動熱心牽線,義務宣傳,讓兩岸的創業姐妹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商務往來和交流。用她的話說,“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希望把好的一面傳遞給大家,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只想讓我們的家更有凝聚力。希望兩岸的姐妹可以走得更近,可以有更直接的交流,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可以為我們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黃和江在良機里開拓新天地
黃和江 北京良機公司總經理、北京臺協副理事長。
初到北京良機公司的人常常被迎面墻上懸掛的兩行字所吸引——“良機里開拓天地,天地里都是良機”。黃和江說:“這字里行間滲透著良機集團對市場的信心,也反映了我對北京良機公司未來的信心,對中國人未來美好生活的信心。”
1993 年年底,黃和江來到北京開始了創業之路。
經營理念:誠正信實
投資心得:
北京給了我人生最寶貴的成長
初到人地生疏的大陸,常常有臺灣朋友為我擔心。但是,我卻有著與別人不同的情感,因為我出生在廈門,我的母親是廣東南海人,大陸是我的故鄉,這濃濃的故鄉情促使我來了,來面對這個完全陌生的市場,完全不了解的風土人情。我一直以為只要有頑強的信念,有誠正信實的經營理念,我一定會有所作為的。當時,鄧小平先生的南巡講話,極大地刺激了大陸經濟的增長,這也為北京良機制冷工業有限公司的迅速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廣闊的市場。
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剛開始的時候確實讓我感到有些艱難,慢慢就適應了,尋找合作工廠、注冊登記公司、招聘員工都算順利。我公司的每個員工都十分熱愛公司,為人誠實,辦事踏實,非常可愛、善良、值得信任。
北京和臺灣的氣候不同。寒冬里,北京都是冰天雪地,我和公司的同仁一起到工地,一家一家地拜訪客戶,每走一步就腳下一滑,真是有些狼狽,公司員工就一邊一個扶著我慢慢往前走。夏日里,北京又是酷暑難擋。當時,工地的辦公條件還很差,沒有空調,坐在那里與客戶談話,汗水就一直往下淌,我當時經常問自己何苦要來這里受罪呢。但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就這樣,我和北京良機公司的同仁共同努力奮斗,一步步建立了“良機”——一個響亮的品牌,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北京良機的輝煌,逐步建立了北京良機在業界的高知名度。
當然,不能說這幾年沒有走過冤枉路,企業在經營中也遇到過困擾,如資金拖欠等,但是在其中,我也吸取了一些教訓。這幾年,認識了很多各界的朋友,他們經常給予我支持與幫助。
我在北京十幾年了,這些年的歲月對我的人生來講是一段非常難忘的歲月。因為我經歷了以往未曾有過的辛苦,經歷了以往未曾感受過的成功和喜悅,獲得了人生最寶貴的經驗。我現在常說一句話,在北京的十幾年中所學到的東西比在臺灣50 年學到的還多。我經常感到自己成長了許多。
承蒙在京臺商同仁的信任,我被選為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副理事長。我非常珍惜這一為在京臺商服務、為兩岸交流盡力的機會。只要時間允許,我就盡可能地參加一些招商、投資考察,參與接待了許多來京參訪的臺灣團隊,與他們座談交流,希望增進兩岸的了解。我牽頭組織了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女企業家合唱團,大家在經營各自事業的同時,還千方百計抽出時間進行排練,并在人民大會堂等進過演出,受到各界好評。
事業之外:
不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經營事業的同時,黃和江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這幾年,黃和江除了處理北京良機的日常工作,還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如:參與臺灣慈濟功德會的賑災團的一些活動,到內蒙古干旱的地方去發放物資,到安徽發水災的地方去義診,到河南固始捐贈希望中學,為北京平谷捐資助學,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協助臺灣花蓮慈濟骨髓細胞中心為北京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等等。她希望通過這些活動,看到那些淳樸善良人們真摯的目光,看到那些活潑可愛孩子天真的笑容,看到那些處于死亡邊緣的同胞有了生的希望。她提醒自己不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她希望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為大陸的繁榮發展,為同胞的生活幸福做一些微薄的貢獻。
謝瑾瑜兩岸女性經濟文化牽線人
人物檔案
謝瑾瑜:
臺灣卡普生文化公司董事長。
臺灣中華婦女創業協會榮譽理事長。
SMI美國成功激勵學院國際訓練執行長。
曾榮獲2000年美國Business Women's Network頒發的全球婦女創業獎。
金鐘電視社會貢獻獎得主。曾制作主持2000集電視節目。并開課培訓電視節目主持人及記者和新聞主播。
為了家園更美好
謝瑾瑜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美國洛杉磯經營旅行社生意,89年起在Beverly hill(比佛利山)以基金會方式經營電視媒體與平面媒體。為支持華人事業進入美國主流文化社區有過榮辱與共的努力奉獻和貢獻。
為鼓勵女性經濟獨立自主并參與社會公益,1994年,謝瑾瑜成立了臺灣中華婦女創業協會,該協會舉辦過四屆的創業楷模選拔,共選出近百位成功創業的姊妹,這些楷模姐妹遍布在世界各國,她們在國際經濟領域與男人共撐半邊天。
為了促進兩岸的經濟交流,從2000年起,謝瑾瑜多次率隊參與全國婦聯主辦的女性經濟文化活動和商務洽談會。為兩岸女性經濟文化起到關鍵作用。她希望以參與的熱情,奉獻給主掌21世紀經濟脈動的——中國,因為這是她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