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一位王女士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就開口叫“媽媽”,且發(fā)音清晰。醫(yī)生稱,這可能和胎教有關。眾所周知,嬰兒一般1歲左右可以叫媽媽、開口說話,早的也要七八個月,兩個月就開口說話的十分罕見。王女士說,她懷孕之后,就經(jīng)常給肚子里的孩子講故事,唱準媽媽、準爸爸都喜歡的歌曲《北國之春》。
不少準父母都深信,胎兒在母體內就可以感受到情緒和聲音,而施行胎教,能讓寶寶在娘胎里就開啟智力,將來才能勝人一籌。然而,在醫(yī)學界,“胎兒到底有無聽覺功能,胎教真的有用嗎”卻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英國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胎教無用
最近,由英國生理學家大衛(wèi)·邁勒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聲稱,他們發(fā)現(xiàn),哺乳動物的胎兒在出生前大腦都是處于深度的麻痹狀態(tài),出生后正式呼吸空氣之前,其大腦都尚未啟動。這就意味著:準媽媽煞費苦心的胎教,只不過是白費力氣。
研究人員分別選取在懷孕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哺乳動物進行實驗。他們將實驗動物的腹部剖開直至其胎兒處于暴露狀態(tài),再將胎兒的頭部與電極相連,在測定儀上觀察其腦部活動狀態(tài)。結果也讓研究小組大吃一驚。“在懷孕早期,胎兒幾乎沒有腦電波,也就是一片空白。到懷孕中期,可以看到屏幕上有個點會偶爾跳動一下,這說明胎兒開始有腦部活動,但活性極低,遠稱不上已有意識或感覺。直到懷孕的最后3周~4周,屏幕上會顯示出兩條軌跡。一種普遍意見認為,這說明胎兒有‘醒’的狀態(tài)了,但事實并非如此。這只不過是當他們在活動肢體時的一種生理反應,他們還是處于半睡眠狀態(tài)的。”邁勒補充說,解剖學研究可以證實他的說法,就好像懷孕婦女感覺到胎兒踢肚子的動作僅僅是胎兒對外界活動的本能反應。
專業(yè)醫(yī)院:提到“胎教”諱莫如深
為了弄清胎教到底有無作用,記者分別致電滬上幾家著名的婦幼保健院進行咨詢。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負責人說:“我們醫(yī)院下設的母嬰健康促進中心就是專門針對孕婦和嬰兒的一個活動中心,但沒有單獨的胎教項目,主要是針對孕婦提供一些保健運動、飲食調理等。胎教的項目很廣,給孕婦提供一些健康的運動也是胎教的一部分。”
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的負責人回答道:“胎教目前在醫(yī)學界還很有爭議。我們認為胎教沒什么作用,所以沒有開設胎教項目。”
全國首家專業(yè)胎教中心:胎教項目已暫停
記者隨后走訪了小阿華母嬰生活館,這是全國首家產業(yè)化的專業(yè)胎教中心,結果被告知,胎教系列暫時停止。目前,他們只提供針對0歲~2歲孩子的早教服務。
小阿華胎教中心曾聘請國內著名胎教專家、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原院長蔣迪仙教授為總顧問,由多位專家開班授課,甚至還推出了從孕齡3個月到分娩期的“一對一”貼身服務,進行有針對性的胎教指導。
胎教中心為何中途夭折?為了弄清原委,記者采訪了小阿華母嬰健康機構負責人陶文暉。

“胎教”是否有效果,這是大部分孕婦來胎教中心后的疑問。為此,陶文暉也征求了各方專家的意見,結果持肯定態(tài)度和否定態(tài)度的都有。“也許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會更加明晰。但目前確實沒有定論。”他說。
陶文暉本人對于胎教的效果也覺得不怎么明顯。他認為,正確的胎教不應該只是狹義的對胎兒的,應該包括孕婦懷孕期間良好的心態(tài)和愉悅的心情。孕婦懷孕期間要保持心情愉快,聽喜歡聽的音樂,在陽光燦爛、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等,都應算作是科學自然的胎教。另外,心情愉快對孕婦的內分泌系統(tǒng)有積極影響,也會間接作用于胎兒。而將為人父母者對胎兒的親切交談也是一種良好的胎教。陶文暉說,在臨床上,很多產婦并沒有刻意地去讓肚子里的孩子聽音樂、英語等磁帶或廣播,只是保持規(guī)律科學的孕期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孩子出生后非常健康、聰明。可見,胎教不必非得追求花多少錢、買多少音像制品不可。
正是準媽媽們、胎教中心工作人員以及一些專家的質疑,讓胎教中心沒有動力再辦下去了。當然,從經(jīng)營者的角度講,舉辦胎教中心成本很高、收益甚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專家意見不一
胎教是否能使肚里的孩子接受外界傳達的信息,并能影響其出生后的思維、智力呢?胎教,到目前為止還是醫(yī)學界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胎教能幫助胎兒大腦優(yōu)化發(fā)育
蔣迪仙 原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
國內研究胎教的權威人士蔣迪仙教授經(jīng)過大量的研究考證告訴人們:胎教是很有效果的。她歸納出了一系列的胎教方法,包括營養(yǎng)胎教篇、音樂胎教篇、語言胎教篇、撫摸胎教篇及文字、書法、繪畫胎教等。這些胎教看似普通,但都是有科學根據(jù)的。例如音樂胎教,蔣教授認為,優(yōu)美悅耳的音樂可以刺激孕婦細胞的分子發(fā)生共振,使處于靜止、休眠狀態(tài)的分子能和諧地運動起來,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并且能促進孕婦分泌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膽堿等物質,起到調節(jié)血液流量和促使神經(jīng)細胞興奮的作用,從而改善胎盤的供血情況,使胎兒從母體血液中獲得更多的有益成分,幫助胎兒大腦優(yōu)化發(fā)育。而在使用音樂胎教時,也必須注意正確的胎教音樂頻率范圍為500赫茲~1500赫茲。聲音過低達不到胎教的目的,過高則容易造成胎兒的聽力受損。每天兩次各欣賞5分鐘~10分鐘方為適宜。
胎兒沒有聽力,胎教誤導父母
丁宗一 中華兒童保健學會副主任委員
“目前部分地方臨床流行的所謂‘胎教’的有償活動,實際上是沒有嚴格的生理學研究基礎的,對廣大家長是一個誤導,不利于胎兒正常的生長發(fā)育。”丁宗一教授如是說。
丁教授認為,胎教是個似是而非的概念,沒有任何自然科學基礎,也沒有提供按照科學嚴格設計和論證的依據(jù),既不是一門學科,也不是科學的。一些家長被產品廣告誤導,以為在孕婦肚皮上放音樂,孩子就會增長音樂天賦,其實這是一種欺騙性的商業(yè)炒作。因為,胎兒只有出生以后才具有聽覺功能,才能聽見音樂。
丁教授認為,創(chuàng)造天才和制造蠢材都不是人力可為,順其自然、遵循規(guī)律才是育兒之道。
準媽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記者隨后前往某婦產科,采訪了幾位正在接受孕期檢查的準媽媽。當問及她們是否會給自己的寶寶做胎教時,一位李媽媽說:“會,是否有效不清楚,但我想肯定沒有壞處,平常在家也會放些音樂,和孩子說說話。”一位蔣媽媽說:“買了好些胎教的資料,資料上說胎教對嬰兒好,就試試吧。”還有一位肖媽媽說:“沒有刻意給孩子做胎教,但在孕期還是會注意一些環(huán)境因素,以免影響寶寶的生長。”
看來,準家長們對胎教大都還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tài)度。而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過來人對胎教的作用還是頗為認可的,且聽她們是如何說的——

三管齊下,做好胎教
董諫瑜,寶寶 5個月
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篇關于“胎兒會偷聽”的文章,說的是美國一位大學講師生了一個“神童”,后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是由于母親在懷孕期間仍堅持講課,無意中給腹中的胎兒提供了絕佳的胎教機會,因此才有了“胎兒會偷聽”一說。所以,為了不讓我的寶寶輸在起跑線上,在確定懷孕后,我們馬上就開始計劃如何做胎教了。
我和老公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的人,興奮之余也不知道從何著手。好在一位朋友剛生完寶寶,說是醫(yī)院會有專門的課程,同時也傳授了一點胎教的經(jīng)驗。于是,在第一次去醫(yī)院進行體檢的時候,就報名參加了醫(yī)院開設的孕期課程,與此同時,老公也買來了許多關于孕期話題的書,我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找到了專門的育兒網(wǎng)站,想通過三管齊下的方式來做好胎教工作。
由于我是職業(yè)媽媽,所以可以用來胎教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午休時間和晚上睡覺前,胎教的方式也主要采用音樂胎教和語言胎教。
公司的電腦都配上了有源音響,所以每天午飯后的半小時就是最好的音樂胎教時間了。胎教音樂很快就能幫我放松緊繃了一上午的神經(jīng),平穩(wěn)煩躁不安的情緒(自從有了寶寶,經(jīng)常會有煩躁的情緒,特別在孕晚期)。在醫(yī)生再三的提醒下,我沒有采用原先的通過胎教器直接置于腹部的方法,因為這樣容易導致嬰兒先天失聰,而是將音樂充滿整個房間。音樂播放的時候也不宜太響。
晚上的時間則留給老公進行語言胎教了。醫(yī)生告訴我們,胎兒在母親腹中的時候特別喜愛聽男低音,而出生后則喜歡聽女高音,所以語言胎教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自然落在了老公的身上。老公每天會定時重復念同一首兒歌和唐詩,然后就講一段小故事,最后唱一首特地學習的歌曲《親親的我的寶貝》。這樣差不多在20分鐘左右,時間不會太長。有時也和寶寶聊聊天,告訴他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爸爸今天做了點什么之類的,其實就是想辦法和寶寶多說說話,幫助他更快地認識這個世界。老公會一邊說話一邊有節(jié)奏地輕輕撫摸腹中的胎兒。這不僅是給寶寶一種信號,我們要開始胎教了,更可以幫助孕婦平穩(wěn)心情。到了孕后期,我發(fā)現(xiàn)只要一和寶寶說話他就會動,很神奇的。
胎兒從20周開始就對光有反應了,7個月后更加敏感,在光線強的時候就動得特別厲害。聽朋友說,可以定時地給胎兒照照光,讓他有白天和黑夜之分,這樣寶寶出生后就不容易日夜顛到了。7個月后,我白天經(jīng)常曬曬太陽,寶寶也就動得厲害;到了晚上,我把室內的光線調暗,寶寶就相對安靜一點。果然,我們的寶寶出生后一點都沒有“時差”,到了晚上就乖乖睡覺,讓我們省了不少心呢。
我們還發(fā)現(xiàn),寶寶對父母的聲音特別敏感。一般的寶寶在月子里尚不能分辨父母的聲音,而我們的寶寶就可以。至于其他方面,目前還不太清楚,因為有些效果不是短期內能看出來的。
經(jīng)過整個孕期,我覺得,胎教不再是純粹為了能提高寶寶的智力,更多的是一種過程的享受,是為孕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幸福的環(huán)境,從而安心快樂地度過10個月艱辛的孕期。
想象一下吧,當你和老公一起討論著寶寶將來會長成什么樣,像誰多一點,長大了又會怎么樣,和寶寶聊聊天,講講爸爸媽媽的故事,這是多浪漫和幸福的事啊!有這樣的心情還能生不出一個健康而又聰明的寶寶嗎?
兒子的成才,驗證了胎教的作用
馮玲,兒子 11歲
在我懷孕5個月,妊娠反應沒有剛開始那么強烈時,北京天壇醫(yī)院產科的醫(yī)生建議我做一個光照胎教。醫(yī)生說,光照胎教是在胎兒期適時地給予光刺激,以此來促進胎兒視網(wǎng)膜光感受細胞的功能盡早完善。可光刺激對胎兒的視網(wǎng)膜以及視神經(jīng)有沒有損害呢?我還是非常擔心。我們未來的寶寶是三代單傳,不能有一點閃失。何況,我這個做媽媽的為了孩子的出生而放棄了最喜歡的工作。我在想:即使光照對胎兒無害,胎兒是否能看到光呢?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詳細地請教了醫(yī)生。醫(yī)生給我們看了他們的實驗報告和以往幾個做過光照胎教產婦的資料。原來,有一種叫彩色超聲波的光線,光照后胎兒會立即出現(xiàn)轉頭避光的動作,同時心率略有增加,臍動脈和腦動脈血流量亦有所增加,這就說明胎兒可以看到射入的光亮。但胎兒的感覺功能中視覺的發(fā)育最晚,7個月的胎兒視網(wǎng)膜才具有感光功能。
就這樣,懷孕6個月以后,老公每天用手電筒(4節(jié)1號電池的手電筒)緊貼我的腹壁照射胎頭部位,每次持續(xù)5分鐘左右(第一次應請醫(yī)生演示)。結束時,還要反復關閉、開啟手電筒數(shù)次。我可不是這么舒服地坐著就完事了,在胎教實施中,還得照著醫(yī)生的叮囑,把自身的感受詳細地記錄下來,如胎動的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是大動還是小動,是肢體動還是軀體動。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記錄,老公和我還總結了胎兒對刺激是否建立起特定的反應或規(guī)律。醫(yī)生特別提醒我,不要在胎兒睡眠時施行胎教,那樣會影響胎兒正常的生理周期,必須在有胎動的時候進行胎教。光照時,我還會和腹中的小寶寶講講話,告訴他我今天的感覺,當然,有時老公也會跟小寶寶說幾個故事。醫(yī)生說,綜合的良性刺激可能對胎兒更有益。
我們的兒子出生了,他的視覺果然很靈,記憶力也比一般的孩子強,我和老公的胎教計劃,使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和智力發(fā)育都呈現(xiàn)出好的效果。
如今兒子已經(jīng)長大了。回憶他的成長經(jīng)歷,我心中充滿了甜蜜——他幼兒期聰慧乖巧,很早就掌握了兒童電子琴和電腦操作,提前一年以計算機特長升入小學,小學二年級考入舞蹈特長班,現(xiàn)在是班里的文娛積極分子。
兒子的健康成長與成才,驗證了胎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