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總裁
杭州胡慶余堂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早在1987年1月《康復》創刊一周年之際,我在《祝<康復>雜志青春長駐》一文中曾說:“我對《康復》雜志的感情確是難以訴諸筆端的,當初上海幾位朋友商量創辦雜志時,我對此事‘一見鐘情’。我是親眼看到她艱難地破土而出,迎風吐蕾的,作為早期耕耘者之一,眼看她一天天活潑起來,壯實起來,心中真有說不出的喜滋滋感覺,如飲醇醪,滴滴醉心。”記得1985年10月,我們杭州中藥二廠率先與《康復》雜志社簽訂了協辦協議書,緊接著信誼藥廠也參與協辦。我們兩家廠這一大膽的改革性舉措,開創了企業單位與新聞傳媒緊密型合作的先河。現今說起企業與傳媒合作已是司空見慣,成為時尚。可在20年前,不經上級指令,全靠自己銳意改革驅使,辦成這樁超前的事業,不能不說是冒了點風險的。歷史事實證明,我們的協辦合作是正確的,對雙方都是卓有成效的。
在雙方協作的六七年期間,我曾多次來上海察看《康復》雜志編輯部。眼見他們在十分簡陋的辦公條件下發憤圖強,銳意拼搏,雜志內容、服務水平、期發行量,均在逐月逐年攀升,我心里很高興,也同時給他們出出主意,樂意參與雜志社的開拓耕耘工作。我兼任了《康復》雜志社社務委員會副主任、副社長,常將我們杭二廠自力更生、改革進取、開發“雙寶素”、“青春寶”等保健品的經歷以及“青春寶人”樂意為人民送健康的精神告訴他們,希望《康復》同樣在改革東風浩蕩里脫穎騰飛。《康復》的朋友們確也不負眾望。他們在不斷提高雜志質量、熱誠服務廣大讀者的同時,為我們杭二廠登廣告、做宣傳、出書籍,在上海幫助舉辦“青春寶晚會”,又為我廠協力解決某些生產原料緊缺品,直至建立了中國青春寶公司上海辦事處。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們杭二廠與信誼廠帶頭發起,以《康復》為核心,組建了“康復之友聯誼會”,請時任國家醫藥局局長齊謀甲任會長,全國數百家醫藥生產企業與經銷公司友誼聯合,既大大促進了《康復》雜志的發展,也為中華醫藥事業發展出了力。當時迅猛崛起的《康復》雜志,出現人見人愛的可喜現象。雜志社自辦發行成功,千百家工礦企業單位集體訂閱。我們杭州中藥二廠就連續多年為全廠一千多名職工訂閱,人手一份,真可說形成了一種“康復現象”。
我自14歲開始,干了一輩子中藥事業。1972年,在胡慶余堂驢皮膠車間基礎上,我任廠長建立起杭州第二中藥廠,當時資產僅有37萬元。在國家沒有一分錢投入的情況下,我們自力更生,發憤拼搏,特別在改革開放后,我們不停頓地銳意改革,至今33年,已發展成為“以藥為主,多種經營”的現代化國有集團——中國青春寶集團公司,總資產已達15億元,年銷售收入近20億元,年利稅5億多元,當代經濟學家們普遍稱之為“青春寶現象”。確實,在中國國有企業中,像我們青春寶公司如此迅猛發展,國有資產增值達4000多倍的,并不多見。這一特殊“現象”的出現,正是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新成就、新氣象。對于當了33年廠長的我來說,人們稱我為“企業家”、“大老板”,我卻更樂意把自己看作一個“保姆”。不是嗎?當初國家把一個“幼小孩子”交在我手上,叫我扶養保育,我與同事們,日日夜夜、月月年年用心血汗水給她喂養、沐浴,使她茁壯成長。現今我已71歲,還像“老保姆”那樣,每天早上7點半上班,晚上6點下班,兢兢業業扶養好這個長大了的“孩子”,一心希望她更大更壯實。
憑心而論,當初協辦《康復》,我們曾一度將她納入“中國青春寶集團”旗下,我也把她當成自己又領養了的一個“孩子”,希望她與集團內眾多“兄弟”一起茁壯成長。然而人各有志,不能勉強,六七年后,協辦一事“無疾而終”,沒有給我打招呼,《康復》自謀發展。人世間合合分分常有事,但友誼橋梁是不該斷裂的。時序變遷誰也難預料,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我們深知創業難,守業更難,持續迅猛發展難上難。有道是“團結就是力量”,合則興,散則衰。我們青春寶公司現今旗下近20家企業,雖然體制不完全相同,但都緊密團結,不斷改革,蓬勃發展。“青春寶現象”是在不停頓地邁步前進。《康復》則如長途跋涉中勞頓歇憩,“現象”曲折。任何事業在踏準起跑線后,總會歷練曲折考驗,關鍵在于始終將事業作為“孩子”那樣悉心呵護、熱誠扶養,這需要“保姆”花費多少心血與汗水啊!
當今改革開放,全面構建小康與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全國人民的健康安全是最大的社會保障。我們青春寶集團上下一致,萬眾一心致力于這一崇高的事業,不斷推出精品、新品為民眾送健康。《康復》雜志是在理念上、精神上指導民眾健康生活,呵護大家健康安全。可以說所謀一致,殊途同歸,心愿吻合。由于期刊雜志如林,市場競爭沒商量,振興再飛騰,確乎艱難辛苦,但我相信,歷經了20年鑄就的品牌《康復》,有著白手起家,頑強拼搏傳統的《康復》,只要繼續銳意改革,充沛奮發精力,更好服務讀者,鞏固友誼長城,“康復現象”定能與時俱進,贏得更多更廣泛的讀者贊許,不僅煥發青春,而且風光常駐。這正是廣大公眾的渴望,也是我們初期參與耕耘者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