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互聯網,可能不少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洪水猛獸”。自己的孩子因為迷上了網絡,無心學業,是最讓他們心痛且頭痛的事。
1994年,美國心理學家首次提出了“互聯網成癮綜合征”,認為這是一種新型的心理疾病。如今,我們的家長動輒就把“網癮”這頂帽子往孩子頭上扣。
也許,家長們應該更客觀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因為孩子喜歡上網并不能和“網癮”畫上等號。事實上,網絡是現代社會一門必須掌握的工具,絕大多數孩子喜歡上網并沒有問題。輕易給孩子貼上“網絡成癮”的標簽,只會讓孩子“很受傷”,令他們產生自我暗示、自我懷疑,反而會陷入網絡中。
當然,對于那些沉迷于網絡而不能自拔的孩子,及時采取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光靠打罵、說大道理是無法幫助孩子擺脫“網癮”的。本刊特別邀請了“青少年網絡文明大使”陶宏開教授和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從事“青少年網絡成癮現象”研究的張亞老師,為父母們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