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6月11日凌晨,河北定州繩油村100多村民像過去的大半年一樣,住在村南耕地臨時搭建的窩棚里。大約4點半,正東方200米處突然駛來數輛汽車。隨后,車上沖下來三百多人,頭戴安全帽,身著迷彩服,手里拿著各式武器,向空地方向沖過來。
村民牛占宗的三分鐘現場錄像,記錄了現場的混亂——空地上火光沖天,一片迷霧,穿迷彩服的身影手持各種武器圍追村民。部分村民拿起磚頭、鐵鍬試圖抵抗,但力量對比懸殊。為了這三分鐘錄像,牛占宗左小臂骨折,身體多處受傷。
混戰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六名村民死亡、51名重傷,100多人不同程度的輕微傷。
關于這場真實發生的“戰斗”,據6月18日下午新華社發布消息稱,“是由定洲電廠灰場工程承建人張某及其丈夫甄某等人策劃組織的,目前包括張某、甄某在內的2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歸案。”
禍起征地
“這個群體事件是征地引發的矛盾。”在事后接受采訪時,定州市委宣傳部部長任振焦如是說。
資料顯示,河北國華定洲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火電廠)是2001年動工、2004年投產的大型火電廠,屬國家“十五”重點項目。
火電廠建在離繩油村不到兩公里的地方,繩油村村南的這379畝土地便被相關部門規劃為火電廠的煤灰堆放處理場。
據村民們介紹,這塊位于村南的土地由三部分組成——80畝屬于村里的果園、200畝承包給村民個人的林地和近100畝麥田。
據定州市解決灰場問題工作組2004年8月27日《致灰場聚集人員的一封公開信》稱,火電廠“2002年9月7日就依法取得灰場使用權,繩油村的每一位群眾也已經得到合法的補償。”
但是,村民們表示當時對征地一事并不知情。關于補償,村支部委員、村會計牛英奇說:“當時說好,一畝地是1.5萬多元,先期給我們村里150萬元,但是后來只給了100萬元。我們去市里要錢,市里說已經給了鎮里,鎮里卻說沒有。”
2003年底火電廠灰場第一次施工時,遭遇了繩油村全體村干部的阻止。此后施工方數次試圖開工,都被村民攔住。自2004年3月到7月9日,對方共組織強行施工10余次,出動工程車輛50臺次,警車80臺次,公安及施工人員5000余人次。
2004年7月9日,事情發生了轉折并有所升級。據村民介紹,當天凌晨,定州市直屬機關出動了大小車輛200余臺,施工人員等3000多人,來到“灰場”要進行施工。村民或在村里、或在灰場與施工人員進行對抗,直到下午17時。當晚,許多村民將自家的農用三輪車開到“灰場”駐守,還有的干脆睡在地上。
此后,他們陸續在“灰場”搭起了幾十座簡易塑料棚,進而修起了窩棚區,并制定了一系列“防御”方針,不論白天黑夜,都有村民值班了望。窩棚區至少有一兩百人駐守。
但誰也沒有想到,最終會發生文章開頭那一幕。
遭襲之后
血戰之后,征地糾紛并沒有結束。此次征地涉及到幾個關鍵問題:在村里有無公示?是否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征地過程中與村里有沒有簽訂合同等等。
定州市委宣傳部部長任振焦出示的材料顯示,據原村主任牛全占的說法,兩委(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記者注)干部、黨員和村民代表會都開了,并有會議記錄。
但這一說法遭到村民們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首先是征地未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定,違反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河北省有關法律規定。其次,對于征地及其征地安置補償方案,定州市政府未依法公告,聽取農民的意見。
有關部門出具了《定州市支電辦關于定州電廠占地有關情況的說明》,指定州電廠共占地1748畝,全部征地費用5929萬元,每畝征地費用3.39萬元。其中,電廠灰場和灰場路共占用繩油村土地378畝,征地款為586.69萬元。對此,村民們表示,只有部分人曾拿到2000元的青苗補償費,此后就再沒有拿到有關補償款。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副局長常嘉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政府和電廠只能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政府需要在土地開始征用前明確。接著,政府要進行公告,凡涉及到的村民必須了解土地的用途,補償標準要明晰,且要經過村民同意。如果兩次公告后,村民們仍不接受,也不能征用,而要進行聽政會。只要有村民拒絕接受賠償,這個土地征用過程就屬于程序違法。
6月13日,定州市電視臺晚新聞播報稱:河北省省委決定,免去定州市市委書記和風、定州市市長郭振光二人的職務。
鑒于案情重大,影響極其惡劣,公安部將主要犯罪嫌疑人譚春生等列為B級網上逃犯進行全國通緝。6月24日,刑警在遼寧沈陽抓獲三名嫌犯,并押解回河北。
目前,油繩村村民已經離開了“灰場”地,等待征地糾紛的結果。
綜合《中國經濟時報》、新華社等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