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模式成功得益于大篷車+電視+短信。
觀眾其實是在體驗,在通過電視屏幕施虐和受虐,在一邊用手機惡狠狠地投票,一邊心里想的是怎么PK自己的老板。
超級女聲成功了,相信很多電視臺、很多其他媒體或機構會追逐超女,做出本縣超女、本村超女、超級男聲、超級老聲、超級童聲、超級沒聲……
不過,我和你打賭,跟風超女的,估計都要成為超級鬼聲,活不成。 超女模式成功得益于大篷車+電視+短信。
在沒有電視大規模傳播之前,超女們與走鄉串縣的草臺班子沒什么分別;如果沒有短信投票,超女也不會遭到電視觀眾如此過分的關注。 超女其實獲得的是“同情”,本質上是觀眾的一次集體發泄。
如今世道,誰過的都不容易。做老板不輕松,打工不輕松,做學生也不輕松。處處是競爭、淘汰、目標,人人希望比別人跑得更快掙得更多,同時擔心被其他人超過乃至淘汰出局。
超女形成的整個過程,展現的就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看似機會公平的規則,人人都可以參與,被所謂專業人士用莫名其妙的標準淘汰,經歷蹂躪甚至殘酷的面對面的單挑(他們叫PK),最后,最不像“淑女”的人被最多人認可。觀眾其實是在體驗,在通過電視屏幕施虐和受虐,在一邊用手機惡狠狠地投票一邊心里想的是怎么PK自己的老板。
超女選出,大家跟著透出口惡氣。
高潮來的通常很慢,就如超女醞釀了兩年才成功。但在群體宣泄之后,高潮會很快退去。畢竟生活要繼續,壓力要繼續,直到下次找其他理由再行發泄。
孫虹鋼 前程無憂《人力資本》月刊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