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液液化不良”這個詞語讀起來特別拗口,很多不育患者在得到這一診斷后都很疑惑,紛紛來向我咨詢,提的問題五花八門,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精液本身不就是液體嗎?為什么還要再‘液化’呢?這和不育又有什么關系呢?”要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精液進入陰道后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
精液進入陰道后的“三態”變化
剛射入陰道的精液是液態的,而后,立刻變成膠凍樣。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呢?這是為了防止剛進入陰道的精液溢出,以提高受孕的概率,這是人類千萬年進化的結果。在某些嚙齒類動物身上則表現得更為極端,雄性射出的精液凝固成一個固體的栓子,將雌性的生殖道完全堵塞,待第二天完成受精后再脫落。人類沒有這么夸張,精液凝集后數分鐘就開始液化,最遲不超過30分鐘。而后,精子便向陰道深處流去,最終穿過子宮,進入輸卵管與卵子相遇。
精液液化不良——讓精子“身陷沼澤”
正常的精液由三部分組成,附睪和附睪液加上精子、精囊腺產生的精囊液以及前列腺液。一般來說,前列腺液占30%左右,精囊腺跟精囊液占60%左右,還有10%左右是附睪液和精子。這三部分會合以后,在后尿道會合,然后經過尿道射出,進入女性的陰道。在進入女性的陰道以后,正常的情況下,它應當在30分鐘之內液化,只有液化之后,精子才能從精液當中跑出去,才能穿過子宮然后到輸卵管與卵子結合。
正常情況下,在精囊腺會產生一種促進精液凝固的物質,人體產生這種物質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精子不致流失。另外也是防止其他的物質對精子的一種損害,而在前列腺當中,產生的一些物質卻跟它相反,它是能夠促進精液液化的物質,主要是一些蛋白水解酶和一些酶類,這些酶類不是在精液射出去以后馬上就起作用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比如說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精液只有在接觸了女性的陰道壁以后,上述酶類才能激活,然后就發生促進液化的作用。
在病理的情況下,如有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就要受損。前列腺分泌的促進精液液化的物質的量就大大下降,這樣就會出現精液液化時間的延長。這對生育有直接的影響。因為精子不能從精漿中游出去了。好比一個長跑運動員,如果把他困在泥沼中,必定是舉步為艱,怎么能夠順利到達目的地呢?精子的情況就和這一樣,所以出現了生育能力的下降,發生不育就不足為奇了。
中西醫結合治療液化不良
中醫一般認為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腎虛和濕熱積聚。陰虛火旺,煎熬精液,引起精液的黏稠,導致了不液化。治療上就采取中藥滋陰降火、活血化瘀作為一時的方法治療。這種方法在臨床上來看效果還是比較好的。不液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慢性前列腺炎所引起的,主要是治療前列腺炎,并要注意滋陰降火、養陰清熱、活血化瘀,用一些藥物治療,這個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一般來說,每治療一個精液不液化的病人,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常常大多數精液液化都得到改善,基本上恢復正常了。
對于部分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單純的中醫療法恐怕難以奏效。這就需要對精液進行體外處理,如加入一些淀粉酶等,以促進精液的液化,而后再施行人工受精。
由此可見,治療精液液化不良,首要的任務就是治愈男性生殖道的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