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
2004年12月4日深夜,一名男子回到住所時,聞到樓道里有一股煤氣味,檢查自家并無泄漏后,遂敲鄰居的門,但卻無人應答。情急之下,他破門而入,發現室內一女子已中毒而亡。桌上留有一封遺書:
“這個房間里什么都有,就是缺人。天天如此,連節假日也不例外,這樣的生活太寂寞,不如去地下找我的親人了?!?/p>
遺書的作者姓劉,父母早亡,今年35歲,在一家國企做宣傳工作,沒有孩子,丈夫在浙江打工,已有兩個月沒見他回來了。據死者的表姐說,在表妹自殺之前,曾多次說“害怕回到家里”,特別是一到節假日,看見別人家熱熱鬧鬧,成雙結對,她就非常痛苦;給丈夫打電話,可總回答說工作太忙,不能回來。為此,劉女士時常猜測丈夫在外的行蹤,特別是在她去了一次浙江后,發現那里的工作并不像他說的“日理萬機”,她越來越懷疑丈夫對她的感情,在一場大吵大鬧之后,本應一個星期或半個月回來一次的丈夫,這次已經連續近兩個月未歸。
12月1日那天,正準備去浙江的劉女士,打電話卻找不到丈夫,于是徑直趕到他的公司,但同事回說已去外地出差。12月3日回到上海的劉女士,打電話給表姐哭訴,當時表姐因自己家里有事,只好在電話里勸幾句,并表示第二天過來看她,但翌日因事未去,沒想到劉女士當天夜里就擰開了煤氣開關。
劉女士的單位同事反映,在這之前,她總說自己神經衰弱,晚上睡不著覺,白天沒有食欲,工作時頭痛,精神恍惚。
在劉女士的家里,還發現了一張看心理醫生的掛號單,但未見到有相關的診斷。當自殺案件發生后,公安人員在心理醫生的配合下,才真正了解了殺死劉女士的罪魁禍首是“精神性周末抑郁癥”。
專家點評:
長期兩地分居的夫妻可能有這樣的體會:莫名其妙的抑郁情緒,常常會伴隨周末等節假日闖入自己的生活,使人感到孤獨煩躁、心神不寧。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周末抑郁癥”。此癥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會病。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牛郎織女式的夫妻也在增多,如出國人員、外地打工族、異地做生意者。一到周末、節假日,看到周圍的人合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自己的焦躁情緒就愈加高漲,甚至會產生敵對心理。類似現象在一些特殊職業也時有發生,如海員、地質勘探、鉆井工人等,因工作性質所決定,休息日無規律,夫妻雙方離多聚少,倘若再加上工作環境不如意,心中不滿無處發泄,最后便形成心理重壓。當無法突破時,就會發生慘痛的悲劇。
“周末抑郁癥”嚴重地妨礙了人的智能、體能的發揮,也是多種疾病的根源。要想較好地解決,在周末、節假日可參照以下方法:
一、早起,寫封信或打個電話給遠方的伴侶。
二、和親朋摯友談談心。
三、外出旅游或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四、發展有益身心的個人愛好,看書看電視也行。
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六、郁悶時應去看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