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提醒,過節須有“節”,健康最重要。長假之后,許多人開始新的工作時,往往情緒低落,瞌睡連連,食欲不振,有時還伴頭暈頭痛,渾身不適。心理學家認為,由于人們對單調工作的厭倦和對不受拘束的節假日生活的留戀,到了重新上班時自然會引起這些現象。當然,從人的生理上來看,也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大腦松弛后,一下子緊張不起來,也要有個調度過程。所以,在節假日期間,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合理安排飲食起居,過完大假后,若感身體不適,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以消除“節日病”的困擾。
避免“節日病”,你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玩而不狂 健康人在狂歡后,特別是在通宵達旦之后往往會發生各種心律失常,其中以早搏和房顫最為常見;節假日飲酒過量,容易引起心臟疾患。所以,不要玩樂過度、飲酒過量,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更要注意。
睡而不過 節假日適當多睡一會兒,對恢復疲勞有好處,但不要“睡過了頭”。一個人如睡覺過多,會嚴重削弱自身運動的積極性,導致肌肉緊張與心臟收縮力降低,許多組織機能易發生改變,使機體的新陳代謝受到破壞,常見的肥胖癥也往往會接踵而來。
吃而不貪 節日期間不宜大吃大喝,要學會多餐少食,防止消化不良引起疾病或食物中毒。多吃清淡食物,忌過飽;飲酒宜選低度酒,忌酗酒;忌多食油炸及熏烤類食物。
動而不累 節假日旅途路程不要太遠,起早摸黑、長途跋涉、登山爬坡,會令人疲憊不堪、渾身酸痛,甚至步履艱難,這也會影響節后工作的狀態。
此外,上班后的開始幾天,一般不要安排重點工作,讓大腦和生理逐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