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保健
冬天須防“暖病”
冬季的嚴寒常讓人縮手縮腳,很多人想方設法取暖,比如蜷著身體蒙頭大睡;空調大開,足不出戶,等等。其實,過度的保暖并不可取,以“動”防“凍”才是上策,來看看《北京青年報》是怎么說的吧。
《康復》提示:
⒈蒙頭睡覺對健康是有害無益的,一則被子太厚會壓迫身體,不能使身體在睡覺時徹底放松,同時太厚的被子也會壓迫心臟等臟器,影響健康;二則會因被窩內二氧化碳等廢氣逐漸增加,阻礙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同時,也可因被窩內缺氧而誘發心腦血管病。
⒉冬季很多人緊閉門窗、足不出戶。但這卻導致了室內空氣流通不暢而變得污濁不堪,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干痛、胸悶不適等癥狀。“三分饑寒,七分溫飽”的古人經驗是非常有道理的。倘若保暖過度,容易使機體的調節和適應能力、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發一些疾病。
⒊冬天的陽光非常溫暖,每天曬會兒本是好事,有利于機體對鈣質的吸收。但曬太陽也要有個度,時間過長則對身體有害無益了。因為日曬過長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誘發許多疾病。嬰幼兒皮膚嬌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陽光下久曬。
⒋越是寒冷,越應多運動,運動可以驅除寒冷,還能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冬季運動可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戶外方式,也可在室內健身場所進行跳操、打乒乓球、保齡球等活動。但老年人一定要量力而行,凡活動幅度過大、運動量過強的運動項目均為不宜。
攻克冬季皮膚瘙癢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會發生皮膚瘙癢。但是,和一般的皮膚病不同,這部分患者的皮膚既不紅又不腫,就是瘙癢難耐。如果用熱水洗滌之后,癥狀會有所好轉,但過不了多久就故態復萌。該怎么辦呢?不妨看看《解放日報》給你介紹的方法。
《康復》提示:
⒈冬季由于皮膚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使皮膚失去潤滑保護作用而顯得干燥。而在寒冷的季節,干燥的天氣又使皮膚粗糙,甚至表皮脫落,使皮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所以瘙癢癥在冬季更易發生。
⒉冬季洗澡不宜過勤。一般每周2至3次即可。如果需要每天洗澡的話,則水溫不要太高,在38攝氏度以下為宜,洗浴時間也要縮短。盡量少用浴液和香皂。即使要用,也不宜使之在身體上停留的時間過長,要及時沖洗干凈。洗澡后可以涂抹一些能防止水分蒸發的膏霜,用以鎖住皮膚水分。瘙癢難忍時,不要用手抓搔,過度抓搔會使皮膚苔蘚化;也不要用熱水燙,因為毛細血管擴張會加劇皮膚干燥的程度,使瘙癢加劇。可用浸了涼水的毛巾冷敷來緩解瘙癢癥狀。
⒊瘙癢癥患者可以多吃些具有養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專家介紹,可每周吃1次~2次食療方。如首烏潤膚湯,取何首烏、烏梅、玉竹各30克切片,新鮮豬皮300克,加清水、鹽、蔥白,煮沸后,用文火煨一個小時左右。此方有養陰、潤膚、止癢功能,可預防冬季皮膚干燥、皮脂減少。又如丹地冰糖粥,取丹參、生地、枸杞子各30克,煮沸20分鐘后去渣,加糯米100克煮粥,粥成加冰糖。該方有涼血、養血、養陰、潤膚功能,可預防肌膚干燥、瘙癢。
⒋冬季有皮膚病的人飲食宜清淡,少吃牛羊肉和蔥蒜辛辣食品,少喝酒和濃茶、濃咖啡。平時要多吃水果、蔬菜,給皮膚補充足夠的水分和維生素。
⒌冬季穿著不當也會引起瘙癢。現在不少人喜歡穿化纖的彈性內衣、保暖內衣,感覺很舒坦。但在脫內衣時會出現靜電現象,也易引起皮膚瘙癢。冬季內衣最好選擇純棉、蠶絲、棉麻、絲麻等天然織物,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新買回來的內衣,特別是經過防縮處理的內衣,一定要洗滌后再穿,避免可能殘存的有害物質對皮膚的傷害,出現瘙癢等癥狀。
調整被窩“小氣候”
冬季最溫暖的地方要數被窩了,但是,如果說被窩也有其適合的“小氣候”,你相信嗎?近期的《合肥晚報》就給您推薦了被窩的“技術參數”。
《康復》提示:
⒈環境溫度——20攝氏度~23攝氏度。在20攝氏度以下人就會因冷而蜷曲身軀并裹緊被子,但超過29攝氏度就會蹬被子。
⒉被窩溫度——32攝氏度~34攝氏度。被窩溫度在32攝氏度~34攝氏度時人最容易入睡。被窩溫度低,需要長時間用體溫焐熱,不僅耗費人體的熱能,而且會推遲入睡時間或造成睡眠不深。
⒊被窩濕度——50%~60%。人在睡眠中因汗液蒸發,被窩濕度常常高于60%,使皮膚受到刺激,影響睡眠深度。因此,被褥要經常在陽光下晾曬,以保持干燥。
⒋被窩氣流——0.2米/秒。一般來說,只要睡眠時被子沒有裹成“筒狀”,被子與身體間有一定的空間,并且在肩以下墊被與蓋被間留1處~2處小小的縫隙,基本上就可達到令人體舒適的“微氣流”標準。
⒌被子厚度——3千克。被子過輕,達不到隔熱、保暖的效果;過重則壓迫胸部,導致肺活量減少,易做噩夢。
健康吃羊肉
按照中醫的觀點,羊肉是暖性的食物,很適合冬季食用。但是,在食用上很有講究,和其他食物搭配得當可以給人體帶來很多好處,但若貪食無度則危害無窮。《北京青年報》的相關文章讀來肯定大有裨益。
《康復》提示:
⒈羊肉具有溫補作用,最宜在冬天食用。但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⒉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這樣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豆腐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功效。
⒊做羊肉的時候,調料的搭配作用也不可忽視。最好放點不去皮的生姜,因為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止痛祛風濕之效,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膻味。烹調羊肉時應少用辣椒、胡椒、丁香、小茴香等溫辛燥熱的調味品;可以放點蓮子心,取其清心瀉火之長。
⒋不宜同時吃醋。許多人吃羊肉時喜歡配食醋作為調味品,吃起來更加爽口,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羊肉性熱,功能是益氣補虛;而醋中含蛋白質、糖、維生素、醋酸及多種有機酸,性溫,宜與寒性食物搭配,與熱性的羊肉不相適宜。
⒌不宜馬上飲茶。因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馬上飲茶,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
⒍肝炎病人忌吃羊肉。羊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促使一些病灶發展,加重病情。另外,蛋白質和脂肪大量攝入后,因肝臟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致使肝臟負擔加重,以致舊病復發。
冬季房事有講究
春節長假處于隆冬季節,房事時有諸多講究,稍不注意就會損害健康。近期的《新聞晚報》就給你提個醒。
《康復》提示:
古人養生講究“合天時,順地利”,冬季應“藏而不泄”,所以此時性生活應掌握分寸,否則容易影響身體健康。那么,怎樣才能不影響健康呢?一般應注意3點。
⒈注意防寒保暖。由于氣候寒冷,如果房事中隨心所欲,不注意防寒,身體抵抗力會降低,這樣最容易感冒,對健康有害。所以,一定要保暖防寒,以免感冒。
⒉注意避免酒后行房。新春佳節喝酒應酬是常事,酒一入肚,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使人有熱烘烘的感覺。而酒后行房則是不可取的,因為酒精是一種性腺毒素,過量飲酒可使性腺中毒,血中的睪丸酮水平降低70%~80%,易使男子發生陽痿不育。酒后懷孕對胎兒有害,影響優生優育。
⒊注意控制性生活頻率。性生活的頻率應因人而異,年富力強的人可多一些,年老體弱的人應少一些,有嚴重疾病的則應暫時禁忌。性生活的次日,雙方身心愉快,精力充沛,即說明頻率是合適的。如第二天感到疲乏、頭昏眼花,甚至畏寒怕冷,這就說明過于頻繁。總之,以自己的感覺來判定頻率是最合適的。
節日遠離“狂歡綜合征”
春節長假期間,很多人的生活規律被徹底打破,幾乎是日夜顛倒。殊不知,一時的快活帶來的卻是無盡的麻煩。怎樣對付“狂歡綜合征”呢?《新聞晚報》給你支了幾招。
《康復》提示:
⒈現象一:喝冰鎮飲料導致胃痛、腹瀉。對策:濕熱傷胃,對一些出現嘔吐、腹瀉的,建議服霍香正氣片;治療飲食損傷癥,可用紅棗赤豆糯米粥保養脾胃,其中紅棗補脾胃,赤豆利濕熱,如果是飲酒過度,可多放些赤豆,如果是冰飲料喝太多,增加紅棗分量。這種保健粥既能熬成粥,也可單獨喝其米湯。在嘔吐、胃痛厲害時,可先喝一點紅棗赤豆糯米湯,再服正氣片。如果飲料中冰塊加太多,本來體質又比較虛寒的人,可用生姜3片~5片,或搗爛絞汁,或含口中吐渣咽汁,可去胃寒。經期女性飲冰水、冰酒引起不適的,可用紅糖、生姜泡茶,驅寒活血。如果因為暴飲暴食導致便秘的,可以通過增加運動或自我腹部按摩來增強腸蠕動。不管是便秘還是腹瀉,游泳都是一項非常有效能緩解癥狀的運動,一些瑜伽動作也能起同樣的效果。
⒉現象二:熬夜上火誘發口腔潰瘍。對策:口腔潰瘍的,可服一些六味地黃丸或知柏地黃丸,如果有虛癥,可用一些黃芩、黃芪。日常保健,可用蓮心、金銀花、菊花泡茶喝,或多吃綠豆,清熱解毒。陰虛火旺的,還可以用一些常見的中藥材泡茶或煮水喝,不妨取金銀花9克,綠豆衣9克,黑豆衣9克,生甘草6克,熟地9克,以上藥材補腎陰虧,并清肝火。牙齦出血的,可以用菊花、金銀花泡茶喝,消炎而不傷胃。一些較輕的癥狀,如咽喉腫痛,可用3枚胖大海、3克玄參、3克菊花、6克石斛、3克玉竹泡茶喝2至3天,養陰護嗓。脾胃不好的,可以加一些山楂、麥芽。臉部生暗瘡的,可以加入白芷、白術泡茶喝。根據個人體質不同,可放入生地、太子參等養陰清熱,或放入陳皮幫助消食。如果上火是由于飲食熱量太高、過分油膩引起,還可以服一些桑菊飲,或用桑葉、菊花泡茶或煮水喝,或用萊菔子3克~5克煎湯服用,治療脹氣。
國外醫學新知
過度補充維生素E于健康無益
一股補充維生素的熱潮似乎方興未艾。確實,適量攝入一些維生素的制劑對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凡事都應有個度,有時,過量補充某些維生素并不能給人體帶來好處。美國心臟學會的一項研究成果就給長期服用維生素E的人敲響了警鐘。
《康復》提示:
⒈最近在美國新奧爾良召開的美國心臟學會會議上,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比較研究了每天補充維生素E400個國際單位或更多的人、每天補充最多200個國際單位的以及不額外補充維生素E的人群,結果發現:補充維生素E越多的人,其健康越容易受到損害;那些不額外補充維生素E的人,相對而言,健康便不易受到影響。
⒉大多數復合維生素片通常含35~4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E,這對健康也許會有些微的“益處”。但是,如果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E,服藥補充便毫無必要,因為堅果、食用油、全谷食物和綠葉蔬菜中都富含維生素E。實際上,美國心臟學會在其藥物指南中早已指出,維生素E沒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最近的研究還表明,維生素E和降膽固醇藥互相沖突。
每天吃一個蘋果可預防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是一種令人頭疼的疾病,治療起來非常棘手,目前仍沒有有效的方法。但是,醫學科研在這一領域并不是毫無進展,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的成果就給老年人帶來了福音。
《康復》提示:
⒈這個研究小組用老鼠做了一個實驗。把老鼠的腦細胞分別浸到櫟精(一種強效抗氧化劑)或維生素C的溶液中,然后比較兩類老鼠腦細胞,結果發現:浸過櫟精的老鼠腦細胞抗氧化能力明顯增強。
⒉抗氧化劑是一種化合物, 能抵抗陽光輻射、化學反應以及日常生活壓力所產生的自由基造成的損傷,櫟精就是抗氧化劑的一種。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表明,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新鮮蘋果里含有的櫟精是最好的,而紅蘋果又比黃蘋果和綠蘋果含有更多的櫟精。所以,對于患老年癡呆癥的患者來說,蘋果是幫助治療的最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