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擔心女兒是同性戀
謝女士最近十分憂心,而這擔憂是從一個月前無意間聽到女兒和同學打電話開始的。那是一個周末,女兒照例和她的同窗好友通電話。兩個小姑娘聊得十分投機,可說著說著,女兒竟然稱呼好友為“老婆”,這可讓謝女士大吃一驚,孩子該不是心理上有什么問題吧?從那以后,只要女兒和同學打電話她就躲在一旁偷聽。一段時間的“地下工作”搞下來,結果讓謝女士更加害怕,原來女兒竟然有九個老婆!“這怎么得了?這不是同性戀嗎?”謝女士心里直犯嘀咕。于是,她“變本加厲”地監視著女兒的一舉一動,生怕孩子做出什么越軌的事情。
在惴惴不安中,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又到了女兒參加學校秋季運動會的時候。這可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絕佳觀察“時機”。這天上午,謝女士請了假,匆匆趕到學校,進門前還在超市里買了幾瓶飲料當作“道具”。女兒是班里的活躍分子,運動會這樣的活動自然是她大顯身手的機會。謝女士一眼就從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認出了她,不過沒有直接迎上去,而是站在一棵大樹下遠遠地盯著。女子組100米跑馬上就要開始了,各班的參賽選手已經站到了起跑線上。謝女士發現里面就有那次和女兒通電話的小穎,而女兒則在小穎的身邊噓寒問暖,時不時地還摸摸小穎的臉。比賽就要開始了,小穎把外套脫了下來交給女兒,接著竟然和女兒擁抱了一下,兩個人還說了些什么,似乎充滿了“柔情蜜意”。發令槍響了,運動員們開始飛奔起來,而女兒則在邊上大聲喊著:“李穎加油!老婆加油!”聽到女兒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大呼小叫,謝女士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芭畠赫媸峭詰?,女兒居然是同性戀!怎么辦?”她覺得腳下的地面似乎搖晃了起來。
晚上回到家,謝女士把女兒叫到了自己的房間,嚴肅地提出了她所擔心的問題。沒想到女兒聽了之后哈哈大笑?!澳闾贤亮耍∥覀儗W校里都這樣,我的‘老婆’不光有小穎,另外還有八個呢!”女兒滿不在乎地說:“其他女生也都一樣,不是別人的‘老公’就是‘老婆’,這有什么好擔心的呢?哦,我知道了,你肯定以為我是同性戀。那我告訴你,絕對不是!你不用害怕。”聽到女兒這樣的表白,謝女士的心稍稍放寬了些,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一個人怎么會把心底最真實的想法毫無保留地袒露給別人呢?她這么說別是安慰我的吧?不行!周末一定要帶她去看心理醫生?!?/p>
追尋問題的本質
謝女士帶著女兒來到筆者處進行心理咨詢。在和小姑娘的交談中,我發現了事情的原委。原來,謝女士的女兒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而且在和陌生人交往時一點也不像一般女孩子那樣害羞,非常落落大方,在這一點上,頗有點男性的特質。因為這,同學們都選她做班長。而她也不辜負同學對她的期望,把班級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次,在校一級的黑板報評比中,因為統計錯誤,他們班沒有獲得一等獎。一般人也許根本不會想到問題出在計分上,只會認為是自己“技不如人”,但她卻不同,非常自信地認為自己一定是一等獎,肯定是分數算錯了。她毫不膽怯,一個人跑到校長室去和校領導交涉,還要求查看記分冊,校長也被她的氣勢給“鎮”住了。在她的努力下,榮譽終于回到了他們班級。這一件事更加穩固了她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連男同學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氣和膽略。于是,一些平素膽子小的女生就開始和她親近,從她那里獲得了許多幫助,漸漸地,她們開始在心理上依戀她,最終成了她的“老婆”。孩子們之所以這樣稱呼,完全是尋求一種保護和被保護的心理。
知道了緣由,謝女士不再擔心了。其實,孩子們之間這樣稱呼,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而是應該探究隱藏在稱呼背后的實質。那些扮演“老婆”角色孩子的家長,倒是應該努力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增強其處事能力,使之擺脫依賴心理,這可說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