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一場圣誕狂歡晚會和持續到第二天中午的昏睡,就可以仁至義盡地打發掉2004年,沒想到一場接踵而至的海嘯讓全世界都亂了陣腳。出了這事愈發覺得地球人應當早點向外星移民,因為地球實在太小,隔壁阿婆手忙腳亂地打聽她在普吉度假的兒子的下落;辦公室的秘書緊張查詢近兩天是否有出差去南亞的同事;我的老板在新年的祝詞中附上了捐款的熱線電話和銀行賬號;寫字樓大堂的捐款箱前兩天的主題還是失學兒童,轉眼就換成了“救助海嘯災區人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直接把錢匯到指定的銀行賬號了,總之我在捐款箱里看到的最大面額就是50元,而且很容易就被淹沒在10元和5元的散票里。老實說就算人家沒有額外匯更多的錢,我也能理解:進來的工資還是那么少,把它高尚地花出去的由頭卻越來越多。印尼的海嘯該不該捐款?失學兒童該不該救助?殘疾人是不是應該得到我們更多的關照?這樣算下來, 工資至少得翻一番才不至于厚此薄彼,但殘酷的現實是你永遠沒法在加薪理由里寫上:1.南印度洋發生海嘯。2.安徽阜陽出現假奶粉。3.河南煤礦塌陷……另一個,只要你捐的錢合法, 出手之前都應扣過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你實際支付的要比你捐贈的更多。
正因為遺憾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看到新聞報道馮小剛坐鎮捐款現場,大腕們幾天之內匯聚了134萬元人民幣;劉德華倡導香港藝人進行義演,一場演出募捐了百萬港幣,就由不得人感慨:做有錢人真好!團結就是力量,有錢人團結起來那就是原子能量。雖然電視里成天安慰像我這樣的人:“捐多捐少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心意。”我還是有理由相信:換成是我饑寒交迫,如果你只能提供給我方便面和口罩,我就有理由對能給我熱飯和帳篷的人心存更多的感激;錢多錢少都可以拿來行善,但50塊錢只能讓我資助一個山區兒童一個月的學費,幾千萬卻讓李嘉誠修建了美麗如花園的汕頭大學。
現在有錢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難怪像《窮爸爸,富爸爸》這樣的致富奇書總能賣到洛陽紙貴。有一本類似的書分析為什么窮人之所以是窮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有錢人那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鴻鵠大志。汲取這本秘笈的精髓,如果要想富,我最好每天早起就對著鏡子大吼幾句“百萬富翁,寧有種乎?”這樣吼上一個月的結果不外乎有兩種:1.我真的成了有錢人。2.好心的鄰居叫來救護車,直接把我送精神病院。前者的可能性不是全無,但如果這種概率都能發生,我就得做好一天之內被雷連劈兩次的準備。
所以說,要想有錢,除了有求富的意愿,還得有路子。以前聽人說,“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未免太過片面;新交規出臺以后,不清不楚的責任都得司機承擔,無形中助長了某些尋釁滋事者的勒索之風,于是又聽人說“要致富,上馬路”,這是氣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發財的道路應該合理、合法、有效率、而且能持續。如果我走的不是旁門左道,這個社會就應該足夠寬容,容得下我發財的路子;白菜種得泛濫成災的時候, 能讓我養長毛兔;我想正經開個公司,就別讓我在三天之內,跑幾十個單位,蓋幾百個章。我要實在想不出路子了,這個社會最好還能給我指引一下方向,創造一些條件。民富才能國強,老百姓有錢了,對社會、國家都有好處。新年伊始,我對未來的想法很是樸實無華:所有為人父母的,都能讓孩子食用得起優質奶粉;萬一再有什么地方出點天災人禍,我們的鏡頭里不再有下崗女工捐生活費的辛酸鏡頭。“有錢日子才好過,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世界上的某些真理,要透過慧眼才能參透,另外一些,則通過錢眼就能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