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味甘,性平。具有寬腸通便、生津止渴、補(bǔ)脾益氣之功效。
1.便秘:紅薯150克,黑芝麻20克(炒熟研碎),玉米面50克。同煮粥食。早晚各1次。
2.遺精、淋濁:紅薯粉適量,開水調(diào)服。早晚各1次,連服3~5天。
3.夜盲癥:紅薯葉90克,豬肝120克。水煎,飲湯食肝。每日1劑,連服3天。
4.咳血、咯血、便血:干紅薯藤30克,仙鶴草15克。水煎,取汁代茶飲,可很快止血。
5.急性腸胃炎:干紅薯藤30克,干桃花15克。水煎取汁溫服。每日2~3次。
6.胃潰瘍:紅薯250克,黨參15~20克,白茯苓10~20克,生姜3~5克,粳米100克。先將黨參、姜切薄片,把茯苓搗碎,共浸泡半小時(shí),以沙鍋煎取2次汁,合并后分早晚兩次與紅薯、粳米煮粥食用。
7.糖尿?。乎r紅薯葉50克,冬瓜100克,切碎,加水燉熟食用。每日1劑,療程不限。
8.動脈粥樣硬化:紅薯250克,蜂蜜30克,糖桂花少許。先將紅薯洗凈切片,入鍋加水1000毫升,煮約30分鐘,再加入蜂蜜和糖桂花。離火,當(dāng)早餐或點(diǎn)心吃。每日服2次,每次1碗。常食。
9.干眼?。乎r嫩紅薯葉100克,羊肝90克。嫩炒當(dāng)菜吃,每日1次,連食10天。
注意:紅薯不宜生吃、空腹吃和暴吃。否則會腹脹、返酸。
據(jù)《民族醫(yī)藥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