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苗在局后勤處工作了近二十年,當初那個花枝招展的少女,如今已經是年近四十的中年婦女了。雖說老公只是個一般的國企干部,可他對自己體貼有加,一個正在讀高三的兒子更是成績優異、乖巧聽話,小日子算是過得有滋有味。
可就在這幸福的時刻,一件不幸的事情卻發生了,局里的后勤工作全部分配給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后勤處的工作人員都要下崗。說實在的,面對這一紙決定,她真是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
田苗拖著疲憊的步子回到了家,看著不明內情的兒子和丈夫臉上依舊幸福的表情,她真的不忍心將這個殘酷的事實告訴他們,幾經猶豫,她選擇了沉默。
第二天,為了不讓家人發現她下崗的事情,她還是裝作什么都沒發生過似的,早早地出門上班。可她已經無處可去,只能獨自飄蕩在大街上。幾個星期后,在朋友的幫助下,田苗終于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一家企業做庫管。
雖然工作的內容和她以前的工作差不多,可性質卻已經完全不同。在企業里,效率就是效益,因為對業務還不是很熟悉,她常常忙得團團轉。可就算是這樣,還是不小心發錯了幾件貨,為此,老板沒有口下留情,而是狠狠地教訓了她一頓。這讓田苗覺得委屈不已,想當初,她在局里的時候,都是別人求著她辦事,就算有什么沒做好,人家也不會說什么難聽的話。田苗難過地想,也許自己真的無法適應這個社會了,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后可怎么辦啊?
下班的時間到了,老總卻告訴大家,今天有筆大單子要趕,大家都得加班,田苗自然也不例外。待田苗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鐘了。看著田苗一臉的疲憊,丈夫沒有句安慰的話,反而疑惑地問道:“你們這種事業單位還加什么班,你這段時間也不知怎么了,總是心事重重的。”面對丈夫的不快,田苗只能緘口不言。這時,恰好兒子進來告訴她學校要交錢。本來就心煩的田苗這下心里積壓的郁悶終于爆發了,她大聲地對兒子嚷道:“錢,錢,錢,你成天就知道要錢,我已經下崗了,賺不到錢了。”兒子和丈夫都被她的反應嚇了一大跳,不知所措的兒子委屈地跑了出去。
整個家庭因此而陷入了一種陰沉沉的氣氛中,兒子的成績也因此而一落千丈。俗話說,屋漏偏逢連陰雨,就在這個時候,丈夫因為擔心田苗,在車間工作時,思想一下子走了神,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也摔成了骨折。接著,兒子的高考成績下來了,成績考得不太好,要想讀上理想的學校,還要交上一大筆費用。
田苗自責地想,都怪自己下了崗,才讓家里出這么多的事。她成天這樣想著,心神不安,覺也睡不好,總夢見丈夫和孩子在責怪她。因為晚上沒休息好,在工作中注意力總是集中不起來,丟三落四的,大腦就像生了銹一樣,想不起問題,有時甚至是一片空白。
因為沒有那么多的錢供兒子讀好一點的學校,只能任由兒子按分數分到了一個差一點的大學。接到錄取通知單的那天,丈夫責怪兒子怎么考得那么差。沒想到兒子脫口而出道:“這都是媽媽害的。”
孩子的話只是無心之言,可田苗的心里卻像針刺般難受。她本來就充滿內疚和痛苦的精神開始崩潰了,她覺得活得太累,一時間,她想到了死,幾次想服下安眠藥了此一生。但她想到了還未成年的孩子,還有疼愛自己的老公,又有些舍不得了……
懷著這種心態,田苗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身體也越來越多病,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覺得全身冰涼、四肢無力,連月經也有好幾個月沒來了。
專家發言:田苗是患上了一種叫做“伴有抑郁情緒的適應性障礙”的心理疾病。這是很多下崗工重新就業后最常出現的心理障礙之一。這些下崗職工多半在原有的工作環境工作多年,適應能力較差,因為突然脫離原有環境,重新面對新的工作,自己還固守著舊的工作理念,而這又不被新的環境所接受,成了社會學家所稱的“邊緣人”。由于難以適應新的文化群體,有些人就會出現心理危機,導致壓抑、孤獨、憂郁等現象,少數人甚至出現更嚴重的精神障礙。田苗就是在新舊兩種環境的沖突中找不到適應點,因而產生了劇烈的心理沖突,因為缺乏有效的心理調適,長時間不能走出困境,最終導致了嚴重的精神抑郁狀態。
專家建議,對于這種再就業人員,應對這種環境改變后的“邊緣狀態”有所了解,并做好成為“邊緣人”的心理準備,不至于出現邊際狀態時引起連鎖反應而加重應激。對于田苗這樣已經患上心理疾病的情況,應積極到醫院進行咨詢或治療,盡早地度過這段心理危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