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也叫“軟暴力”,作為一個解釋某種社會現(xiàn)象的新名詞,近年來頻繁出現(xiàn)于各大媒體和人們口中。中國離婚網(wǎng)(www.lhabc.com)站長、著名律師柯直認為,“冷暴力”一般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出現(xiàn)矛盾而又找不到調(diào)和的方式時,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對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靈上受到嚴重傷害的行為。在形形色色的“冷暴力”事件中,“家庭冷暴力”是最典型也最早引起社會關注的,因此“婚姻冷暴力”也漸漸被提上法制議程。
跟毆打等暴力方式不同,“冷暴力”主要集中在精神方面,明顯特征是刻意地對對方冷淡、輕視、放任和疏遠。也有人把“冷暴力”叫做“軟傷害”,這也指出了“冷暴力”的傷害性。而事實上,這種精神虐待已經(jīng)不僅僅存在于婚姻,它已遍布于整個社會的人際群體和社交活動中。如“辦公室冷暴力”、“社交冷暴力”、“教育冷暴力”等都在頻頻發(fā)生,并且這種現(xiàn)象給人造成的也并非只是心理的傷害,長久遭遇冷暴力導致的心理抑郁,會嚴重損害承受者身體的健康。也由此,“冷暴力”正逐漸成為現(xiàn)代人健康的新殺手,它的產(chǎn)生根源,常見于哪些人群,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如何防范和改善……都正在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個案一:“辦公室冷暴力”,看不見的殘忍
被采訪人:張鵬程 男 40歲 某合資企業(yè)職員
采訪形式:電話訪談
如果不出現(xiàn)“冷暴力”這樣三個字,我還真的很難解釋和頂頭上司陳經(jīng)理的關系。三年了,我做過各種努力,可是他對我的冷漠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越發(fā)地變本加厲。
算起來,我和陳經(jīng)理其實沒有什么大矛盾,剛開始時工作關系一直都很融洽。三年前的一次工作會議,因為一個新方案我們產(chǎn)生了分歧,當場爭執(zhí)起來。會議結束后,我去他的辦公室想解釋一下,可是他卻看都不看我就走了出去,經(jīng)過我身邊時,他還故意碰了一下我的身體,碰得我踉蹌了一下,好像我是個障礙物。我安慰自己說他在氣頭上。誰知從那天起,他再也沒有跟我說過一句話,工作上的事情也再不向我交代。我的客戶來到公司,他刻意讓其他人接待,將我冷落在一邊,甚至工作會議有時也不讓我參加。有一次公司集體宴會,他在席間向每個人敬酒,只把我晾在一邊。這種工作的冷落讓我很長時間在單位無所事事,成了一個多余的人。為了改善關系,我通過其他同事甚至讓領導邀請陳經(jīng)理一起坐坐,但都被他拒絕了。更讓我氣憤的是,有一次有個客戶打他的電話找我,他竟然說“我們公司壓根兒沒有這個人”。
漸漸地,我變得壓抑而沉悶,在公司很少說話,集體活動也不再參加。前段時間我開始頻繁地胃痛,去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說是長時間的氣滯淤心所致。我想這樣下去不僅心情會越來越郁悶,身體也會垮掉的。“冷暴力”,這種折磨是無形的卻是殘忍的。
個案分析:
張鵬程先生所遭遇的情形并不少見,它多存在于上下級之間,也間或在同事之間發(fā)生。上下級之間的摩擦,同事之間的糾葛,都可能導致這種“辦公室冷暴力”情形的發(fā)生。社會心理學研究指出,因人際關系反應傾向不同,表現(xiàn)為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zhì),包容欲求弱的人反應特質(zhì)為排斥、對立、疏遠、回避、孤立,包容欲求強的人則正好相反。這就構成了人際交往需要的強度差別。本案中的陳經(jīng)理有顯著的狹隘心理,張先生因長期飽受譏諷、漠視甚至于停止日常接觸等逆向刺激,使得精神上飽受折磨,心理上壓抑、郁悶。而人處在情緒低落和消極期間,身體的消化、免疫、思維、代謝等功能都將受到損害。這種郁郁寡歡的心理最終帶來軀體化障礙胃腸神經(jīng)癥。
心理解困:
首先,張先生可退而避之,申請調(diào)離該部門或另換一份工作,脫離這種不利因素的惡性循環(huán);其次,要尋求心理治療,采用各種松弛療法結合“精神療法”,在精神上放松對這件事的緊張程度,并適當?shù)嘏湟钥挂钟羲幬镏委煟辉俅危囵B(yǎng)良好的情緒,遇上不順心的事、難事不憂心如焚,養(yǎng)成豁達開朗的性格保持樂觀無憂的心境;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多食用一些能讓身心愉悅的食物;保持好的睡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對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十分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平時工作中除了工作關系,我們還要更多地去了解身邊的人,了解他們的性格和性情,以避免工作中產(chǎn)生一些方式不當?shù)哪Σ粒婪丁袄浔┝Α爆F(xiàn)象的出現(xiàn)。我們應該了解人際交往的受益與否與人際交往的技巧密切相關,作為當權者,最大的滿足莫過于自己的工作業(yè)績得到下屬或他人的肯定,因此,下屬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時,更要講究發(fā)言的技巧性和側重點。首先,要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氛圍,如對上司的作為給予熱忱的贊美,使其獲得心理滿足上的認可,再以點綴或錦上添花的方式,避免鋒芒逼人的正面沖突,減少諸多不愉快。
個案二:如此的冷漠,是我難以承受的傷害
被采訪人:曉燕 女 32歲 超市出納員
采訪方式:面對面
因為工作關系,我每天都要和單位的關系銀行打交道,幾乎有一半時間,會碰上那家儲蓄所的員工陳萍,這已經(jīng)成了我生活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我和陳萍是高中同學,曾為了一點小事鬧過矛盾。畢業(yè)后很多年不見了,沒想到半年前,我做了出納,去儲蓄所存款時又碰到了她。當時我有點尷尬,主動同她打了招呼,她卻壓根兒像不認識我一樣,只是公事公辦地把款子接過去,清點完后卻隨手把幾張百元鈔票扔了出來,說太舊了不能再使用。那幾百元錢雖然舊了點,但完好無損,我剛要分辯,可透過玻璃看著她冷若冰霜的眼神,我忽然明白了,她是故意的。
克制著氣憤,我拿出自己錢夾里的幾張錢將那幾張舊幣替換了。她冷笑一聲處理完業(yè)務,把存折甩到了小窗口內(nèi),我伸過手去卻拿不到,她卻端著杯子站起來接水去了。后面辦理業(yè)務的人在催我,說話很不好聽,當時我委屈得眼淚差點掉下來。
以后,幾乎隔天我就會和陳萍打一次交道,存款時還好說,無非是冷眼奚落,無非是那點小刁難,可是到了取款的時候,真是苦不堪言,她總在刻意拖延我的時間。有次我取10萬元錢,她給我的全部是十元的鈔票,并且很散亂。我當時真想賭氣去找儲蓄所領導,可是如果我說她是刻意報復我,會有人相信嗎?而我好不容易從一個售貨員做到了出納,如果為了這件事找領導調(diào)換工作,只怕非被開除了不可。現(xiàn)在每次去存款取款,走到儲蓄所門口我都不寒而栗,會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寒冷,從心里冷。工作的快樂漸漸離我而去,我開始失眠了……
個案分析:
曉燕的遭遇雖然也屬工作關系,卻可以歸結到“社交冷暴力”的行列。顯然,陳萍是個報復心極強的人,耿耿于懷多年前的小恩怨。作為一個銀行工作人員,她不可能采取指責謾罵的方式來發(fā)泄,所以利用工作之便來侮辱對方,讓曉燕在原本平常的人際關系中,承受了委屈和痛苦。
德國心理學家柯勒曾提出“反震心理”,即個體心理面對較為大的刺激時會做出與刺激相符的能量反應。一個人的心理韌性好,就會有適應的心理調(diào)整,否則會爆發(fā)不良的心理禁錮。人的交情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相互協(xié)作與支持理解基礎上的。本案中的施虐人有明顯的偏激、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這勢必引發(fā)弱方情緒失控。而曉燕因工作關系處于有求于人的弱勢地位,加上本身社交經(jīng)驗不足,不能尋求更好的“解凍”方式,導致心理變得異常脆弱,常處于孤苦狀態(tài),最終發(fā)展成場所恐懼癥——害怕去陳萍所在的儲蓄所,這就導致了她們之間關系的冷漠。
心理解困:
首先,曉燕應尋求積極有效的和解方式,利用各種“第三者”傳達自己的心音,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其次,可以通過向親友傾訴,緩解心理壓力,以抵抗不良或病態(tài)心理的延續(xù)。第三,在心理治療方面,可以利用“系統(tǒng)漸進療法”起到一步步克服和減輕負面情緒的作用。最后,要時常保持這樣一種心態(tài):“我這樣做,并沒有喪失什么。”平時多想想假設自己原本就和“她”素不相識的交際狀態(tài),不要刻意地去認定彼此間的矛盾,甚至可以采取對這種情形的漠然,讓自己的內(nèi)心保持積極有效的調(diào)適,增強自信心。如果這種情形的確無法改善,那么應該講出實情取得領導的諒解,調(diào)換工作或者由單位和對方單位溝通,也可以直接找對方領導把事情講清楚,維護自己被尊重的權利。
個案三:這種傷害,讓我的生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被采訪人:陳建 男 36歲 縣直機關干部
采訪方式:面對面
這件事已經(jīng)成了我的心病了。半年前單位派我去鄉(xiāng)鎮(zhèn)扶貧,在融資過程中結識了一個私企的王老板,有意投資一家大型食品廠,所以被我奉為座上賓。考察之后,王老板決定投資。這本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但自那以后,王老板就開始不斷地指使我東奔西跑地辦一些瑣碎的事情,為了工作進展,他的要求我都盡可能一一滿足。誰知隨后,他的私人生活問題也都開始交給我打理,每天早上讓他的秘書送張菜單給我,要我去買菜然后做好,衣服也送過來要我洗……因為資金還未到位,縣里領導又催得急,我雖然有莫名的氣憤,卻只能忍著。王老板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了,有一次竟讓我騎著自行車去10公里外的縣城,給他買他愛吃的燒雞。我氣不過去找他,他閉門不見,電話也關機,但是讓秘書告訴我,他吃了燒雞后,第一筆資金就到位了。我忍著屈辱去給他買了燒雞,果然第二天,他劃撥了第一筆建廠資金。領導聞聽后趕過來祝賀。宴會上,除了對王老板的感激,領導也對我大加贊揚,而王老板更是頻頻向我舉杯,眼神里,有一種詭秘的揶揄。領導一再要求我把事情辦好,我是有苦難言。
之后王老板變著花樣的“折磨”并未停止。有一次我終于忍不住問他的秘書,為什么他要這樣待我,也許看我實在“可憐”,秘書嘆口氣說他就喜歡這樣對待有求于他的人……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又不能把工作推掉。真是應了王朔那個小說,我簡直過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日子,真怕等廠子建好,我也進精神病院了。
個案分析:
在某種情緒、某種氛圍或某種心理作用下,我們?nèi)绻磺宄卣J識到不同關系的人的不同實際接觸疆界,就不能掌握和改善人際關系的處境。本案中雙方是合作伙伴關系,不是上下級更不是主仆關系,對合作方的真誠關心與幫助是應該的,但不是無原則的遷就、放任、盲從。樂于替對方排憂解難的同時,把握一下合適的“度”,而不應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因陳建的“有求”,王老板才借機對他采取了“軟暴力”的折磨,以滿足內(nèi)心變態(tài)的指使欲和控制欲。而鑒于同樣的原因,陳建雖然生氣,卻還是選擇了委曲求全,更加導致了這樣一種“軟暴力”現(xiàn)象的惡性循環(huán),使得陳建的精神備受折磨。
心理解困:
陳建應認清王老板的“定勢錯位”傾向,是生意人常有的“貪婪心理”驅(qū)使所致。因此,在遇到超出協(xié)議之外的要求時,應不亢不卑地婉言拒絕,如用“我現(xiàn)在很忙,你的事我可以安排別人幫你……”之類的話搪塞。同時注意闡明雙方是互惠互利的關系,要各自擺正自己的位置,保持愉快的合作。避免淪入為蠅頭小利屈從奔波,將自己陷入情緒焦慮狀態(tài)。
陳建因被“精神虐待”導致的異常心理目前尚屬于不十分嚴重的心理障礙,但不及時糾正可發(fā)展成為依賴型人格障礙。解除焦慮情緒的關鍵首先是學會心理的自我放松和平衡心態(tài)訓練;其次是在治療中采用“習慣糾正法”,從根本上扭轉(zhuǎn)盲從,把不同的看法提出來,把自己的意見加進去,就會慢慢由聽從別人的轉(zhuǎn)為自做決定,提高自主意識。這樣,就不會陷入徹底的被動局面。
“冷暴力”群體特征:習慣于運用“冷暴力”對待他人的人,通常受過高等教育,尤其在白領階層中更是多見。因為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素養(yǎng),他們不會運用其他的暴力形式,如打架和謾罵,通常會選擇相對“文明”的報復方式,特征是:冷漠、疏遠、鄙棄、蔑視等方式的精神折磨和虐待。
“冷暴力”形成原因:善于使用“冷暴力”方式的人,除了性格普遍存在狹隘、自私、偏激、好勝、報復心強等自身缺陷之外,也和家庭教育、生活環(huán)境、成長經(jīng)歷和所處的社會地位有關。尤其性格孤僻的人,習慣把自己生活中承受過的傷害郁結在心里,在適當時候再把這種傷害以“冷暴力”的方式轉(zhuǎn)嫁于他人,并且意識不到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不去約束和克制,便作為主體導致了“冷暴力”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本刊提示:“冷暴力”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因為諸多原因,“冷暴力”的認定,暫時還無法形成相關法律。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法制的健全,必然會有合理的措施來杜絕和懲治。作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要尊重社會尊重他人,更要遵循法規(guī)遵守社會道德,不要成為“冷暴力”的制造者。在遭遇“冷暴力”時,更不要一味沉默和容忍,而是應該通過正當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要堅決拒絕“冷暴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完善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