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兩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49歲的男人,他的家族有心臟病史,他的父親和哥哥都在50歲時去世。于是,在他接近50歲的一段時間里,他百無聊賴,甚至萬念俱灰。他看不到希望,只覺得前途充滿了荊棘和恐懼。在50歲生日的前一晚,他突然發生了嚴重的心絞痛。他自己和家人一直擔心的事情終于還是發生了。送到醫院后,醫生在檢查中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他的整只左手臂有循環緊縮的癥狀,但他的心跳和血壓卻都是正常的,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他已經得了心臟病,但他的痛苦卻在持續著。醫生在詢問病人的既往病史和生活史后,分析原因是:由于一直擔心自己也會步父兄后塵得心臟病,他已不由自主地封鎖了左手臂的循環系統,在生日一天天臨近的暗示中,他的心絞痛隨之發生。
還有國外醫學界的一個醫案報道。有一位60歲的婦女得了頸部痙攣歪斜,就是俗稱的“歪脖子”,她感到自卑、羞愧。她說自從她和一個比她年輕的已婚男子交往后,她這樣的癥候已經持續5年了。5年間,她的頭部歪向右肩,方位難以固定,很痛苦,有時幾乎是寸步難行,她簡直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醫生為她做了生理回饋治療,將電極裝在她頭部右轉時會收縮的一塊左肩肌肉上,并請她放松那塊肌肉。當她按照醫生的要求做的時候,她的頭開始轉向正前方。大約4個星期的進展后,她又停頓了下來,再也沒有進步了。為了治療,醫生開始讓她回溯她生病的源頭。她以前做過各種治療:脊椎按摩療法、可的松注射、肌肉牽引術等。而醫生在這次治療的神經沖動記錄圖上發現了一個小小的尖形圖形,這說明是因她的某塊肌肉做了過度活動所致。原來,當年街坊鄰居發現了她的戀情后,她羞慚不安,再也無法正眼面對他們,這就是造成她生病的原因。當她意識到這一點后,在醫生的生理回饋治療和心理治療下,她的頭部完全恢復了活動能力。
之所以說出上面的兩個案例,并不是說所有的病痛都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但不可諱言的是我們的身體健康與否,我們和疾病抗爭的效果是否顯著,我們的生命是不是能夠創造奇跡,其中既包括了生理的因素,也包括了心理的因素。什么樣的心理情緒、人生態度和行為才能點燃起蘊含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能源,怎么做能夠使我們的生命之火將熄未熄之際燃燒起來,重新將前路照亮?
你必須擁有求生的意志、對生命的關切與好奇,包括你自己的生命和你周圍的每一個生命;你必須有成就感,覺得你的生命有意義,而且活著是最重要的,你要有活著的意愿。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或從一些人身上看到他們從面臨死亡走向緩解的真實故事,這樣的故事差不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通常都在朝某一個目標努力,或等待著某件事情的圓滿完成,比如等待一個人的到來,完成一本書的創作等。
那么,我們面對生命困境的時候,要做到的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讓我們虔誠地雙手合十,為生命許個愿:我們還有些事情要做,比如我們還要享受陽光,沐浴風雨;我們還要去游大好河山,我們還要陪至愛親朋再走一段路。所以,讓我們祈求,只要造物主沒有把我們拉向那永遠的黑暗中,我們就要努力活下去,無愧于每個人只有一次的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