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這樣的電視畫面:一個中年男人在愁眉苦臉地述說“不行了”、“怎么不行了”,接著一種補腎藥冒出來了,畫外音說,吃了補腎藥,如何如何好。要是換個頻道,又是另一種品牌的補腎藥,一個女人在說:“他好我也好”……這種鋪天蓋地的廣告似乎告訴人們:男人都應該補腎了,“十人九虛”、“疲勞就是腎虛”、“腎虛就要補腎”,腎虛就是性功能不好,吃了補腎藥就能補腎壯陽。是什么人都需要補腎嗎?到了中年就一定得補腎嗎?
中醫的腎主要是從功能的角度來說的,涵蓋了人體的生殖、泌尿、神經、骨骼等多個組織、器官,起調節人體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元氣”的作用。腎虛會表現出與腎相關的機能減退,比如記憶力減退、性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貧血、憋不住尿、腰腿酸軟等。這些都是中年人常見的癥狀,但并不是出現上述癥狀就肯定是腎虛。
腎虛分“腎陰虛”和“腎陽虛”,在臨床上,陰虛較陽虛更為常見。腎陽虛的表現是面色蒼白或發黑、腰膝酸冷、四肢發涼、精神疲倦、渾身乏力;男人陽精早泄,女人不孕,性欲減退;大便不成形或尿頻、清長,夜尿多,舌淡苔白。腎陰虛的表現是面色發紅,腰膝酸軟而痛,眩暈耳鳴,齒松發脫;男子遺精、早泄,女子經少或閉經;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煩躁、動則汗出、午后顴紅、形體消瘦、小便黃少、舌紅少苔或無苔。
一些人認為腰痛就是腎虛。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腰痛未必是腎虛,僅用補腎的方法治療腰痛,很容易延誤病情。臨床中常見到一些慢性腰痛,如慢性腰肌勞損、椎間盤退變等病變引起的腰痛,用補腎壯陽的藥物治療有時確實有效。但并非所有的腰痛都與腎虛有關。補腎藥大多藥性溫熱,患腰椎結核、腰椎化膿性感染、強直性脊柱炎等濕熱癥的病人如果服用,就會加重病情。腰痛只是一種癥狀,除了腰部骨骼與關節、肌肉等組織的病變可引起腰痛外,腰部附近的內臟疾患也可引起。
一些人盲目補腎,其實這里有很多的誤區。生活中有很多人根本沒有必要補腎,疲勞、年齡都不是界定補腎的標準。如果不需要補腎的人吃了補腎藥,不但不能補充營養物質,還會給臟器增加排毒的負擔。有人認為“人到中年脾胃不好也要補腎”,這也是欠妥的。“是藥三分毒”,補腎的藥對脾胃不好的人傷害更大,硬要補,身體不但吸收不了,反而會有副作用。還有些中年人認為“性功能障礙就是腎虛”,這也是不正確的觀點。
臨床上,很多中年人找到大夫求助性功能低下如何解決,并強烈暗示要求補腎。其實再仔細探討他們的病情,大多是心理壓力造成的。因此,遇到這樣的求助者,負責任的醫生是不會給他開補腎藥的。性健康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腎虛”和“要補腎壯陽”。有些不法商販利用人們的認識誤區,在補腎藥中放入類似萬艾可等藥物成分,這種做法對患者非常危險。補腎、護腎關鍵在平常,以下要領需要中年男人掌握。
1.經常活動腰部,可使腰部氣血得以循環暢通,使腎氣得到不斷充養。適宜的運動能改善體質,活躍思維,強壯筋骨,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從而使腎氣得到鞏固。
2.性生活要適度,不勉強,不放縱。
3.飲食上再給您開個小“藥方”:無力疲乏時多吃含鐵、蛋白質的食物,如木耳、大棗、烏雞等;消化不良時多喝酸奶,吃山楂;平日護腎要多吃韭菜、海參、人參、烏雞、家鴿等。
4.做一些自我按摩腰部的運動,可以健壯命門、補腎納氣。還可多做一些刺激腳心的按摩。中醫認為,腳心的涌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進睡眠、增進食欲。
5.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復精氣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緊張,家里的煩心事再多,到了睡覺的時候也要按時休息。
做到這些,就不要再去找補腎的藥品或保健品了。
據《保健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