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涼面是本土的一道風味小吃,因其口味獨特,很受顧客歡迎。有一個名叫何華的打工嫂從中發現了商機,在廣東經營起了貴州涼面。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她就賺了100萬!
然而,你知道嗎?這個百萬富婆曾經做過長達8年的“二奶”!從“二奶”到女強人,她是如何找到正確的人生坐標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不畏流言、奮勇打拼的精彩故事吧!
上篇
心傷:迷失的人生能否從頭再來
1969年,何華出生在貴州省松桃縣甘龍鄉。父母靠賣涼面養活4個兒女,因為生意不錯,一家人的生活還過得去。可是,何華讀初二那年,母親生了一場大病,花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何華被迫退學回家,幫父親做涼面生意。
到了1988年,19歲的何華已經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大姑娘了。方圓百里,前來求親的媒人絡繹不絕。情竇初開的何華和鄰村的一個叫王順發的英俊男孩相愛了,很快,兩人便按當地風俗結了婚。一年后,何華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王麗。
這時,甘龍鄉開始陸續有人南下廣東打工了。1991年,不甘平庸的王順發夫婦也將女兒交給父母,一起南下。夫妻倆來到了深圳市布吉鎮,雙雙進入一家泡沫廠做工人。聰明能干的何華很快得到了老板的器重,進廠3個月后就被提拔為車間組長。
這家泡沫廠的老板名叫黃子富,是一個40多歲的香港商人。從見到何華的那天起,他就被何華的美貌迷住了,提拔她為車間組長,也是為了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她。為了贏得何華的好感,黃子富總是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從不在她面前有任何輕浮的舉動。
王順發見妻子打工還不到半年,就受到了老板的特別關照,心里很不舒服。心胸狹隘的他經常莫名其妙地沖著何華發火。于是,這對曾經十分恩愛的夫妻開始三天兩頭吵架,日子過得磕磕絆絆的。
1992年春節后,王順發決定離開這家泡沫廠,并要求何華和他一塊兒離開。可是,何華不想丟掉那份待遇不錯的工作,堅持要留下來。在王順發看來,這更加證實了妻子和黃子富的“曖昧關系”。他氣急敗壞地打了何華一個耳光,然后頭也不回地走了。
何華和丈夫感情破裂,這正中黃子富的下懷。王順發離開后,他對何華的關心變得更直接了。而單純的何華也漸漸對黃子富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好感,再加上對丈夫的失望,她與黃子富越走越近了。
半年后,王順發有了新的戀情,便與何華協議離婚了。離婚后,他回到家鄉四處造謠,說何華在深圳做了大款的“二奶”。一夜之間,何華在鄉親們眼中就變成了一個毫無廉恥之心的女人。她的父親寫信來,大罵女兒不守婦道,并說要與她斷絕父女關系。何華無從辯解,傷心得哭了好幾次。
見何華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黃子富不失時機地安慰她,并且對她更加體貼。人在脆弱的時候最容易被感動,在一個下著雨的黃昏,何華終于心甘情愿地投入了黃子富的懷抱……
剛同居的時候,黃子富對何華還不錯,除了沒有給她一個名分,一個丈夫該做的他都做到了。他還向何華承諾,盡快離婚娶她。何華死心塌地地跟著黃子富,等他實現自己的承諾。可是,她沒有想到,同居3年后,黃子富又在外面包養了“三奶”、“四奶”,對何華越來越冷淡。到了1995年8月,他無情地向何華提出了分手。
何華覺得她的天都要塌了。在同居的3年里,她從不主動伸手向黃子富要錢,因此,她幾乎沒有什么積蓄。兩手空空地離開黃子富以后,她哪里還有臉回家?已經過慣了衣食無憂生活的她又不愿再次進廠打工。為了生存,在接下來的5年里,她又先后給香港、臺灣和外國商人做了“二奶”。
2000年年初,何華認識了一個貨車司機,對他產生了感情。有心“從良”的她決定用這幾年攢下的錢與男友一起做生意,安分守己地過日子。沒想到,男友在取得她的信任后,騙光了她所有的積蓄,然后就“人間蒸發”了。這件事情使何華完全喪失了對愛情的信心。無奈,她只好絕望地回到了貴州老家。
回到家里,迎接何華的是一場意料之中的暴風雨。父親怒氣沖沖地對她說:“你在外面做了那么多年的‘二奶’,還好意思兩手空空地回家來?換成是我,早就沒臉活下去了!”她的弟妹們也沒有好臉色,見到她就好像是見到瘟神一樣,避之惟恐不及。更讓何華傷心的是,女兒王麗也冷冰冰地對她說:“我沒有你這個媽媽,我一輩子都不想見到你……”
只有母親不忍心放棄女兒。在她的張羅下,何華認識了一個大她20多歲的男人,并很快與他成婚了。婚后,一些風言風語傳進她丈夫的耳朵里,他很快得知了何華在深圳做過的丑事。從此,何華就經常被他打罵,身上經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2001年春節剛過,忍受不了虐待的何華堅決地離開了那個男人,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這一次,何華沒有再去深圳那個傷心地,而是來到了廣州。她輾轉于廣州及其周邊地區,不停地到各個工廠去應聘,卻因為學歷低、年齡大而屢遭拒絕。2001年6月12日,何華來到芳村區,在一個城中村租房住了下來。她跟著一個外省婦女整天穿行在大街小巷,靠拾垃圾為生。在這種艱難的生活里,她偶爾也會想起過去衣食無憂的日子。可她知道,那種舒適的生活是她出賣尊嚴換來的。現在,即使再苦再窮,她也不愿意重蹈覆轍了。
2001年9月,通過芳村家政服務中心的介紹,何華到汾水小區的一戶人家做保姆。雇用她的是一對中年夫婦,男主人姓劉,在天河區開廣告公司,他的妻子姓楊,在某行政單位上班。何華的工作就是替楊女士照顧年邁的父親,月薪600元。
何華十分珍惜這份工作。楊女士對勤快的何華很滿意,沒事的時候就和她聊天拉家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何華感受到的都是鄙視的目光,見楊女士對她如此和善,她不禁十分感激。
一天,何華去菜場買菜回來,一進門就聽到了楊女士的哭泣聲。原來,楊女士發現丈夫背叛了這個家。更讓她傷心的是,劉先生包“二奶”已經有好幾年了,而她卻一直蒙在鼓里。
看著楊女士傷心欲絕的樣子,何華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曾經給別人的家庭帶來的傷害,眼淚就不自覺地掉了下來。沖動之下,她將自己曾經做過“二奶”的事說了出來。楊女士聽完她講述的往事,愣了半天,然后竟對她破口大罵起來:“我最恨不知羞恥的‘二奶’!你竟然做過這樣的事,真是豬狗不如!”
何華沒想到自己的坦誠相告竟換來了一番羞辱。當天晚上,她就離開了楊家。她迷茫地徘徊在珠江邊,想起“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句古話,不由得悔恨交加。難道上天竟不肯給自己一個改過的機會嗎?這個世界那么大,可哪里是自己的容身之所?想著想著,她淚如雨下……
下篇
奮起:昔日“二奶”賣貴州涼面成富婆
何華又回到了揀垃圾時住過的出租屋。那個好心的大姐把她介紹到一個工地上打工,給那些建筑工人做飯。這個工地上有100多個民工,其中貴州籍的就占了三成之多,何華甚至還在這里找到了好幾個松桃老鄉。2002年春節后的一天,幾個松桃老鄉請她給他們做一次貴州涼面,老鄉的要求自然難不倒她。其實,貴州涼面的制作方法十分簡單,原料在當地也都能買到。
在空余時間為老鄉做涼面,何華完全是“義務勞動”,不賺他們一分錢。可因為她做的涼面口感不錯,不僅老鄉們愛吃,就連外省的民工也喜歡上了這種口味獨特的貴州涼面。何華又要做飯,又要做涼面,漸漸招架不住了。在老鄉的建議下,她干脆辭工,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做起了涼面生意。
一碗貴州涼面的成本才八九毛錢,何華賣2元錢一碗,這個價格大家都能接受。在那個工地附近,她每天的純收入都可以達到50元以上。到了2002年5月1日,那個工地完工了,而何華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就靠賣涼面賺了7000多元!
這幾個月的經營已讓她意識到,貴州涼面在廣東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要想以此做出一番事業,她就必須尋找更為集中的消費群,而民工群體的流動性太大了。何華決定用家鄉的風味小吃在廣東做出一番大事業!
2002年5月12日,何華來到了貴州老鄉集中的廣東佛山市南莊鎮。經過三天的調查,她發現,在毗鄰順德區樂從鎮的三鄉工業區里打工的貴州籍老鄉最多。于是,她在那個工業區租了一間門面房,并請了一名打工妹做幫手,就這樣,她的“風華”貴州涼面小食店開業了。
小店開業后,生意很不錯。然而,就在何華為紅紅火火的生意欣喜不已的時候,她曾經做過“二奶”的事被一個在此打工的同村人傳了出去。老鄉們知道后,開始用一種陌生、鄙視的目光看她,各種流言飛語也隨之而來:“她做過‘二奶’?‘二奶’還打工呀?”“一定是被大款拋棄了才出來打工的嘛!”……
這些流言飛語很快傳到了何華的耳朵里,她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另一方面,自從大家知道了她的往事后,前來光顧“風華”小吃店的顧客就越來越少了。她聘請的那個打工妹受不了那些風言風語,也離開了她。就在何華幾近絕望的時候,一個名叫寧靜的松桃女孩來到了她的店里,自告奮勇要做她的幫手。她對何華說:“大姐,我相信你……”這句簡單卻堅定的話讓何華的眼淚在一瞬間奪眶而出。她感激地看著寧靜,在心里對自己說:我決不放棄!
平靜下來后,何華開始思考以后的路怎么走。她想,既然那段屈辱的過去已經瞞不住了,干脆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誤入歧途的事情坦誠地說出來,也給姐妹們一個警示的作用。何華鼓足勇氣,在店內貼了這樣一張“店主簡介”:“何華,1969年出生,貴州省松桃縣人。10年前誤入歧途,做了別人的‘二奶’,又遭遇了一場愛情騙局,甚至一度靠拾垃圾為生……大姐以自己凄慘的經歷告誡你們,青春有限,生命有限,面對任何誘惑,都要自尊、自愛、自強……”
當何華將這個近似于懺悔信的自我簡介貼出來后,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較之曾經的墮落,何華正視現實、改過重來的勇氣更讓老鄉們震動。就這樣,何華的生意又紅火了起來。到了2002年12月,她又擴大了經營規模,增加了許多家鄉風味小吃,如米豆腐、菜豆腐和米皮條等。此外,她還在樂從鎮某工業區開了第一家分店,招收了8名員工,涼面店每天的營業額都在3000元以上。
分店開起來后,何華又專門從家鄉聘請了三位制作涼面的師傅來為她打工,并成立了財務室,聘請專業人才為她管理資金。而她自己則負責對外業務和原料的購進。盡管如此,她還是覺得忙不過來,每天睡覺的時間都不超過5個小時。隨著生意規模的擴大,何華越來越發現自己在知識上的欠缺。為了充實自己,她報名參加了佛山一家成人學校的學習班,每周抽出三個晚上的時間,學習經濟管理知識。
有市場就有競爭。就在何華將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的時候,貴州涼面店一家接一家地出現了。很快,在珠三角地區,只要有貴州人打工的地方,都有了貴州涼面店。何華又喜又愁,喜的是貴州風味小吃在廣東的市場如此巨大,愁的是不知怎樣才能拓展自己的市場,打敗眾多的競爭對手。
2003年4月的一天,一對情侶專程來到何華的店里吃涼面。那天,是這對情侶第二次在何華的店里吃涼面。臨走時,那個男孩對何華說:“我是四川人,一直很想吃具有家鄉風味的涼面。我覺得你完全可以增加一些各地的風味小吃,或者把它們的特點融入到傳統的貴州小吃中去。這樣就可以滿足更多顧客的要求了。”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男孩的建議讓何華一下子找到了許久以來苦苦思索的問題的答案。為了永遠領先于同行,何華開始在風味小吃上大膽創新。她把四川、湖南和廣州等地的麻辣、酸辣和甜味等特點融入到貴州小吃中去,配制出口味多樣的風味小吃。果然,這些個性化的風味小吃大大地滿足了不同顧客的口味,消費群體也進一步擴大了。
擴大經營后,她又在佛山市區、南海城區、里水鎮和廣州芳村等有貴州老鄉打工的城鎮開起了分店,并高薪聘請管理人才。同樣地,在每一個分店里,她都張貼了個人簡介。2004年2月,何華正式成立了佛山風華飲食有限公司,個人資產達到了40多萬元!
到了2004年8月,“風華”公司已在佛山、廣州、深圳和東莞等地開辦了多家分店。何華不僅為60多名松桃老鄉解決了就業問題,還不計前嫌地把家人接到了身邊,和她一起發展事業。此時,她的資產已經超過了100萬!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何華感慨地說:“我之所以敢于公開自己不光彩的過去,是想告訴姐妹們:只要勇于改過,勇敢面對人生,同樣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從“二奶”到女強人,如今的何華終于完全走出了陰影,站到了燦爛的陽光下。對于她來說,比創業成功更重要的是,她的人格在靠自己的雙手奮斗的過程中,得到了重塑與升華。
(應當事人要求,本文主人公和公司名均為化名;本文未經作者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