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任何癡迷于技術的互聯網公司一樣,由兩位天才工程師創建的Google最開始的商業模式也是建立在技術之上—通過向雅虎等互聯網公司出售搜索引擎技術和提供搜索引擎服務獲取收入。
在這樣的模式下,Google的收入也相當不錯。單從雅虎一家,Google就能每年獲得幾百萬美元的收入。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雅虎開始放棄Google,轉而發展自己的搜索引擎。因此,Google開始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真正為Google帶來商業模式革新的是現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2001年3月,當施密特就任Google董事長的時候,Google的新時代開始了。
幾乎完美的商業引擎
優秀的搜索技術讓Google在搜索市場嶄露頭角,而與眾不同的商業模式則是真正讓Google飛速成長為現在的互聯網巨人的根本原因。
2001 年6 月Google發布了Google AdWords 廣告關鍵詞服務,這一革命性的服務徹底改變了Google的商業模式,也改變了Google的增長軌跡。
Google AdWords給Google帶來了質的飛躍,使得廣告收入一舉成為Google的核心收入,而技術收入則退居次要位置。Google最新發布的200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Google第三季度營收為15.78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為15.6億美元,技術收入僅為0.18億美元。Google AdWords的收入為8.85億美元,Google AdSense服務則為Google帶來了6.75億美元的收入。
AdWords允許廣告客戶在Google上注冊關鍵字,企業的相關廣告將出現在Google搜索結果頁面的右側。對廣告客戶更有吸引力的是,Google AdWords收費原則是按照點擊次數付費。
2004年10月,Google推出了針對合作伙伴網站的 “Google AdSense”,這一業務可以讓各種規模的網站發布商在他們的網站上發布與網站內容相關的 Google廣告并獲取收入,實際上相當于一個廣告聯盟,這一計劃也同樣極大提升了Google的營收能力。
出售廣告但是不出售搜索結果,這是Google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Google和其他競爭對手的不同之處。其他的搜索引擎公司都把廣告和搜索結果混合在一起以獲取收入,而Google宣稱從來不讓廣告影響搜索的結果。
Google稱,其廣告并不過于張揚,對消費者更加實用。在Google推出免費產品的各個領域,采取收費策略的競爭對手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隨著Google業務的擴張,Google獨特的廣告方式逐漸超出了搜索引擎領域,比如在Google所推出的免費Gmail業務當中就包含了廣告業務。Google已經提出在舊金山免費提供Wi-Fi接入服務。而自2004年以來,Google已收購了提供照片軟件和數字制圖服務的公司,并推出了相關的免費服務,Google還很有可能會進入殺毒軟件等市場。
電信運營商以及相應的軟件公司很可能因為Google的到來而緊張,因為這家傲慢的互聯網公司正在讓它們賴以生存的服務和商品變成全免費的東西。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Google的這一模式具有相當強的吸引力。
同時感到滿意的還有廣告商。Google對外透露,越來越多來自“財富500強”的廣告主成為它的客戶。Google的副總裁Jonathan Rosenberg興奮地說到:“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廣告業的突變,它正在引領我們的經濟繁榮,線下的廣告正在轉向線上。”
ThinkEquity的分析師John Thinker說:“Google推出了一種改變傳統廣告模式的新產品,它甚至在改變著傳統的商業模式。”
在看到2005年第三季度財報之后,業界對Google所奉行的廣告業務模式也贊嘆不已。“這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季度。”美國技術研究(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的分析師David Edwards說,“Google的這一業務模式幾乎是完美的”。
Google的未來之路
“我相信除了Google的核心管理層外,沒有人可以知道Google將成為什么樣的公司。”在Google上市之前,埃里克·施密特所說的這句話是Google式的,自負而又傲慢。
Google似乎在人為地為外界認清自己制造障礙。Google的兩位創始者明確表示不為分析機構提供任何季度或者年度的財務分析說明。對比大多數上市公司,投資者對Google的管理介入要有限得多,Google的管理層反復表示,他們將以迥異的方式運營這家公司。
在成功上市之后,Google的業績持續增長,股價連連攀升。Google手中有了充分的現金用來擴張自己的勢力,但是Google的布局幾乎無人看得懂。
不久前,Google高層公開聲明,Google未來的業務重心會在搜索和通訊兩個方面。但是,Google現在似乎已經“越界”,網絡門戶、通訊、軟件等等多種業務已經同Google的未來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這也增加了這家公司未來前景中的不確定因素。
但是資本市場與Google之間明顯缺乏有效的溝通,資本市場并沒有掌握了解Google價值的鑰匙。似乎外界從來都沒有真正弄懂過這家瘋狂增長中的互聯網公司,即使是它最忠實的追捧者和最嚴厲的批評者也不例外,雖然這一點并沒有妨礙到Google在資本市場的巨大成功。但是,接下來這家公司是否會繼續自己的瘋狂舞步?
目前,多數市場分析都看好Google未來的發展。ThinkEquity Partners 的分析師已經將Google的目標股價從350美元調至425美元。 Citigroup 的分析師Mark Mahaney 甚至預言其股價明年會升至430美元。
Mahaney說Google在下兩個季度可能會賺到更多的錢。因為在接下來的假期里,廣告商會投入更多的資金,而美國國民在寒冷的冬季,則更喜歡呆在家里上網。這都為更多的人瀏覽Google的網頁并點擊它的廣告創造了機會。
Google的良好表現也直接影響到了資本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Google的業績證明科技股并沒有死亡。通常情況下,科技股在第4個季度都會好于前3個季度。Google在納斯達克的強勁勢頭可能會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有證券機構人士分析道。
但是,在談到Google的未來時,多數分析人士都有些含糊不清。Google目前順風順水的廣告業務模式在推進過程當中也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畢竟因為這一模式直接觸及到了電信運營商以及包括微軟等軟件巨頭的利益,其阻力可以想見。曾經參與了Google增發承銷的投行CIBC World Markets也在其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Google在搜索服務上實現了最好的盈利,但其新產品和服務是否能夠一如既往還不得而知。
雖然現在,Google良好的業績表現在一定程度上讓那些投資人不再介意Google的傲慢。但是,仍舊有人對其管理層提出置疑。Merrill Lynch的分析師Lauren Rich Fine 在他的研究報告中寫道:“Google 創造了一個輝煌的季度,但其管理層對公司未來規劃的能力還是令人懷疑。”
已經有人擔心,同Google的業績相比,目前Google的股價已經明顯偏高了,認為其中有投資人盲目的狂熱因素在作祟,而Google的競爭對手曾經非常明確地指出Google是一個大泡沫。
在Google的未來發展這個問題上,ThinkEquity的分析師John Thinker屬于一個悲觀者,他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如果不能控制在一個有效的頻率,這個公司有可能會面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