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看到無處不在的“執政為民”、“情為民所系”報道和各處出現的“領導信箱”,難免使人為之一震,心中充滿高興與喜悅。正好單位丟失了我文革時的勞資檔案,使我不能交錢辦社保,縣里解決不了,于是我向市長信箱、市社保局信箱發信反映此問題。
幾天過去了,沒什么回音。我懷疑我的郵件軟件出了問題,重裝軟件后又發一封,還是沒回音。是不是windows系統出了問題使領導收不到信?我又重裝系統再發,但至今沒有任何回音。因其他通信一切正常,我開始打消了懷疑,知道他們是不會理我了,我也懶得再去反映。
我教育我的兒孫們處事之道,首先就是要辦事認真、言出必行。當官的,你們對小老百姓怎么連起碼的敷衍都沒有?!難道你們的信箱只起折騰人的作用嗎?既懶得理,又何必設此無用之物!
讀者:zfz
編后語:
這位讀者發出的厲聲質問,讓編輯感到陣陣揪心,那聲音仿佛就在耳畔回響。他(她)反映的問題,雖然只是個別人的“小事”,但卻令人深思:當老百姓遇上實實在在、或大或小的難題時,各級官員應如何為百姓排憂解難?這是一件芝麻般細碎的小事,讀者想要得到的僅僅是簡單的答復,是“起碼的敷衍”,連這個小小的請求都得不到滿足,為民所系的“情”究竟系在哪里了?是系在人浮于事的應付中,系在文山會海口號中,還是系在老百姓的心坎里?
讀者沒有留下地址和真實姓名,可見煩悶不滿的背后是無奈之舉。這些聽起來刺耳的“雜音”并非是對各級官員的詆毀,而是在某些麻木頭皮上敲響警鐘:現在尚有人躲在文字的背后說句心里話,如果有一天連這樣微弱的聲音也變得“懶得再去反映”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