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反傾銷 如影隨形
從2004年起中國就躍升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2005年中國的進出口總額有望達到14000億這一歷史新高,然而,與之相隨的是中國遭受反傾銷的調查案件也迅速增加。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每7起反傾銷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國,今年前三季度的涉案金額已經達到89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
4月6日,墨西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皮革及類似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5月3日,美國金剛石鋸片制造商協會同其9家會員企業一起,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原產于中國和韓國的金剛石圓鋸片及其部件發起反傾銷調查。
5月18日,印度對中國絲綢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約為1.8億美元,涉及我國102家絲綢企業,并波及中國的桑蠶業。這是此前發展中國家對我國實施的最大反傾銷調查。
6月30日,歐委會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發布立案公告稱,決定對來自中國勞保鞋啟動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7月7日歐盟又決定對我國部分皮鞋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據統計,勞保鞋涉案金額大約在5255萬美元,而皮鞋案金額高達6.7億美元。這是近10年以來歐盟對華反傾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宗。一旦認定中國企業反傾銷成立,歐盟將最多征收長達5年的懲罰性進口關稅。
7月13日,歐盟宣布對中國自行車提高反傾銷稅率,從30.6%提高到48.5%,為期五年,同時更嚴格地制定技術標準。反傾銷稅率加上正常關稅,總進口稅率高達59%,對中國自行車行業形成沖擊。
8月5日,歐盟決定對原產于中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的可刻錄CD和DVD提起反傾銷調查。
11月24日,韓國貿易委員會臨時判決中國產陶質釉面磚(瓷磚)構成傾銷,并向財政經濟部建議對進口中國產陶質釉面磚征收臨時反傾銷關稅。
……
這些只是2005年中國遭到的反傾銷調查中的一部分,對于數以萬計的中國出口企業來說,反傾銷依然是他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
眾說紛紜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黃衛平:
從企業這個層次來講,要轉變思路,學會雙贏。這個世界學會妥協的是強者。經濟全球化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別人殺死了也等于把自己殺死了。對于紡織品行業,熬過2008年并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對于其他行業,未來同樣意味著挑戰。由于關于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審議長達15年,反傾銷將會比特殊保障措施更能考驗人們的智慧。
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
市場經濟條件應對反傾銷,應該建立有權威、帶“牙齒”的行業協會,要賦予其懲罰手段。
中國駐秘魯大使館經商處 李志祥:
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我國商品在國外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調查,應訴工作將日益重要。因此,我國企業界和行業協會應該對此進行研究,找出一種企業能夠負擔的參與應訴的方式。
浙江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 陳巧艷:
現在企業普遍有個誤區,覺得反傾銷是政府的事,有種依賴政府的思想。實際上反傾銷必須“四體聯動”,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要建立聯合的出口反傾銷機制。
上海誥英律師事務所 張振安:
大企業有大企業的作法,小企業有小企業的策略,打歐盟的反傾銷官司對大企業來說是挑戰,對小企業來說是機遇。
對外貿易大學教授 張漢林:
如果產業結構不調整,十年以內中國都會處于貿易摩擦高發期。
圈點
在中國出口企業不斷成長過程中,反傾銷的幽靈如影隨形。這樣的情形一方面說明“中國制造” 幾乎已經滲透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令人欣慰,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企業的低價策略已帶來惡果。專家說,未來的20年,反傾銷依然是橫亙在中國企業面前的一道“坎”。面對紛沓而至的反傾銷,中國企業需要的恐怕不僅僅是勇氣和膽識,更重要的是價格上的自律和產品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