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環保壁壘 苦口良藥
2005年,“環保壁壘”成為經貿領域里的熱點詞匯之一,與之相關的貿易爭端也不斷發生,涉及的領域也逐漸從農產品向機電產品、家具、紡織品等行業擴展,從歐盟針對電子電氣產品的“兩指令”、到中國木制品遭遇“砷環保”壁壘以及中國出口五金工具PAHs超標事件,環保壁壘儼然已成為中國企業在2005年所面臨的繼反傾銷之后的又一大“出口阻力”。
2003年2月13日,歐盟在其官方刊物中出版了《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WEEE指令于2005年8月13日正式實施,該指令要求在此日期后歐盟市場上流通的電氣生產商(包括其進口商和經銷商),必須承擔電子電氣設備垃圾在運輸、處理、焚燒三個環節中的費用。RoHS指令將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實施,指令規定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氣和電子產品不得含有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聯苯醚6種有害物質。
根據歐盟官方公告的指令附件,雙指令實施后,涉及的產品近20萬種,幾乎涵蓋了中國強勢出口的主要機電產品,包括我國大家電、小家電、IT產品、電動工具、電動電子玩具、照明設備、家用電子設備、自動售貨機等眾多產品。據估算,受雙指令影響,國內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的整體成本將至少提高10%左右,出口價格上漲15%左右。
2005年8月初,中國出口德國的電動工具因PAHs值超標而滯留德國海關,涉案貨值達2000萬美元,一時間中國企業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經中、德各方協調,此后事件基本解決,除部分產品仍滯留德國港口,其他大部分產品已進入德國然后進行轉口銷售。
11月寧波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出口到比利時的24886臺、價值62萬美元的電動工具又遭到退運。退貨理由是貨物的部分機殼、電源線等部件含有多環芳烴有害物質,比利時的客戶要求將貨物退回中國返工整改。
以環境保護為理由的貿易摩擦看來有愈演愈烈之勢。
眾說紛紜
中國賽寶實驗室主任 劉群興:
歐盟指令將對傳統電子電器產品的設計、工藝、制造、成本、質量等方面等來嚴重沖擊,用“革命性”一詞來形容這一影響并不為過。
TüV南德意志集團 周翔:
對于兩指令,有人認為是挑戰,有人認為是一陣沖擊波,一些行業內人士認為只要咬咬牙就能渡過難關,但我看來這是打著環保旗號的技術壁壘長久戰,歐盟兩項新指令只是前鋒,后面將會有要求更高的法令出臺,將給中國電子電氣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影。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 姚文萍:
新的環保技術壁壘短期內對企業會有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將促使中國企業加大力度研究新工藝,研發新產品,規范企業管理,企業會因此獲得新的貿易機會。
中國家電業問題資深研究人士 劉步塵:
中國企業應該看到,環保是大趨勢,不要認為這是歐盟對中國企業設置的障礙。事實上,歐盟的兩個指令并非針對中國企業和中國,而是針對所有進入歐盟的電子產品。這是無法逆轉的大勢,中國企業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順應這個大勢,而不是逆潮流而動。
家電行業專家 沈聞澗:
一旦這兩個法令實施,必將引起中國家電企業在出口擴張進程中方向感的迷失和彷徨。中國家電企業需要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對海外市場的重新認識和定位。
圈點
不可否認,在種種以環保為理由的貿易摩擦中,或多或少地隱含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意圖。然而,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中國企業在遭受貿易保護陣痛的同時,也逐漸認識到,這也許是企業迅速成長的一個契機,盡管在此之前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專家指出,從長遠看,環保標準有利于中國企業優勝劣汰,促使出口商品向環保、健康方向發展,甚至有利于改變中國出口的低價路線,向高附加值的領域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誰又能否認“環保壁壘”不是一劑苦口的良藥呢?